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参考但不能当作真理的古代漆器鉴定方法
战国时期,人们研究出了一种特殊的胎骨——夹苎胎。夹苎胎也叫脱胎,先以木或泥制模,再在模具周围用麻布(苎)和漆灰(大漆和砖瓦灰的混合物)反复裱糊多层,最 后去掉里面的模具,直接以漆布为胎,制作出的漆器轻便又坚固。
漆器的面堆成种种花纹,覆以朱漆,称为堆红。《格古要论》谓,假剔红用灰团起,外面漆上朱漆,称为堆红,又叫罩红。
无论是传世的还是出土的漆器文物,多是以木质为主要胎体,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磕碰损伤。漆器在经历数百年甚至千余年的时间洗礼后,漆面会出现老化,胎体的膨胀与收缩还会导致漆面开裂,出现各种形态的断纹和肌理变化,部分器物还会出现胎体变形开裂,漆皮起翘缺失,嵌件松动脱落等情况。考古发掘出土的早期漆器会出现饱水、变形、失色、嵌件缺失等病害伤况,尤其以脱水后的变形和开裂最为严重。
漆器阴干一般用 “荫房” 设备,荫干就在其中完成,要求湿度65% - 85℃左右,温度20 - 25℃左右,每上一层灰都要进入荫房阴干,才能再上下一层。
中国漆器制作素有南盛于北之说。湖北襄州是唐代最 大的漆器产地,唐代文献中有贡朝廷漆器的记载。但唐代漆器实物极为罕见。入宋以后,东南地区的杭州、温州、福州成为新兴的漆器中 心,以髹造闻名。
魏晋以后,由于瓷器制作工艺的迅速发展,上层贵 族的日用器皿也多用瓷器代替,漆器失去了往昔重要的地位,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家具、夹纻佛像和日用器皿。其中大型的漆器家具、夹纻佛像应该是最主要的,只是很少留传下来;小型的漆器日用器皿的制作相对较少,但在传世品和墓葬出土中还能见到。
清朝能将漆器发展到如此丰富多彩,主要原因是清朝奢华之风盛行。帝王们喜欢追求奢华,工匠们为了制造出更多绚丽华美的漆器,在技法上便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以满足皇帝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