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大顺军攻入北京,明崇祯帝在煤山之上自缢身亡。当天,李自成率大顺军主力进入北京,明朝中央朝廷宣告灭亡。
位于景山上的崇祯皇帝殉国处 图源.pexels
在明朝中央政权灭亡后,并不意味着明朝统治的全面结束。当时,明朝残余势力依然很强大,除了张献忠正在进攻的四川外,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依然在明朝的有效统治下。由于明朝实行两京制,在陪都南京也依旧有完整的一套朝廷班子,在明朝中央覆灭之后,陪都南京也很快运转起来,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之后,南明弘光政权随即建立。此时南明在江淮以南的统治依然稳固,更为重要的是,南明掌握了整个明帝国的经济中心,加之庞大的军力和民力,即使不能北伐恢复中原,守住半壁河山应该是极有可能。但是,仅仅一年后,弘光政权便覆灭。南明残余势力虽然最后坚持了近二十年,但最终还是被清军所灭。南明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向没落的?
根基不稳和战略失误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自缢煤山。一个月后,陪都南京方才得到确切的消息。在此以后,陪都的官僚们却因立君之事而乱作一团。经过南京的勋贵、太监和拥兵自重的将领勾心斗角之时,在江北四镇总兵支持下的朱由崧最终脱颖而出,最终登基为帝。朱由崧即皇帝位于南京紫禁城武英殿,以次年为弘光元年。其国号依旧为“明”,史称“南明”改元“弘光”。(图为南京明故宫宫城核心区遗址)图源.pexels弘光虽然即位,但南明朝廷的根基已然不稳,武将拥立就是问题所在。拥立皇帝的武将自以为有功,靠着挟制朝廷来加官进爵,而将领之间又勇于私斗,文臣或依附于将领,或束手无策,党争又日益激烈,这便是南明小朝廷动乱的根源。在南明朝廷内斗不已之时,对于外部的危险却视而不见,却从上至下心存幻想,妄图借用满洲贵族兵力扫灭“流寇”,也可以说是“借虏平寇”。在弘光朝廷建立之时,正是吴三桂降清,合兵击败大顺军之时,弘光朝由于情报不明,都主张应该尽早同吴三桂取得联系,借清军之力共灭“流寇”。
正当满朝文武喋喋不休,弘光难以决断之时,全国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清军入关,大顺军西撤,山东和河南东部一度出现归属莫定的局面。此时,弘光朝廷应当举兵北伐,扩大自己的统治区域,这样既可以阻止清军南下,也可以壮大南明的声威。但是,史可法、马士英等南明重臣却裹足不前,试图示好于清廷,以期获得清廷的好感,既而可以划界而治。但是,清廷的野心可不是仅仅划江而治那么简单,他们志在一统天下,弘光朝廷这种先天的软弱性,使清廷不费吹灰之力轻易接管了黄河中下游大批州县。即使在清廷主力全部西进进攻李自成时,弘光朝廷也是毫无作为,生怕惹怒清廷。直到弘光朝廷覆灭前夕,史可法、马士英等重臣也没有改变一味苟且偷安和“借虏平寇”的初衷。
明人绘《史阁部像》
正当弘光朝廷一味退缩之时,清摄政王多尔衮在清军击败大顺军,占领陕西后,随即命令清军主力分三路大军南下,以期一举消灭弘光政权。清军势如破竹,短时间内渡过淮水,连下安徽全境,最后大军兵临扬州城下。史可法“檄各镇援兵,无一至者”。1645年四月二十四日夜,清军以红衣大炮猛攻扬州城池,次日,扬州陷落,史可法等皆战死。清军攻克扬州前后,江北明朝官军几乎毫无斗志,一矢未发即仓皇投降。五月初九,清军渡过长江,弘光朝廷寄以厚望的长江天险没有挡住清军的进攻。五月十七日,清军兵不血刃占领南京,弘光朝廷覆灭。弘光朝廷的覆灭,标志着南明丧失反抗清朝的最佳时机。自此以后,清廷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南明大势已去。
屡次内讧加速了灭亡进程
在弘光朝廷覆灭以后,同年闰六月,东南抗清武装郑芝龙、黄道周等拥立唐王朱聿键即帝位于福州,建元隆武,隆武政权以福建为基地。隆武朝廷建立后,颁诏各地,得到了两广、赣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残明政权的承认。在隆武建政后不久,不知情的浙东官绅将领也拥戴鲁王朱以海继统。隆武政权和鲁王监国政权为为争夺正统性,在清军步步紧逼之时,反而起了巨大纷争,双方势同水火,各不相让。唐、鲁的对立大大削弱了东南的抗清力量。朱聿键在福建即位和朱以海在浙东监国反映了南方绅民的抗清愿望。就当时的形势来看,南明方面弘光朝廷虽然已经覆亡,但南明政权还控制着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全部和浙东、赣南地区,人力和财力也足以和清廷抗衡。