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游记【41】开封古城⑥ 繁pò塔   禹王台

十一、繁(pò)塔
繁塔位于开封古城东南古繁台,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原名兴慈塔,因其建于北宋四大皇家寺院的天清寺内,终日与梵音木鱼为伴,又名天清寺塔;又因其兴建于繁台之上,俗称繁塔。
繁塔是开封古城兴建的第一座佛塔,也是开封古城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繁塔整个塔高36.68米,为四角形佛塔向八角形佛塔过渡的典型,是北宋早期六边形佛塔的代表作。

繁塔有两奇:
一是名字奇特。繁,不念fán,而念bò或pò。因古代无轻唇音,现代汉语里凡声母为f的字,唐宋时均读作b或p。作为专有名词,繁塔并没有随着语音演变的一般规律而发生变化,仍然忠实地保存了宋代的古音,称繁(pò)塔。
二是形状奇特。造型独一无二,三层塔顶之上,在巨大的平台中间凸起体量极小的屋顶,上置砖砌塔刹。
这样,远远望去繁塔的形状极象古代的“编钟”,体型属于矮穷矬一类,但因为独特却成就了永恒。
这样的屋顶使人怀疑繁塔原初的模样本非如此,也许上面应该还有几层,逐渐收分,像其它塔一样,变成尖尖的浮图,那才是我们心中理想的模样。
所以开封民间流传着一首民谣:“铁塔高,铁塔高,铁塔只到繁塔腰。”据塔铭及题记所载,原塔高共九级,高二百四十尺,约合今73米,高出铁塔二十多米,是北宋东京最高的一座塔。
为什么现在我们见到的繁塔又没有铁塔高呢?原来这是因为明初“铲王气”,繁塔遭到了人为的破坏。

繁塔建于繁台上,石栏围护,古色古香。

繁塔塔身嵌佛像砖的法式在河南为数不少。但繁塔塔身的佛像砖几乎嵌满,造型各异的佛像布满通高30多米的塔外墙上,且室内也有相当数量,总计近7000块。

每一块砖上就是一座佛像,虔诚之心跃然砖上,令人感慨。
繁塔南面是一拱券门洞,直达塔心室。
过道两壁所现及其珍贵,为彩色砖雕乐伎和名家书法。
塔心室为六角叠涩砖结顶,层层摞置,精妙无比。
塔心室底部须弥座上的彩色佛像砖,菩萨打座悟禅心无旁骛,令人目眩神驰。
仰视繁塔,层间起伏如涛,前后相继,有若婉转动听的乐曲。佛像井然有序地排列,壮观如丛林。观瞻之,令人叹服。

十二、 禹王台
从繁塔向东大约300米处,有一座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园林—— 禹王台,是开封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

禹王台,又名古吹台,位于开封市东南的禹王台公园内。

为什么叫古吹台呢?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双目失明的音乐家名叫师旷,他的音乐造诣很深,是晋平公驾下的一名乐师,他经常在这座高台上弹奏乐器,人们为了纪念师旷,就把他经常弹奏曲子的地方叫“吹台”,年深日久,吹台已成为远古之事,人们就把这座台子叫作“古吹台”。
到了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由于黄河泛滥成灾,人们饱经水患,谈水色变,为了纪念历史上治水有功的大禹,改古吹台为禹王台。

禹王台环境清幽,园内风景,让人想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大禹、师旷、李白、杜甫、高适等名人与这个园林紧密相联,这里留下了他们的遗迹。
现在古吹台上所存的建筑是清代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重建的,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古色古香的殿堂楼阁、亭榭牌坊和碑刻,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
1、“古吹台”牌坊
禹王台南台阶下面入口处,是一座四柱三门式的门楼式木牌坊,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盲人音乐家师旷而修建的。
牌坊上“古吹台”三个楷书大字,是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河南巡抚何渭题写的。
2、御书楼
过木牌坊,拾级而上,迎面是面阔三间的御书楼,重檐两层,精巧宏丽。
门柱上挂着楹联:

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
两间容啸傲,清天朗月此三人。
(清人麟庆曾书)

