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旺太极拳十大要论【上】

陈小旺大师,陈家沟陈氏第二十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国际太极拳大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1990年陈小旺大师移民澳大利亚,创建“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并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授太极拳,至今海外弟子已超过三十万,对太极拳和中国文化在海外推广所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评定为“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2013年度十大人物”。陈小旺大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刻苦练习和精心传授,无论在太极拳技术,还是在太极拳理论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他的太极拳学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个体系完整而独特,对太极拳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权威的论述,归纳起来陈小旺太极拳体系有以下十大要论:

第一大要论

要把太极拳转入科学化

要把太极拳转入科学化是陈小旺大师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观点,指明了太极拳发展和研究的方向。

在过去的太极拳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于太极拳的认识都是比较模糊的,觉得太极拳很神秘。陈小旺大师指出:“所谓神秘的东西就是里面没有搞清楚,又有特种效果的地方。太极拳就是这样,能把人打出去,又能健康长寿,里面是什么东西,很多人搞不清楚。那就变成神秘了。如果我们把里面搞清楚了,系统起来那就是科学。我就是要把太极拳转入科学,往前推进一步。”基于这种理念,陈小旺大师的理论摆脱了套用过去一些传统拳论中玄乎其神、人云亦云的习惯,从具体的技术、具体的内容出发,运用运动学、生理学、中医学、经络学、力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来解释论述太极拳,这样就能够使人们有凭有据、通俗易懂地了解太极拳、认识太极拳。这种了解和认识是深入浅出的、是易于接受的、是科学的。把太极拳转入科学化观点的提出,也为太极拳进行深度科学化研究提出了具体方向。

第二大要论

练习太极拳正确的指导思想是要先健身然后才是增长功夫

陈小旺大师明确指出练习太极拳要先健身然后才是增长功夫。练功是以身体为基础的,第一是培养身体,要把身体练得健康。就像做生意一样,生意需要本钱,身体就是练功的本钱,如果把身体练得伤痕累累,那就等于把本钱赔进去了。所以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想把身体练得健康,培其根则枝叶繁茂,润其源则流脉之长。只有身体好了才有可能把功夫练好。练习太极拳要依据自己当时的身体条件决定运动量的大小,不能盲目追求增长功夫而忽视运动量的合理性和锻炼过程的科学性。有些人只是为了所谓的增长功夫,不注意自身情况,把自己练得伤痕累累,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更是得不偿失的。这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第三大要论

练习太极拳的核心内容是修身养性并要不断减小误差

学习太极拳要练习什么?这对于太极拳爱好者来说,听起来好像不是一个什么问题,但这确实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大多数人会说学太极拳就是练套路、练招式、练内劲、练推手、练实战等等。但这是不全面的。陈小旺大师对学习太极拳要练习什么做了全面而明确的诠释:练习太极拳,练身是一半,练心是一半,结合起来我们叫做“修身养性”。我们把不合乎太极拳运动体系的动作叫做误差。通过不断练习,逐渐缩小运动当中的误差,精确运动体系,叫做“修身”。我们练习太极拳技术的同时,在生活当中要注重心理方面的修炼,身体健康可以影响心理健康。同样,心理疾病会影响身体健康,身体疾病又会影响心理平衡,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只是锻炼身体,心里如果总是想不开,就会失去平衡,这也是不科学的,我们要用阴阳哲学思想来武装头脑,把不利的部分有序的转动起来,心理就不会失去平衡,减少心理上的误差叫做“养性”。学习技术以“修身”、调节心理以“养性”,两者缺一不可,同时还要不断地减少动作误差和心理的误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学练太极拳的真正目的。

第四大要论

练习太极拳就是要建立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的运动体系

在过去的一些太极拳理论当中,常常能看到意守丹田、气沉丹田的说法,甚至有丹田内转的论述,但是都没有陈小旺大师的观点具体。陈小旺大师认为太极拳虽然千变万化,有各种不同的套路、器械、推手,也有很多变化,但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丹田。他指出:练习太极拳就是要建立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一气贯通的运动体系。

一方面,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中要求的松胯、圆裆、含胸、塌腰、开胯、屈膝,头往上顶等等,都是为了符合以丹田为核心的这个要求。全身各部位做到位了,丹田的核心地位就自然形成了。

