鲁迅走向成功也不易

当年,鲁迅是稿费、版税最高,书最畅销的几位作家之一。关于稿费、版税、印量,《鲁迅日记》里都有记录。 在大家艳羡鲁迅成功的同时,可曾想到,鲁迅也同普通人一样,是经历过多次打击、失败之后,才取得了后来的成功?

要说鲁迅的第一次创业,那应该是他在东京时与几个朋友合伙创办《新生》杂志。当年,在日本的大清留学生办有很多杂志,如《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等,鲁迅自然也受到影响,于是约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兴致勃勃地开始创办杂志,筹集资金、设计封面、选择插图、撰写文章、确定刊物名称等,基本准备就绪了,但是,一个撰稿人远去英国再无音信。更关键的是,起初答应出钱的人,这时支支吾吾不想掏钱了。就这样,鲁迅办刊宣告失败,用他后来的话来形容就是,“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

客观地说,这一次失败经历,对鲁迅还算不上打击,毕竟没有投入本金,只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而已。

办杂志没成,鲁迅就想着搞翻译和出版。他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没联合其他人,只是和弟弟周作人一同翻译(主要以周作人为主),筹措资金,寻找出版商,终于在一年后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上册印了一千册,下册印了五百册。

他们哥俩儿还挺有经济头脑,在《神州日报》《时报》上做了售书广告,其中包括这样的广告词:“是集所录,率皆近世名家短篇。结构缜密,情思幽眇,各国竞先选译,斐然为文学之新宗,我国独阙如焉……至若装订新异,纸张精致,在近日小说中所未睹也。”而且他们在营销模式上也做了功课,现银批售十册者九折,批售五十册者八折。

然而,令周氏兄弟失望的是,在东京上册只卖了21本,下册卖了20本,在上海寄卖也是销量惨淡。为什么出现上下两册销售量不一样的情况呢?这是因为,他们的朋友许寿裳看书卖得不好,以为寄售处额外加价了,所以亲自去买了一本,果然是按原价销售,也就放了心。因此,也就出现第一册比第二册多卖一本的情况。这种销售业绩,自然谈不上收回本钱了,也不知道兄弟俩后来归还投资商那150块大洋没有?

鲁迅兄弟为何这次创业失败了呢?简单总结,就是选题不佳、译文水准太高、不善于做标题党。

先说选题,鲁迅所选翻译对象,并非都出自名家之手,又都是纯文学作品,而那时市场流行的是通俗小说。简单说就是,没摸清市场需求。

再说译文,那时鲁迅受章太炎影响,认为文化已经被污染了,汉语已经不纯净了,周秦汉唐的语言才是好的、纯正的,于是选择用非常古奥的语言来翻译(这其中也有为反清而复古的用意),鲁迅后来自己评价为“佶屈聱牙”。这样的古奥译文,别说普通读者,就是有点古文功底的人读起来都费劲,蔡元培曾评价说:“周君所译之《域外小说》,则文笔之古奥,非浅学者所能理解。”如此曲高和寡的译文,市场怎么能看好呢?这一点,鲁迅当时肯定没有意识到,以至于后来还以同样的方式翻译了《炭画》投稿《小说月报》,结果当然被拒绝。编辑在回信中写道:“行文生涩,读之如对古书,颇不通俗,殊为憾事。”直到这时,鲁迅才在给弟弟周作人的信中承认译文生硬。

所谓不善于做标题党,就是鲁迅太实在、太厚道,不知道在广告中添加一些迷惑人的元素。1920年,他看到一本杂志登载显克微支的《乐人扬珂》,竟然标示为“滑稽小说”。鲁迅都傻眼了,感觉这也太唬人了。

但是鲁迅呢,却没有意识到上述这些“问题”,他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读者不习惯短篇小说:“《域外小说集》初出的时候,见过的人,往往摇头说,‘以为他才开头,却已完了!’那时短篇小说还很少,读书人看惯了一二百回的章回体,所以短篇便等于无物。”这一点,鲁迅可能自有他的道理,不过以出版业界的眼光看,他实在是太书生意气和一厢情愿了。

不过,别看鲁迅当年很失败,那些拥有《域外小说集》的人,可是很具有眼光的。这本让人读不下去的译著,第一册曾以近三十万元的价格在拍卖会上成交。不过,这已经跟鲁迅没什么关系了。

鲁迅在出版译著方面,起初确实不顺利。除了出版《域外小说集》,还有另一次失败。那是鲁迅在北京时,执意自费出版的一些年轻译者的译著集《未名丛书》,结果开头一两天才卖出去几本,眼看着一大堆书就要砸到手里,不得已,几个青年在北大红楼对面的宣传栏上大贴广告,又在《国民新报》上登广告,费了好大劲,才将印刷出来的书卖掉。但是鲁迅没有因此而气馁,他对于译介外国文学的热情也没有被浇灭。

来源: 今晚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