上联是说古吹台的历史沧桑;下联是说唐代三位诗人李白、杜甫、高适在此相聚,饮酒赏月,留下诗篇。
该楼建于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因康熙皇帝为大禹治水亲书“功存河洛”的匾额悬挂于此而得名。在此康熙还题写了“嵩高峻极”、“灵渎安阑”、“昌明仁义”三个匾额分别赐于河南各地。

现在门楣挂着“功存河洛”匾额就是康熙皇帝所书,“功存河洛”是赞扬大禹治水的功劳。
我国近代的著名书法家康有为曾在1923年时游禹王台,并留下了不少墨宝。
御书楼一楼东壁上镶嵌有康有为当年所作《游禹王台》诗一首,分刻在十块青石上:

将军勒马出郊关,前驱百骑走材官。
植墓都庐夹道滨,马蹄沓沓扬飞尘。
省长同乘度城闉,吏民环睹塞衢观。
远上吹台践行人,洒扫桧柏陈花薰。
将军先侯立与门,登高万里来风云。
芒砀云去不可闻,大野极目雁鹜群。
桑柘欲雨阴霭纷,同游农圃览耕耘。
短槐高柳绿皆新,长沼园亭泽似春。
碑前拓影留后因,鹦鹉解语花复芬。
松下行厨洗玉盘,花边班剑酌衢尊。
酒酣挥毫感殷勤,归时山河日未曛。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禹王台秀丽的景色,书写十分精美,是碑刻中的珍品。

3、师旷祠

祠内有一个神态自若、跪坐抚琴的塑像,就是曾经在古吹台上弹奏乐器的晋国盲人音乐家师旷。

师旷的音乐造诣极高、技艺全面,能够弹奏各种乐器。

《广博物志》卷三说:“师旷鼓琴,通于神明,而玉羊白鹤,翱翔坠投”。

《史记·乐书》称赞师旷为晋平公鼓琴,“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集于廊门;再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演奏黄帝大合鬼神之乐,“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

《淮南子.原道篇》中记载“师旷之聪,合八方之调”,说他有辨别八方风乐调的才能。

他还是一个出色的作曲家,据说古曲极品《阳春白雪》东曲就是师旷所作而留传下来的。

这些关于师旷演奏音乐,上通神明,能感动天地的记载,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师旷的确是一位技艺超群的音乐大师。

师旷虽然地位卑微,但从不诌媚迎上,是一个刚直不阿的诤臣。


《史记·晋世家》说,“悼公问治国于师旷。师旷曰:“惟仁义为本”。
《韩非子》上也有师旷的故事。

师旷正是以精深的音乐造诣和刚正不阿的性格赢得了后人的崇敬,人们将他演奏过音乐的地方称为吹台,以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4、禹王庙

御书楼后面是禹王台的主殿——禹王庙。

禹王庙是为了纪念古代治水有功的大禹而修建的,初建于明代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
庭院前侧有一尊师况的塑像。

其实,师旷是盲人,他因为觉得眼睛看到的东西使他无法专心地做一件事,所以用艾草熏瞎了自己的眼睛,使自己的心清净下来,自幼酷爱音乐,执着地去做一件喜欢的事,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琴艺逐渐超过了师父。

在这幽静的园区之中,他弹琴吹奏的乐曲,虽历经千年,却彷彿依旧萦绕在耳边!
走进禹王庙这座精巧庭院,院正中有一块阴雨石,据说,这块石头是大禹治水时留下来的,当时被黄沙所埋没,发现后存放于此。
庭院中间的禹王殿是禹王庙的主体建筑,有正殿五间,小巧精致。
原殿中供奉高八尺的禹王铜像,1927年被毁铸成了铜元。现殿中的禹王像为泥胎彩塑,是1981年7月浙江美术学院的艺术家按照大禹陵的塑像原样制作的,像高5米。
朱柱上有数十幅楹联,表达了后人对大禹治水功绩的崇敬。

如:
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
又如:
而耕而粒去巢就庐万代永颂王功德
斯世斯民饮水知源高台重铸禹金容
殿内东西两壁镶嵌有大幅仿汉代的砖雕壁画,分别为大禹“治水图”和“庆功图”。
北壁镶嵌有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河南巡抚刘树堂摹刻的岣嵝碑,其碑文主要内容是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文字奇古,字体张扬,为书法爱好者所珍视。

