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苇鳽遇人为啥僵直变标本?因为自信!
掐指一算,距离上一次“答疑解惑”栏目的推送,已经过去了5个月。天啊,时间怎么过这么快,震惊我全家!
这栏目之所以这么久没出现,倒不是因为没攒够素材,主要是我自己拖延癌(单押X1)。
2020年的最后几天,我终于来更新这个栏目了。正文马上开始,友情提示下,今日主角有小苇鳽、暹罗鳄、鳄鱼玩具 和大熊猫。下面我们就从大熊猫说起。
本月,国宝大熊猫又毫无悬念地登上了热门,而且还占据两个热搜。其中一个呢,算是“谣言”,广泛流传,话题名字叫#中国有两种大熊猫#,阅读量2.7亿,编辑本人(我)好羡慕哦;另一个关于大熊猫的热搜是最新科学研究,但鲜有人问津。
所以我决定,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展开讲讲。
01
中国真有两种大熊猫?
这新闻出来的时候,不少人看了标题都觉得震惊,但细看报道内容之后又觉得很有道理的样子——“大熊猫好像真的有两种哦”。
实际上,在科研领域内,根据目前的研究和观点,现生大熊猫只有一种,或者叫一个物种,而不是两种。大熊猫这一个物种又分成两个亚种——四川亚种(指名亚种)和秦岭亚种。新闻报道中错误地将亚种的概念“物种化”,才导致出现了这样一个错误。
大熊猫秦岭亚种
图片来自:ChinaDaily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
如果问世界上有几种虎?大家可能就要掰着手指头数了:“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白虎……” 少说也有四五种吧?但实际上,现生的虎也只有一个物种,就叫虎,而东北虎、华南虎、巴厘虎、印度虎、马来虎、爪哇虎、苏门答腊虎、孟加拉虎和里海虎,是虎的9个亚种。(白虎是白化的孟加拉虎)
虎的九个亚种
图片来自:ispyanimals.com
再说回大熊猫。虽然目前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都还只是大熊猫这个物种的亚种,但假以时日,再过几十万年,这两个亚种的差异逐渐累积,终将变成两个独立的物种。虎也是类似的情况,但前提是这些亚种能存活下去。遗憾的是,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都已经灭绝了……
所以,保护野生动物和我们赖以栖息的家园,才能给我们的后代一个完整的世界和更多的可能。
02
大熊猫爱上了马粪?
2020年12月21日冬至以来,北方正式进入到了数九寒冬的日子。掐指一算,今天是“一九”的第7天。北方的同学都已经穿上了秋衣秋裤、毛衣毛裤、绒衣绒裤和棉衣棉裤,那我们的国宝大熊猫怎么保暖呢?
它居然选择了在马粪上打滚儿!
在红外相机拍摄到的38次野生大熊猫滚马粪行为中,平均滚马粪时长达到了惊人的141.3秒,也就是两分多钟。这38次大熊猫滚马粪行为全部发生在11月至翌年4月这段时间里,都是-5~15℃的低温环境中。这似乎意味着滚马粪行为与低温之间存在某种关联。
请大家一起观看大熊猫滚屎...
研究人员发现,大熊猫更偏好滚新鲜的马粪,旧的人家还不爱滚呢,这是因为新鲜马粪中β-石竹烯和两种半萜类物质的含量更高。
研究人员给大熊猫的“滚马粪”行为起了个名,叫HMR(horse manure rolling)
笼养大熊猫在低温环境中,也对这些物质产生了明显的偏好,研究人员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身上粘了这些物质,可以使皮肤上的温度感受器变得钝化、不敏感,就不觉得那么冷了……冷了……了……
万万没想到,被我们吸来吸去的大熊猫,竟然是滚了屎的。
03
市区惊现鳄鱼,是放生的吗?
说完了可爱的,我们再来说个可怕的。
最近半年,全国多地出现“xx市发现鳄鱼”的新闻报道,广东佛山、广东惠州、山东青岛、江苏张家港等等,都有出现类似情况。
截图来自网络
这些鳄大多为暹罗鳄,在中国没有野生分布,所以它们要么是养殖场逃逸的个体,要么就是有人放生来的。
这些鳄体长逾一米,在河水中隐蔽着。对附近的居民来说,这很危险——这些鳄缺乏野外生存经验,再加上被发现的水域中鱼类一般都很少,它们很可能吃不饱。所以无论是对人还是对鳄,把鳄抓走可能是最好的结局。
警察叔叔在调查了这些鳄的来历之后,从养殖场逃逸的鳄被遣返回了“原籍”,某些不明来历的就被送进了动物园。
遣返回养殖场的鳄
图片来自新闻
而在江苏张家港小区草坪里出没的鳄,人们最后发现,它居然是一个塑料玩具......
所以它的归宿是垃圾箱。
过分了啊!拿这么逼真的玩具恶作剧!
图片来自新闻
04
小鸟遇人为何身体僵直?
说完了隐蔽得真的很好的鳄鱼,咱们再来说一个以为自己隐蔽得很好的憨憨。
先看下面这个视频:
“这只小苇鳽遇到人为什么不飞走?” 这可能是大家看了这段视频后最好奇的问题。
我先来介绍一下小苇鳽(jiān)。小苇鳽是一种生活在水边芦苇或者其他茂密植物生境中的鸟类。它在绿色草坪中站着的时候,你可能觉得这有啥的,就平平无奇一只鸟啊:
低调恰饭
图片来自:wikipedia
但它若是在枯黄的芦苇丛边缘,站直身体、昂首挺胸时,它身上斑驳的棕黄色花纹就会和芦苇融为一体,直接化身为芦苇本苇了:
只要心里有芦苇,哪里都是芦苇
冲破天际
图片来自:wikipedia
而视频中在草地上的这只小苇鳽,要么是充分自信,打算凭一己之力把整片草坪变成芦苇荡,要么就是触发了紧急情况下的应激反应,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变成了芦苇。
拥有类似行为的鸟类还有不少,比如小苇鳽的近亲大麻鳽,再比如草坪中的麻雀。作为被捕食者,它们对自己的“隐形外衣”特别自信——毕竟保持不动确实是一种很好的隐蔽策略。
大麻鳽,我差点就没找到你在哪呢
另外,很多报道给这段视频起的名字是“小鸟遇人脖子僵直如标本”,而博物馆(展示馆)中展出的小苇鳽或大麻鳽标本,有些确实是脖颈挺立的状态,因为这是这些鸟类的自然姿态和行为之一。
但你千万别误会啊——小苇鳽在正常情况下还是很正常的,具有正常生活的能力,该吃吃该喝喝,灵活自如。
图片来自:vogelwar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