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来自哪里?常听人说洪洞大槐树,到底留存着怎样的记忆
文:一方一言
有着上下5000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凝聚着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有的是通过建筑工艺流传下来的,有的则是通过精神文化传承下来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展现了民族精神而熠熠生辉。不得不说,古代劳动人民都是极具有智慧的。有了文字,他们就将社会变迁记录下来,但没有文字的时候,他们就将这些社会现象编成了歌谣,通过口耳,一代代传承下来。
在山东,河南等地区都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这句歌谣直面地牵引出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事件——“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
看似平淡无奇的民谣,却凝聚了中华民族在迁移过程中的精神以及对于家乡的怀念,为什么在许多不同的地方都唱着同一个歌谣呢?在以前通讯设施不完善的时候,都大半个中国是如何做到统一的呢?其实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那就是人口的迁移。
1、元末明初的社会大迁移
人口迁移指的是人们大规模的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居住下来,并在此形成自己的文明历史。关于上述我们提到的山西洪洞的迁移,还得从元末明初开始说起。
在每一个朝代临近结束的时候都不免一场场动乱,元朝末年,社会动乱,农民起义不断增加,元朝政府的不断镇压,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众带去了极大的灾害,紧接着,自然灾害频发,百姓孤苦伶仃,生活无依。后来,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结束了这一切混乱,但是百姓死伤,无数村庄成为废墟已是不可逆转。
与中原的动乱相比,山西一些偏远地区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更是稳定繁荣。哪个百姓不向往安定的生活呢?因此开始举家迁移,从动乱地区流动到山西这种稳定的地区,这时候山西人口不断增加。
明朝建立初,由于中原地区的人口下降,粮食产量也不断减少,政府不得不将许多路府(市县)降级。劳动力短缺,大片土地荒芜,财政收入的减少不断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这时候朱元璋就提出了相关策略,要将人口稠密的地方向人口稀疏的地方进行迁移,因此采取了移民屯田的政策。
根据当时的历史记载,明朝历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共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迁移,可以说这是历代朝代由政府组织最大规模的迁移了,山西作为人口稠密的省,自然是是首当其冲。
2、筑满老鹳窝的大槐树
这是政府的政策,百姓不得不遵守,可是又有谁舍得离开?这片土地呢,为了不忘却家乡往外迁的山西民众,自发编起了歌谣,希望留住这份思乡之情。
在往外走的时候,他们看着那棵老槐树,看到树枝间的老鸛发出一声声哀鸣,就像在哀叹他们这些离开故土并且永远不能返回家乡的人群,为了让自己的后代永远记住这片土地有朝一日能够落叶归根,找到自己的老家。百姓就编了歌谣,并说到到了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但大家都是从同一片土地上走出去的,要相互照顾。
在明王朝所制定的移民政策中,如果一家老小能够一起移民的话,那从某种角度而已,一家人还是团聚在一起,那也就没有这么多的悲伤了,可是在明王朝所制订的移民政策之中,是这样子规定的,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这也就意味着,四口人家只能留下一个人在原来的土地上。除此之外,还规定同姓同宗者不能迁居在同一个地方。这就意味着,不同种姓的人群,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将会被迁移到不同的地方,家族宗祠概念将被人们淡化,这种以血缘家庭为伦理的纲常似乎被打破。不过看到这儿估计也能理解,在今天中国的土地上,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姓氏,零零散散地汇聚成一个大家庭,至于氏族同宗,或许早已在历史的洪流中埋没。
由于政府有计划的移民,使原先土地荒芜,人口稀少的中原地区得到了恢复,这种做法也平衡了各个省市的人口分布,是比自然繁衍更为迅速有效的社会劳动力的增加。这种做法对于政府而言是好的,对于长远的社会而言也是极为有利的,可是对于百姓之间,却是极为残酷的。
3、洪洞大槐树修建遗址
在后来人们社会的发展中,山西移民的观念是深远且沉痛的,每每提到这一词,人们的回忆当然感受便是家族与家族之间的隔绝。
一个朝代的兴衰便是农民百姓游荡迁移的日子。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从陕西打到北京,后来进入山西洪洞,进入山西洪洞之后,李自成手底下的几个士兵,回到了家乡,而他们共同的记忆情感,便是那大槐树老鸛窝底下的人;大槐树的迁移事迹以及人们的思乡广为流传,但是在洪洞这个地方,人们却没有修建过遗址,直到民国初年洪洞当地的乡绅才出资修建大槐树遗址并将曾经的事迹撰写成书稿,这时候,才有了具体的文化载体。几代人的思想感情,几代人共同的精神追求,到了这时,才有了具体的文化载体,几代人的传承 几代人共同的思乡终有了见证。
这个遗址建立起来后,也很快的得到了不同地区人们的认同。军阀卢永祥南下时,做带领带军队一路烧杀抢掠,但是到了山西洪洞这个地方,看到了大槐树遗址,竟也勾起了人们的感情,出于对于先人的尊敬,竟没有一个人犯上作乱。
几代人的思想感情,共同的价值认同,经过一颗老槐树而流传下来,这是一种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认同,社会的发展,少不了这些当年背井离乡迁移的人们。
参考资料:《明史》《洪洞古大槐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