而清朝统治者在摧毁了大顺政权和弘光政权两大对手后,错误地判断了形势,以为只要稍事招抚,全国即可平定。1645年六月,英亲王阿济格和豫亲王多铎皆领兵回京。清阿济格、多铎主力北返之后,江南留守的清军兵力相当单薄,南明军队试图发动反击,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明军各部各自为政,互相观望,甚至坐视清军打掉拥明旗帜下的异己力量,心中窃喜。南明军阀和封疆大吏多数是鼠目寸光的之辈,方才使清军以有限兵力集中使用,达到各个击破的效果。在清军的主动进攻下,南明军阀郑芝龙和何腾蛟等为保存实力,都龟缩于后方,毫无进取之意,南明高官显爵的文恬武嬉,错过了最佳战机,直接导致了浙东的溃败和隆武政权的覆亡。1645年五月,清军突破钱塘江防线。六月初一,朱以海出逃,浙东陷落。九月十九日,郑芝龙降清后,清军在贝勒博洛统率下长驱进至福州,隆武政权也宣布覆灭。在郑芝龙降清以后,郑成功和叔父郑鸿逵等人坚持抗清。经过同清军的反复较量,把东南沿海地区的抗清势力汇合成一支劲旅。郑成功也逐步成长为明清之际杰出的统帅。1646年八月,隆武帝在汀州遇害;九月,消息传到湖广和广东、广西等地,在南明各地官绅中又一次引起极大的震动。1646年十月初十日,桂王朱由榔就任监国,是为后来的永历帝。在桂王监国后,隆武二年(1646)十一月初二日,唐王朱聿鐭也监国于广州。初五日,唐王朱聿鐭匆忙称帝,改元绍武。为争夺正统,唐王不顾清军步步紧逼,同永历朝互相火并,兵戎相见。在南明内讧之时,清军在佟养甲、李成栋统率下正由福建经潮州、惠州向广州急速推进,十二月十五日,清军前锋伪装成明朝军队,出其不意地闯入广州,华南重镇广州轻易被清军攻下,仅建立一月有余的绍武政权覆灭。绍武政权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它的“最大功绩”就是无视清军的进攻,反而大打内战,将广东全省拱手让人。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为南明的控制区域本就所剩无几,广东又是财赋充溢、人才密集的地方,一旦易手,南明朝廷回旋余地大为缩小,财源和人力更加捉襟见肘。
孙李交恶导致西南抗清败局
广东陷落后的永历朝,仅残存中南和西南数省,其社会基础包括明朝残军和农民军余部。永历朝初期,由于南明排挤农民军和南明武装之间的内耗,终于导致永历朝陷入困境之中,残明武装全数瓦解。永历五年(1651)后,永历政权已经失去体制上的意义,其后期的历史实质上即是大西军西永历政权的名义、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抗清的活动。永历六年(1652),大西军孙可望将永历帝迎至贵州安隆,同年,清军为消灭西南地区的抗清势力,派遣定南王孔有德出兵贵州,令吴三桂进军四川。三月,孙可望命李定国率八万大军军东出黎川,抵御孔有德。五月,李定国趁桂林兵力空虚之际,收复桂林,定南王孔有德自焚而死,紧接着,大军收复广西大部。后李定国北取长沙,东扫江西,收复二州十六郡,抗清大业出现大好局面。
位于今天贵州省安龙县的永历皇宫,是当年永历帝驻跸安隆六年间的行宫 图源.pexels前线屡败,让清廷大为震怒。十一月十九日,清廷命定远将军敬谨亲王尼堪,率十五万清军,入湖南至湘潭,李定国据燕水而据清军。二十三日,尼堪军至,双方激战两日,大西军佯装败北,清军趁势追击,伏兵四起,斩杀尼堪于军中。李定国两蹶名王,威震清廷朝野,清廷甚至有放弃西南中南7省,同永历帝议和的构想。但是,李定国胜利后,并未扩大战果,这反而成为大西军领导层矛盾激化的转折点。大西军余部孙可望和李定国的矛盾,初期体现在树立领导权威的分歧,后期则体现在怎么扶明的问题,特别是后期的矛盾,最终导致两人彻底决裂。李定国坚持忠于永历帝,“非徒假借名义”,而孙可望则主张把永历帝作为一个精神旗号,不允许在其之外建立一个以永历帝为核心的权力中心,由于认识的分歧最后导致双方军事上的决裂。顺治十四年,孙李二人兵戎相见,孙可望部临阵倒戈,孙可望北逃,后降清。抗清阵营的大分裂,终导致西南抗清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从此一蹶不振,败局已定。康熙元年(1662),李定国在中缅边境辗转流离两三年后,在悲愤中病逝。同年,永历帝在昆明被吴三桂杀害,历经十八年的南明最终覆灭。
潘文肖∣地缘谷成员 中国古代史 近代史爱好者
参考资料:南明史.顾诚;孙李交恶与西南抗清败局的形成.何平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缘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