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楼、蹲起就膝盖疼,走平路没事,是怎么了?骨科主任给您支招
* 金勋杰主任 科普团队出品
本期内容评审:金勋杰(三甲医院 骨科主任医师)
在门诊里,金医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因为膝关节疼痛前来求助的患者——他(她)们基本都有这样的经历:
* 晚上或者大半夜的时候,只要屈伸膝关节,就能听到膝盖发出'咔嚓咔嚓'的异响。
* 上下楼梯或者蹲下起立时,膝关节前方会出现明显的疼痛。做下蹲的动作时,也明显不如以前顺畅;但走平路的时候,却好像一点问题也没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什么关节病?如果您有类似上述的症状,那么请记得认真看完这篇文章,金医生的几点建议或许就能帮助您正确处理相关问题。
上下楼、蹲起就膝盖疼,走平路没事,是怎么了?
首先,金医生可以明确告诉大家,尽管大家走平路时,膝关节好像没什么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膝关节就是'健康'的。如果您有上文中相似的症状,那么一定要警惕「膝关节」生病了!
在医学上,膝关节主要由三个小关节构成——髌骨股骨关节和位于两侧的股骨胫骨。
△膝关节构成图
一般来说,上下楼、蹲起就膝盖疼,走平路没事,主要就是这些小关节出了问题。当髌骨骨股关节出毛病时(比如髌骨骨股关节骨关节炎),随着软骨的磨损,髌骨骨股关节就会出现骨赘(即大家常说的'骨刺'),以及关节间隙的狭窄。
综合以上因素的影响,早期患者就会出现酸胀、膝盖不舒服的感觉。随着症状的加重,患者还会出现上下楼、蹲起就膝盖疼、屈伸膝盖的'咔嚓咔嚓'响声等症状,甚至膝关节做弯曲伸直等动作都会变得困难。
那么,哪些人容易'中招'膝关节前方的骨关节炎呢?从调查数据看,以下人群都是高发群体:
- 「需要久蹲」的工厂操作工、汽修工人、电焊工;
- 「需要经常爬楼梯」的海员、电线维修工人;
- 「经常做盘腿动作或家务」的女性,比如练瑜伽、跪地擦地;
- 「体重超标」的人群;
- 「经常运动过量」的人群,比如爬山、暴走爱好者等等。
之前金医生在给某个爬山爱好者团体和健身教练团体做检查的时候,就发现这些爱好者们因为长期的高强度'压迫'膝关节,导致十个人有九个是存在或多或少的膝关节损伤的。
出现了相关症状,该怎么办?
首先,患者朋友们千万不要抱着'忍忍就好'的想法,更不要被'走平路没事'这个表现所蒙蔽。金医生见过太多患者因为拖延过久,导致大量骨赘形成,关节问题已经很严重了,普通方法根本治不好,最终只能选择手术来解决问题。
所以,只要您有出现类似文章中提及的表现,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做X线或者核磁检查,明确病因,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对于髌骨股骨关节的'毛病',大家是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就越明显,膝关节疼痛的问题才能大大减轻。但只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拖着不治',症状越重就越难搞。
在做好医学检查前提下,您可以结合金医生针对《2020年中国髌股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指南》小结出的几点建议进行治疗:
1)早期的患者,一般这个时候患者都只是出现上下楼梯膝盖疼的症状,疼痛不是很明显,而且走平路也没问题。这时,患者应该通过合理服用氨糖、一些康复锻炼、减少下蹲盘腿等方式来为膝关节'减减压',是对控制住病情大有裨益的。
此外,尽可能减少对关节负担重的运动,也很关键,比如少点爬山、暴走、反复爬楼梯、盘腿、过高强度的行走等等。一般对于膝关节有损伤的患者来说,每天还走一两万步,甚至三四万步来锻炼就不太合适了。
这里金医生推荐一个适合髌股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简单锻炼动作,有助于增强髌骨骨股关节的稳定性,一定程度缓解关节炎症状。
锻炼方法:每个动作3~15次为一组,每天2~3组,建议坚持锻炼。
2)中期的患者,由于软骨磨损的加重,这个阶段的患者疼痛症状已经很明显了,可能活动多一点,膝关节前方的疼痛感就会出现。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关节积液等滑膜炎症状。
这类患者一定要寻求正规的医学治疗,比如口服NSAIDs药物、注射玻璃酸钠等等可以帮助大家有效缓解炎症,减轻疼痛。(请遵医嘱)
3)晚期的患者,膝关节疼痛已经很严重了,整个膝关节都会有显著的疼痛感觉,膝关节活动受限,连走路都会作痛。这类患者最理想的办法可能就是膝关节置换手术了。
原则上,金医生还是希望各位患者能避免走到手术这一步的——需要手术的患者,首先说明他已经遭受了长期的病痛折磨,其次对于部分患者来说,手术还是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所以,金医生建议患者朋友们,争取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锻炼,把关节毛病稳稳控制住。
参考文献: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COA)、关节外科学组.中国髌股关节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0年版).中华骨科杂志.2020.40(18):1227-1234.
本期话题:您有哪些膝关节症状?用过什么方法,目前治疗得怎样了?
欢迎朋友们留言您的经历或者体会,有疑问的也可以提出!后续我也会给大家写一些疾病康复、药物使用相关的内容。
如果您看完文章,麻烦您给个点赞和关注!您的关注和点赞,不仅能帮助更多的人,也是我做科普的最大动力![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