另一方面,丹田的核心地位确立以后,反过来丹田的旋转运动又能带动身体各部位的同时运动,运用丹田带动全身一动全动,劲力节节贯穿,就形成了以丹田为核心的整体的螺旋缠丝运动体系,这样就形成了太极拳的运动体系,这就是太极拳的运动规律。练拳的真正目的不是仅仅练拳,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找到、抓住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全身通过遵循这一个运动规律形成一个运动体系。我们练拳是一个手段,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这个运动体系。抓住这个运动规律,自然就可以构建起这个运动体系。在学练太极拳过程中,通过练习动作努力形成和完善以丹田为核心运动体系,逐渐减少运动误差,是提高太极拳水平的关键。

第五大要论

太极拳有三种不同的运动形式

太极拳的外在表现技法是极其丰富的,招法变幻多端,不仅仅有武术中常见的踢打摔拿,还有其特有的八种劲力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等实战方式,从表面上来看,太极拳的运动形式是很难理解的。陈小旺大师经过多年练习和研究总结,透过现象看本质,他总结概括出了太极拳的三种运动方式:第一种运动形式是丹田左右旋转的运动方式。丹田左右形成了躯干的缠丝,躯干的缠丝影响到肩、肘、手,肩、肘、手,形成缠丝。这样就形成了丹田、躯干、肩、肘、手的缠丝,丹田旋转影响胯、膝、踝,脚和上肢动作一样,丹田、髋、膝、踝形成下肢的缠丝。最后形成了以丹田为核心的全身一动全动的旋转缠丝的运动体系。第二种运动形式是丹田的前后旋转,由前往后或由后往前的胸腰折叠运化,只是前后旋转,带动上下,虽然运动形式不同,但是以丹田为核心这个运动体系不变。第三种运动形式是丹田既有前后、又有左右的旋转,是介于第一种运动形式和第二种运动形式之间是兼而有之的斜向或是混合一体的运动形式,它不是丹田单独的左右旋转、或是丹田单独的前后或后前旋转,而是既有前后又有左右的运动方式。太极拳的动作往往同时含有三种运动形式,只是所占比例不同。这三种运动形式都是以丹田为核心的,丹田运转形成身体的整体螺旋缠丝运动形式,这是太极拳的运动规律。通过陈小旺大师对太极拳三种运动形式的精准概括性的阐述,我们对于太极拳运动形式的认知和理解就更加简单和容易了。

【未完待续】下一期将继续与大家分享《陈小旺太极拳十大要论》的后五大要论,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

  • 陈小旺太极拳要论——太极拳三种不同的运动形式

    陈小旺大师,陈家沟陈氏第十九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国际太极拳大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陈小旺大师于1990年远赴国外开拓中国传统武术空间,并积极响 ...

  • 陈小旺太极拳十大要论

    陈小旺先生, 1945年出生于陈氏太极拳发源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国际著名太极拳家.中国武术九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世界各地传授太极拳,至今海外弟子已超 ...

  • 陈长兴 :太极拳十大要论

    夫物散必有统,分必有合,天地间四面八方, 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 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与一本,拳术之学亦 不外此公例.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 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 ...

  • 太极经典 | 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

    一.理    夫万物散必有统,分必有合,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一本.拳术立学亦不外此公例.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动,势虽不佯,而动 ...

  • 【重温经典】陈长兴 | 太极拳十大要论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1 论理 夫物,散必有统,分必有合,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要论盖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於一本,拳术之学,亦不外此公例.夫 ...

  • 《太极拳十大要论》(清代.陈长兴)正确版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关注"老拳谱"公众号,海量经典老拳谱,免费为您推送: 老拳谱 ​海量经典老拳谱,免费为您推送: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 公众号 理第一 夫物散必有统,分必有 ...

  • 陈长兴丨《太极拳十大要论》

    理第一 夫物散必有统,分必有合.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必有其源.盖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拳术之学,亦不外此公例. 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 ...

  • 太极拳十大要论

    第一章 理 夫物,散必有统,分必有合.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拳术之学,亦不外此公例. 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 ...

  • 2陈小旺太极拳站桩及缠丝功教学

    2陈小旺太极拳站桩及缠丝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