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海韵|| 气度与高度(杂文)

 气度与高度
作者:海   韵
    主编:非   
        北宋时期的吕蒙正是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状元宰相。他有敢于顶撞皇帝的胆量,也有唯才是举的气量。皇帝虽然生气,但还是舍不得弃之不用,这不仅是因为吕蒙正为官做人公正无私,更在于他心境豁达、气度非凡。
        吕蒙正有个同窗学友叫温仲舒,他俩幼年交情不错,又同一年考中了进士。温仲舒当官时出了案子,被问责受贬多年,一直没有“东山再起”。吕蒙正担任中书令后,不忘“发小”的情分,珍惜他的才华,多次向皇帝举荐,使温仲舒重新步入官场,如鱼得水,威风八面。后来,温仲舒从奴隶到将军,按说应该对吕蒙正知恩图报。然而,春风得意的他,自负狂傲,虽有才干,却刚愎自用,反而在吕蒙正触逆了“龙鳞”之时,还趁机落井下石。
     有一次,吕蒙正在夸赞温仲舒的才干时,宋太宗看他还蒙在鼓里,忍不住提醒他说:“你总是夸奖他,可他却常常把你说得一钱不值呢!”心无芥蒂的吕蒙正笑了笑说:“陛下把我安置在这个职位上,就是深知我知道怎样欣赏别人的才能,并能让他才当其任。至于别人怎么说我,这哪里是我职权之内所管的事呢?”一语表达了他忠心进谏、一心为国的情怀。吕蒙正的为官箴言,穿越千年时空,烛照古今中外,实为金玉良言。
        身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吕蒙正,用无声的行动给温仲舒上了一课。温仲舒反思自己的操行,审视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慢慢变得成熟起来,最终成了太宗真正信赖的股肱之臣。
       从古至今,人和人之间最高的竞争和较量,不是比技巧,而是比气度。正如刘邦所说:“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领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论筹划粮草,我不如萧何。但张良、韩信、萧何皆能为我所用。”试问古今官场,试问桑沧故园,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在人的一生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除了竞争和友谊,还有一种关系,它代表着榜样的力量。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目标,需要一个明确的榜样。因此,如果我们想提升自身的气量,那么我们就要向那些气度不凡的人学习。
       一个气度不凡的人,身上往往有着四种特质。一是一个卓尔不群的人往往拥有高尚的人格。简而言之,一个人拥有所谓“圆满的人格”就能拥有良好的教养,这种人无论你用何种角度观察他,他都是可以感动周围的人,让人心旷神怡的。古人常以物喻人,希望自身拥有自然界中纯净的人格气质,而如果我们的一生想要有所成就,我们首先要拥有良好的人格,其次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本领。二是霁月光风以待人。“夫礼者,自卑而尊人”出自《礼记》,意在说明:“礼”的本质就是对于自己的谦卑,对于别人的尊重。一个人之所以被别人称赞气度不凡,往往就是他在待人接物上是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的,尊重别人自然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这都是最显而易见的道理。因而,我们自然也要学习这种待人如清风明月般的态度。三是人与人之间除了情感的羁绊,更多的是事务的纠缠。我们在社会中的价值也体现在我们如何做事上。尤其是在职场,我们常常喜欢和做事规矩的人一起共事,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职能范围之内的事,并不给上下添麻烦,这样工作的环境才能变好。所以,一个气度不凡的人做事往往能坦诚清晰,光明正大,这也是他们受人尊重和喜爱的原因之一。四是明镜止水以澄心。“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一个气度不凡的人的心境不像流水一样起伏不定,而是如同沉静的止水一般,物来则应去则不留,心体明静也是他们和别人最大的不同。因此,他们总有清醒的头脑能辨别复杂纷乱的事态,从容地做出合理的决定。
       我们之中的大多人都是普通人,一生之中想要达到所谓通达的境界并不容易,因而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向那些气度不凡的人学习,学习他们这四种优秀的特质,哪怕学到一样对我们也是有利无害的。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气量和胸怀是一种底蕴、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应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有开阔的胸怀,过人的气度,身体力行地去实现中国梦。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海韵,现已退休,曾在国企报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三十多年,在市级以上的报纸、杂志、电视台和电台发表各种体裁作品四千多篇(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