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淑:在复盘中修炼

关注

这是三味淑屋原创文章

第847篇

今天,跟你分享曾国藩的故事。

曾国藩是儒家的最后一个圣人,被认为达到了“内圣外王”的儒家最高标准。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这幅对联,评价的就是曾国藩。

为什么会是曾国藩呢?

论聪明才智,当时与曾国藩差不多的湖南人有很多,胡林翼、江忠源、左宗棠等。

论机会,他也只是当时的帮办团练大臣之一。

论带兵打仗,好像只要是他亲自指挥的,都以失败告终。

看起来,曾国藩没有任何高人一等的地方,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天资中庸、不显山不露水的曾国藩,最终成为清中兴第一人。

为什么呢?

难道他有特异功能么?其实,他除了有强大的意志力和超强的用人识人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曾国藩强大的事后复盘的习惯和能力。

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当时曾国藩与江西官场交恶,他趁机写了一折子,不等皇帝批准,他就直接请假回家守制。当时这样的行为,引起了官场一片哗然。

其实,请假回家的曾国藩的日子并不好过。一年多来,他脑海里反复出现三五年来那些痛苦的往事。

他始终不明白,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何湘赣官场容不下自己?

为何自己对皇帝是忠心耿耿,却找到群臣们的排挤,甚至是皇帝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

为什么秉公办事,处处遵循国法,实际上却常常行不通?

他心里充满着委屈,非常抑郁,日积月累,酿成了大病。

不过,也正是这一年多的时间在家养病,让他有机会去反思自己在过去这些年来的问题所在,并找到了事情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复出之后,曾国藩开始“示弱”,以“柔弱胜刚强”,“一连几天,曾国藩坐着绿呢大轿,拜遍长沙各衙门。连小小的长沙、善化两县知县,他也亲自造访。”

作为手握重兵的湘勇统帅,他如此不计前嫌,谦恭有礼,彻底收服了长沙官场的人心,为自己在前线的战争奠定了一个稳固的后方。

曾国藩还认识到,以前自己很少保荐自己身边的人,跟随自己多年的人,还没混到一官半职。反思后,曾国藩调整了自己的方式方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赏重保,这样身边人才会更加卖命。

同时,只要打了胜仗,不管是谁,都一律保荐。

可以说,复出的曾国藩和之前有了非常大的转变。

“在内心的坚持上,他还是以前那个曾国藩,维护名教传统;对自己个人的要求,依旧按照君子的标准而行。但是在方法上,很少硬碰硬去做事,而是迂回解决问题。对他人的物质利益要求,也已经能够理解和满足,不再具有道德癖。”

一个对己严、对人宽的曾国藩,终于成就了现在的“完人”。

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虽然我们做不到一天当中,时时刻刻反思自我。

但我发现,我身边很多优秀的伙伴,他们都有反思复盘的习惯。

无论是月度复盘,还是年度复盘,对于个人成长路上,反思自我,查找原因,对照目标,重新评估,就会不断更新迭代,进化升级。

说到复盘,我也是受益者,几年前的月度复盘,到如今每天的反思,人的心会静下来。

不管外部环境有多大变化,除了客观因素自己无法掌控外,剩下的,就要从自身查找原因。

复盘,就像是重新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再重现一次,自己说过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当时的情形是什么样的,像放电影一样重放一遍,之后,仔细看看,电影里的画面,为什么自己会有那样的反应?身边人又为什么会那样?

如果下次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又是什么?

我觉得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通过我们的经历去做复盘,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反思自我,耐下心来看待自己的不足,查找不足的原因,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当个人的视角不断向内时,很多事情,自己就不会那么焦虑了,而是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我们的人生无法重新来过,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过往去反思和觉察,提升自我觉知,让自己在现实实践中,不断进步。

活着,是一种修行。

复盘,则是让我们在修行中不断地修炼。

节日里,能够安静地复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敢比会更重要》

作者:符景淑

文章来源 | 三味淑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