译成汉字:
岣嵝碑又称百夏禹山神碑,原碑在湖南衡山云密峰。碑文共77字,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刻。字形怪异极难辨认,似绣篆又似符咒。除开封外,西安、南京、绍兴、成都、昆明等地凡有禹王庙的地方均有摹刻。
东展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塑像。
禹王殿东西各有一小院,东为“三贤祠”,西为“水德祠”。

5、水德祠

水德祠,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祭祀自战国时期至清代的治水名人,以配享大禹之功德。
他们大多数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水利学家,都是曾经对治理水患做过贡献的人。
明代在祠内祀中古以来治水有功者29人。道光十年(1830),又增祀明清以来治水有功者八人,合计37人,各立木主牌位,东西两侧排放。其中,成就最高者为元人贾鲁。

元至正四年(1344),黄河白茅堤、金堤两处决口。
丞相脱脱以贾鲁为总治河防使。贾鲁循行河道,制定了疏、浚、塞并举的治黄方针。在堵赛决口时,因口大水急,无法合龙。贾鲁采用沉船法,将27条大船依次连在一起,固定在口门上,再往船上装满石头,然后把船一起凿沉。装满石头的大船堵住了决口,合龙一次成功,创造了治黄史上的奇迹。
贾鲁以治水之功,拜集贤殿大学士。直到今天,由贾鲁开凿的从密县注入商水县、全长246公里的河道仍被人们称为“贾鲁河”。
水德祠充分反映了饱经水患的开封人对治水有功者的颂祷和怀念。
改建后的水德祠内新增雕塑三尊。

中间的是战国时期魏国人史起,东边的是元代人贾鲁,西边的是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
6、三贤祠
三贤祠,在禹王殿之东。
三贤祠建于明代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是明代河南巡抚毛伯有感于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曾同登吹台饮酒赋诗而特意建造的祠堂。
三贤祠供奉着李白、杜甫、高适。
7、御碑亭

禹王殿后面有一座六角碑亭,亭中立有清乾隆二十七年所立御碑一通。

碑文为:

京国探遗迹,苔碑率隐埋。

何期得古最,果足畅今来。

胜日停銮跸,凌晨陟吹台。

传踪思颉旷,作赋羡邹枚。

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

寻廊揽郊郭,俯楯极崔巍。

杜子真豪矣,梁王安在哉?

无须命长笛,为恐豫去开。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南巡时驻汴数日,登吹台探访古迹,写下了这首五言排律。

碑文描述的是乾隆清晨登古吹台,看到了“风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景象,听到师旷曾在此吹奏,枚乘曾在此作赋,杜甫等诗人曾在此相会的故事。可是,当年建园的梁王还在吗?一代帝王登上千年古台,顿生探古之幽情!

亭后及两旁正面回廊上嵌满了古代石刻题记,碑刻从明代至民国,真草隶篆各体兼备,堪称碑廊。蔚为壮观。
过御碑亭顺阶而下,地势平坦,一水环绕,夹岸遍植杨柳,风景极清幽。
8、三贤展馆
三贤展馆是1997年新建的。
馆内塑有“三贤相聚”塑像,反映的是三位诗人相聚在古吹台上的情景。

(从左至右为杜甫、李白和高适)
唐天宝三年(公元774年),在京名噪一时的李白因赋“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而得罪了杨贵纪,被解除了翰林职位。他东下洛阳,结交了杜甫。两位大诗人神交已久,相见恨晚,便相偕沿着黄河漫游,饱览锦绣山川。初夏时,他们来到开封,在开封又遇到了怀才不遇、浪迹天涯的诗人高适。

文坛三杰,风云际会,同登吹台,饮酒赋诗,吊古讽今,成为文坛千古佳话。

李白在古吹台上写了《梁园吟》,杜甫写下了《遗怀》,高适写下了《古大梁行》。
《新唐书·杜甫传》说:“甫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
后来杜甫回忆这段经历,曾赋《遣怀》诗:
昔与高李辈,论交入酒炉。
两公壮藻思,得成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芒砀去一去,雁鹜空相呼。

