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南方钢卷运输自动控制系统

01

技术方案

该运输系统由上游步进梁、No.1提升机、高速台车、No.2提升机、下游步进梁组成。其中,提升机可采用液压驱动或者电机驱动,高速台车采用齿轮马达驱动,可采用无线电供电或者滑触线供电。根据运输长度,如果一台高速台车节奏紧张,可增设高速台车和交接鞍座接力运输,如图1所示。

上游步进梁把钢卷放在No.1提升机上,上游步进梁退出公共区域后,No.1提升机开始下降运送钢卷;No.1提升机到达下极限位时,钢卷搁置在No.1高速台车上,No.1高速台车开始运送钢卷;当No.1高速台车驶离与No.1提升机的公共区域,No.1提升机开始返回地面;当No.1高速台车驶入交接鞍座,交接鞍座举起钢卷,No.1高速台车开始返回;当No.1高速台车离开交接鞍座,进入到安全区域,No.2高速台车驶入交接鞍座,交接鞍座下降到下极限位,钢卷被搁置在No.2高速台车上,No.2高速台车带着钢卷离开交接鞍座;当No.2高速台车驶入No.2提升机,No.2提升机开始上升,钢卷被抓起来运送到地面上;当No.2提升机离开与No.2高速台车的公共区域,No.2高速台车开始返回;当No.2提升机带着钢卷到达上极限位,下游步进梁开始接卷,下游步进梁托起钢卷离开与No.2提升机的公共区域,No.2提升机开始下降。如此往复,钢卷就可以逐个从上游机组倒运到下游机组了。

02

控制方式

2.1自动化控制

为了实现自动化运卷,该系统在设备上升、下降、前进、后退等极限位置设置一系列接近开关,分别控制并显示设备的具体位置,在极限位之前设置减速位开关以保证设备平稳停车,设置光电开关显示对应位置是否有钢卷,设置激光测距仪实时跟踪升降机和高速台车的位置。因相邻设备需要交接钢卷,空间上存在交集,为保证运卷的安全性,在有安全隐患的位置,设置了行程开关,并参与设备的连锁控制,即某设备在公共区域内,相邻设备不允许动作。

以这些开关信号作为触发或者禁止条件,PLC程序可实现自动运卷。

2.2生产节奏控制

某工程包含两条地下运输系统,其中No.1运输系统行程约72m,No.2运输系统行程约102m。机组产品最大卷重32t,考虑到分卷,最快生产节奏为2.5分钟/卷,因此运输系统每个设备的运动周期都需要控制在2.5min以内。

步进梁采用液压缸驱动,步进梁横移缸速度可达200mm/s,升降缸速度可达80mm/s,调节比例阀的流量,步进梁的运卷周期可以控制在60s左右;提升机升降速度大约200mm/s,其时序见表1,No.1提升机往返时间约85s,按照150s的周期,还有65s时间可以等待上游步进梁送卷,满足步进梁的送卷节奏;No.2提升机往返时间约75s,按照150s的周期,还有75s时间可以等待下游步进梁接卷,满足步进梁的接卷节奏。

高速台车采用齿轮马达驱动,带载时,速度V1设为80 m/min可平稳运输钢卷,空车速度V1'可达到100m/min。为了保证高速台车启停车平稳,带载时,在PLC里将电机启动加速和制动减速时间设定设为8s,即加(减)速度a1=100/60/8≈0.21(m/s2);空载时,PLC里电机启停时间设定为5s,即加(减)速度约a2=100/60/5≈0.33(m/s2);高速台车低速设为0.1m/s。高速台车一个运卷周期内速度曲线参见图2,T1为运卷的总时间,T0为等待No.2提升机离开公共区域的时间,T1'为空车返回时间。

对于No.1运输系统,总行程S=72m,设置一台高速台车,运卷时,高速台车速度V1=4/3m/s,V0=0.1m/s,减速时间t3=(V1-V0)/a1=5.9 s,

从V1-V2的减速距离S3=(V1+V0)×t3/2=4.2m,减速位设在极限位之前4.8m的位置,则低速运行时间t4=(4.8-S3)/V0=6s。加速时间t1=6.4s,匀速距离S2=S-4.8-V1×t1/2=62.9m,匀速时间t2=S2/V1=47.2s,总时间T1=t1+ t2+ t3+ t4+ t5≈66s(其中t5为0.1m/s减速到0的时间,约0.5s);同理,可得出空车返回时所需时间T1'=55s。表2为高速台车时序表,往返总时间约131s,按照150s的节奏,高速台车还剩19s时间等待No.1提升机送卷。因此配置一台高速台车即可满足生产要求。

对于No.2运输系统,如果仅设置一台高速台车,初步估算,前进时间T1≈88s;返回时间T2≈72.5s,加上等待No.2提升机提升到安全位置的时间,高速台车往返周期约171s,比要求的节奏略慢。因此,设置两台高速台车,No.1台车的行程设为58m,No.2台车行程约44m。

No.1台车速度曲线同No.1运输系统的台车,周期约111s;No.2台车接力运输,初始位在交接鞍座以外,为了保证与No.1台车的安全距离,No.2台车初始等待位设置在交接鞍座外6m的位置,从等待位到交接鞍座处同样需要经过加速再减速的过程,接力的高速台车运卷周期内速度曲线见图2,T1'为空车从等待位到交接鞍座位的时间,T0'为交接鞍座放卷时间,T1为运卷时间,T0为等待No.2提升机离开公共区域的时间,T1'为空车返回到等待位的时间。No.2台车减速位的设定与No.1台车稍有不同,需要考虑两种工况,第一种情况:No.2台车即将到达等待位时,交接鞍座处已经具备交接条件,No.2台车无需停在等待位,直接经过减速位驶入交接鞍座接卷;第二种情况:No.2台车即将到达等待位时,交接鞍座处不具备交接条件,No.2台车停在等待位,等交接鞍座具备条件,先加速再减速驶入交接鞍座。

假如设定No.2高速台车空车速度V1'为100m/min,空车从高速(100m/min)减到低速(0.1m/s)的减速距离就需要4.2m,考虑第一种情况,减速位至少需要设置在距离极限位置4.5m的位置。那么考虑到第二种情况,高速台车如果从等待位启动,离开等待位1.5m就需要减速了,此距离只够高速台车加速到60m/min,即1m/s。剩余4.5米的距离,高速台车要从1m/s

减速到0.1m/s(此段减速距离1.5m),再以0.1m/s的低速运行,那么低速运行的距离将达到3m,约30s,低速运行时间太长,严重制约生产节奏。所以,4.5m的减速距离并不合适。分析80m/min和100m/min的速度对运卷节奏的影响,对于44m满行程来说,造成的时间差也仅6.6s,可见这个速度差对节奏影响不大,减速位的设定对节奏影响更大。将空车速度V1'也设定为80m/min,PLC里电机启停时间依然保持5s,从80m/min

减速到0.1m/s的减速距离约2.7m,将减速位设置在距离等待位3m的位置,可计算出T1'=12s;类似地,可得到其余几个时间,见表3。总时间T=T1'+T0'+T1+T0+T1'= 113 s,按照150s的周期,No.2台车在等待位还有37s等待时间。

本文为部分内容,全文请参阅《世界金属导报》33期B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