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天际陶笛创始人王建涛先生

从西北岭上庄村驱车不到五分钟,便抵达了“天际陶笛”的生产基地。

基地建在一个小山坡上,我的车子差点没开上去。东面是山,西面能眺望湖面,视线掠过湖面,就是著名的“抱犊崮”,由于空气质量好,山崮上的草木依稀可见。苏轼曾经说,“山川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由此看来,王建涛正是这里的主人。

王建涛是纬艺艺术品牌联合创始人、送陶笛进校园项目首席执行官、天际乐器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87年的小伙子,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几乎是同一时间,当年我在山师大的长清校区读书,和他的学校一路之隔,但是那时我们并不认识。毕业后,他就回到家乡创业了。

首先,王总带着我参观了他的车间,讲解了工艺流程,并且向我展示了演奏方法,一曲《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圣僧答曰贫僧没有女儿》回荡在山谷……

得知我没有吃早饭后,王总邀请我一起用膳。地瓜粥,萝卜卷,简单清淡正合我胃口,比一些恶殃的地边餐强得没靶子,我们边吃边聊、边聊边吃。(后来我忘了给刷碗)

据王总介绍,他的陶笛厂应该是北方最大的,产量占据了北方的绝大部分,产品有批量生产的,也有私人定制的,主要是走批发的途径销售。前些年在罗庄生产,后来受到环保政策和厂房租金的影响,就考虑搬了回来,恰好兰陵县的“四雁齐飞工程”正在实施,为他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望着此处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我想如果能在这里砌几间石头房子,哪怕是陋室,可以“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耕读传家、脚踏实地干些事实,岂不善哉?想到张二冬的《借山而居》里面的那种隐居,不过如此而已。

对了,这里离灵峰寺不远,寺庙就在抱犊崮东麓,虽然没有朗公寺出名,但是也是历史名刹,有上千年的历史。寺内有棵银杏,大得好像郯城的那棵,让人肃然起敬。

前些年我去考察古迹,遇到个小和尚,一聊,得知他是大学刚毕业,不愿就业也不愿回家,就在这里落脚了(当时的主持好像是四川的一个高僧)。

不知道这个小伙子现在是否还在,年轻人还是要干些实事的,而且身上还有家庭和社会责任。现在我们国家的人口出生率这么低,放开了二胎都不愿意生,这是一个大问题,再过几十年,美国的黑人要超过白人,欧洲的外来人口要超过原住民,那么中国呢?世界人口结构的变动,说好听了要引起民族融合,说不好听可能会导致种族矛盾甚至屠杀。

避免悲剧发生,要么保持原来人口结构,要么推动文化融合。在国内搞文化融合还行,在世界上搞文化融合就比较难了。这里跑题了、扯远了。

其实无论是刘老师还是王总,从事的都是一种文化事业,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他们都具有一种匠人精神,这种精神贯穿着民族的哲学、性格和审美等元素。我们提要记住乡愁,为什么要记住乡愁?因为乡愁里有我们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有我们的民族性。民族性要靠人作为载体,去传承和发扬,这还是个人口问题……又扯到这种上面去了,干脆就多说一说:

人口怎么增长?现在西方一些国家给钱也不生,这是观念的问题,而我们不愿意生,主要还不是观念问题,而是经济问题,一套房子那么贵,用尽家底付首付,还得背上沉重的房贷压力,孩子成长过程中又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和经费。一方面,大家工资不足以支撑房价和育儿支出;另一方面,大家工作面临“996”困境,也不能有足够时间精力去生育孩子。

所以,综上所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要改为“百年大计繁衍为本”,前提是降低大家生育的成本。房价要降下来,工资要提上去,男女都要有超长的产假,等等。如果现在不实行激进的政策,再过几十年,中国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再想改变,就难上加难了!

还得拉回来。吃过饭后,去了王总办公室,又喝了一会茶,探讨了一番小郭泥人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想着还得回家看孩子,就没再过久逗留。

临走时,王总送了将近二十斤紫砂泥,以供我和孩子做手工玩。还送了两个陶笛,非常漂亮,包装也很精美。

回去的路上,我想,这个陶笛厂就是距离县城远了点,要是能在压油沟或者大宗山附近就好了。

有时间再来吧,等到“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的时候,带着孩子,带着对自然的向往,再来体验山水下村的“文化”之美!

(此文有删节,图文原创版请阅读《山水下村之行·坚守传统文化的那些手艺人  》)

文章结束了

记得帮忙点最下方的赞和在看哦!分享也是美德!

……………………………………………………………………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讲述沂蒙故事

研究沂蒙文化

展现沂蒙风采

不求高深,但求有趣

不求广博,但求独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