“慷慨怀古”与“人莫测”,当然是对现实政治和社会不满的。在一般人还在称颂天宝太平盛世的时候,三位关心现实的伟大诗人已经敏锐地觉察到大唐王朝潜伏的深刻危机了。
相传三位诗人在古吹台上饮酒赋诗走后不久,一位端庄俊秀的姑娘宗小姐来到古吹台上,当她看到李白写在白墙上《梁园吟》那首诗之后,被那龙飞凤舞的书法深深吸引,姑娘为了保住墙壁上《梁园吟》那首诗,就拿一千两银子买下了那堵墙,这就是“千金买壁”的故事。
当李白知道“千金买壁”这件事之后,对宗小组爱慕不已,于是杜甫和高适他俩亲自到宗小姐家登门做媒,使李白和宗小姐喜结良缘,这件事情当时轰动了整个古城。
后来到了明代,人们就在李白所写《梁园吟》那堵墙的旧址上建立了三贤祠,以示对他不朽诗作以及对他们之间深情厚谊的纪念与歌颂。


9、碧霞元君祠

禹王台最后一个古迹,碧霞元君祠,建于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
碧霞元君,又名泰山老母。据说她是在泰山上修炼成仙的道门女神,被天神封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弦济真人。

开封临近黄河,古代经常闹水患天灾,人们在这里修建碧霞元君祠供奉泰山老母,以求助于她的神灵,赐予开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男育女,人丁兴旺。
当然,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万里黄河,给沿黄人民带来了无数苦难,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才驯服下来,造福人类。

10、梁园

当年,禹王台也是欣赏从明清至今被誉为著名的汴梁八景中的“ 梁园雪霁 ” 和 “ 吹台秋雨 ” 所在地。

西汉初年,汉文帝封其次子刘武于大梁,为梁孝王,封疆初都于大梁,后迁睢阳(今商丘)。梁孝王喜好同墨客吟诗吹弹游乐,为此又增筑吹台,并在吹台兴建殿字亭楼,种植名贵花木,修建成一座豪华的园林,称为梁园,又称兔园。

宋代诗人梅尧曾有诗记其事:

“在昔梁惠王,筑台聚歌吹。”

11、四亭古桥

在禹王台还有一座古桥也很特别,是全国唯一的一座桥上有四个亭子的古桥。
12、红楼

小桥的一侧是一座红楼,当年由比利时人修建,欧式风格。
历史上张钫、吴芝圃等在此居住,这里还举行过二七大罢工前秘密会议,颇具传奇色彩。

那种年代感,油然而生。
百花齐放,郭沫若的字,还在。
隐匿在一条小路里的禹王台公园原大门,更有年代感!
依旧是,年代感的,一座老防空洞。

门关着,到底防的是谁?人生何必这样,即使心门不开,春风依旧吹来.....

走出古吹台,还在想三贤祠,心沉醉在那遥远的唐诗风韵里,氤氲在浪漫而美好的诗意中。

其实,行走百丈红尘,每个人的旅途总有一些过往会随风飘逝,总有一些美好值得郑重铭记。

有人执孤剑,有人携古琴,有人持玉箫,有人披蓑衣,古人与今人有何不同?今人与古人有何区别?有的带着单反,有的携手爱侣,只是你我的服饰不同罢了。

心,只要是相通的,从不嫌你是古人还是孩童。

我这一生,读过很多书,走过很多路,饮过很多酒,见过很多人。
(百一味)
(0)

相关推荐

  • 开封:镇河犀牛今安在?开封城北铁牛村;吹台梁园禹王台,三贤碧霞烈士陵。

    一座古城,两处落寞. 翘首河清海晏 ↓省保碑 ↓康熙三十年九月开封知府南河同知王永义立<铁犀镇河庙碑记> ↓康熙三十年九月开封知府南河同知王永义立建庙功德碑,为捐资人捐资额名录. ↓同年同 ...

  • 开封历史最悠久的古迹古吹台,如今改名禹王台

    2021年古都开封的菊花节刚刚开幕,便引来无数国内的游客竞相前来观赏.除了菊花展,开封的很多历史古迹也比较吸引游客.作为八朝古都,尽管因为黄河水患的原因,很多历史古迹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是还是有一部 ...

  • 开封---禹王台

       西汉初,文帝封次子刘武于大梁,是为梁孝王,后迁东南向不远的睢阳(商丘).汉景帝时,助兄平七国之乱有功.权势愈盛的梁孝王曾建了史上著名的梁园,遂有后来开封与商丘的梁园之辩争.    禹王台公园,不 ...

  • 开封第4天——禹王台、繁塔

    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开封第4天停留,也是最后一天,准备游览禹王台.繁塔.博物馆后,去商丘. 早晨起来酒店4楼早餐,今天下午15:20的火车离开开封,计划几个景点需要1点多回来,寄存行李在前台. 4.1 ...

  • 【开封研究】东京汴梁旧事(七)

    黄河源远流长,因其浑浊色黄而得名.流经九省区,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是举世闻名的万里大川.黄河雄浑博大,气势非凡,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从远古流到今天,给炎黄子孙带来了灵性,带来了坚毅.豪放和不屈 ...

  • 1913年在开封古城东南隅所见,宋门高大,繁塔巍峨

    开封古称老丘.大梁.启封.陈留,另外,它还有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东京汴梁,在北宋时期,它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没有之一. 开封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曾有八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一座已有两千七百多年历史 ...

  • 华中游记【40】开封古城 ⑤ 中国翰园碑林  铁塔

    九.中国翰园碑林 中国翰园碑林,位于开封市西北部,龙亭公园西侧.是开封市供销社退休干部李公涛先生带领全家自筹资金,于1985年发起创建的中国第一座民办碑林.它以书法艺术为主,集诗.书.画.印之大成,是 ...

  • 华中游记【39】开封古城  ④ 龙亭  天波杨府

    七.龙亭 龙亭,位于开封市西北隅龙亭公园内,南接宋都御街. 龙亭一带早在一千多年前曾是唐朝宣武军节度使衙署的所在地,后梁时改建为皇宫,名建昌宫.后晋.后汉.后周定都开封时仍以此地为宫室,改名为大宁宫. ...

  • 华中游记【38】开封古城 ③ 宋都御街  清明上河园

    五.宋都御街 宋都御街,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段,1988 年建成的一条仿宋代御街风貌的商业街. 据史记载:北宋时期,东京城富丽堂皇,东京御街北起皇宫宣德门,经州桥和朱雀门,直达外城南熏门,长达十余里,宽 ...

  • 华中游记【37】开封古城② 大相国寺  山陕甘会馆

    三.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素有"大相国寺天下雄"之称. 建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纪念其 ...

  • 华中游记【36】开封古城 ① 包公祠  开封府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汴州,又称汴梁.汴京,中国北宋时代的首都,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开封市. 开封,位于华中腹地.河南东部的黄河之滨,中原城市群核心区中心城市 ...

  • 晋北游记十一——右卫古城

          右卫镇位于山西省右玉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北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接壤,曾是朔平府治所在地和右玉县人民政府驻地,现为右玉县四大建制镇之一,是山西省的北大门.       右卫镇位于右玉县城 ...

  • 河南洛邑古城文峰塔

    我们跟随旅游团来到被誉为"中原渡口"的洛邑古城,瞻仰文峰塔.洛阳文峰塔始建于宋代,明末毁于战火,清初重建.塔身九层,通体用青砖砌成,是一座密檐式砖石塔,高约30米.文峰塔为市级文物 ...

  • 【每天老照片】-1万-3398-宁古塔在哪里?且看1942年的古城宁古塔老照片

    经常看清宫剧的网友一般都听过"宁古塔"这个词,一般重犯会被发放到宁古塔.而听到发配到宁古塔,这些重犯立即哭天喊地,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可见宁古塔是个苦寒之地,一去宁古塔恐怕是有去无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封佑国寺塔(开封铁塔、开宝寺塔)

    开宝寺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城区的东北的铁塔公园内. 佑国寺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是仿木构的楼阁式砖塔,底层每面阔为4.16米,向上逐层递减.因塔原建于开宝寺内,故称为"开宝寺塔&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