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功揭秘:让音色充满对比度的“真假声转换”
这是 唱功酱 第 819 篇关于歌唱的文章
真假声转换,
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流行歌手的专用技巧,
它的出现,
往往令声音充满强烈的变化与冲突,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它吧!
1.什么是真假声转换
经历了这么多年流行声乐的洗礼,虽然许多朋友对于真假声转换的具体呈现效果,完全不会陌生,不过,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酱酱还是很有必要向大家介绍真假声转换的原理所在的,这恰恰也是许多朋友的认知盲区。
真假声转换,正如大家所了解的那样,就是一个声音,从实的变成虚的;又从虚的变成实的。虚虚实实,不断交替,这个交替过程,最终也就被我们称为真假声转换。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按照主流的理论,将真声定义为胸声,那么,真假声转换,并不是单单指真声与假声的交替,即便是混声与假声的交替,依然也属于真假声转换。
那么,为什么混声与假声的交替,也被叫做真假声转换,不叫做混假声转换呢……呃,关于这个问题,酱酱觉得肯定就是为了降低理解难度啦。毕竟对于从未接触声乐的普通人来说,混声还是一个相当生疏的词汇。
经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严格意义来说,真假声转换并不是单纯的真声与假声的交替,而是实声与虚声的交替。
关于这个虚声,又值得好好说道说道。一提到虚声,想必许多朋友一定会联想到糊成一团的漏气声。可是,对于真假声转换这项技术来说,漏气声属于又虚又散的声音,我们所要求的必须是虚而不散,拥有密度的声音。
是的,虚而不散,拥有密度的声音,正是我们的头声。
头声,也属于假声范畴,不过,它是一种高质量的假声,至下能够连接混声,至上能够连接哨声,对于我们的演唱存在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写到此处,相信大家已经了解,真假声转换的要求:真声并不是单纯的真声,包括胸声与混声;假声也不是单纯的假声,必须是高质量的头声。
2.真假声转换的作用
关于真假声转换的作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讲,一个是好的方面,一个是坏的方面。
好的方面,自然就是作为一种装饰音,为我们的演唱构造出来了更为丰富的色彩。
“对比度”这个词语,本就是用以解释图像中的色彩表现力的。图像中最亮的白,与最暗的黑,它们的层级越大,或是相差值越大,色彩表现力也就越强。
对于唱歌来说,“对比度”与图像同理:声音中最真的实声,与最假的虚声,它们的层级越大,或是相差值越大,色彩表现力也就越强。而真假声转换,两种声音鲜明的差异性,对立性,就是构成这种声音对比度的关键所在。
一位善于使用真假声转换的演唱者,他的声音,在虚与实的缝隙中,穿梭来去自如,让声音变得充满交错之美,甚至是对立之美。
再也没有一种声音技术,能够像真假声转换这般,将两种最为极端的声音形态,如此巧妙地统一在一起了。
所以,突出声音的对比度,就是真假声转换好的方面的作用。
而真假声转换坏的方面的作用,则是很容易成为一种上高音的投机手段。
不可否认,真假声转换本身,承载着高音区。不过,对于声乐这项专业来说,一个具有声乐价值的高音,往往都是建立在连接,压缩,具有真声含量,等等这些指标上的。也就是说,我们所要求的高音,必须能够做到坚实有芯的混声。
滥用真假声转换,就十分容易模糊这个技术标准。
首先,真假声转换上高音的方式,不具备连接性,技术难度来说,肯定是要比使用具有连接效应的混声上高音来得简单得多的。演唱者一旦习惯了将真假声转换,作为上高音的手段,混声能力必然越来越生疏。
当然,更大的负面作用还是在于扰乱了普通听众的审美。对于不少普通听众来说,其实还是不太明白混声上高音,与真假声转换上高音,各自的价值所在的。酱酱就曾看过一些综艺节目上的歌手高音PK,一位歌手使用混声,一位歌手使用真假声转换,底下听众并没有觉得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所以,酱酱会说,真假声转换,很容易成为上高音的投机手段。真假声转换真正的作用,是装饰我们的声音,而不是帮助我们上高音。
3.练习真假声转换的要点
从声带的机能性来说,真假声转换,并不是一个特别难以掌握的技巧。然而,对于乐感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
比如,究竟应该在一首歌曲之中具体哪几个音高,使用真假声转换,就是一件特别考验演唱者技术审美的问题。
这是特别难以总结统计的一件事情,酱酱的建议,还是应该多听真假声转换使用得非常优秀的歌手,比如陶喆,林俊杰,等等。看他们在一首歌曲之中哪些地方,使用了真假声转换。仔细去思考,他们在这些地方使用真假声转换,用意何在,是否为歌曲赋予了全新的色彩,久而久之,就能够感受得到其中的灵性所在了。
当然,在欣赏陶喆的真假声转换的时候,酱酱还是建议大家尽量以2006年以前的演唱作为参考。这是因为,陶喆2006年以后的演唱,真假声转换,对于他来说,就渐渐变成了一种上高音的手段了。
就是爱你 陶喆 - 小人物狂想曲
一念之间 陶喆 - 再见你好吗
除此以外,大家还应该注意真假声转换,与其他装饰音技巧的结合使用,比如连音转音。事实上,这两项技巧本身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往往是打包在一起,复合使用的。所以,我们应该保障自己演唱时的兴奋感,即兴能力。
千万要注意,真假声转换,本质上还是一种灵巧型的发声方式。所以,在使用真假声转换的时候,“真”的地方,不能够太重;“假”的地方,不能够太轻。不然,就会严重破坏真假声转换的线条感。
线条感,对于真假声转换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善于使用真假声转换的演唱者,从真声,切换到假声的时候,虽然你能够很明显地发现声音形态的变化,但是,音量的变化,力道的变化,几乎是察觉不到的。这就是线条感。
4.关于真假声转换的一些片面理解
酱酱接下来将要谈到的关于真假声转换的片面理解,主要针对专业人士,确切地说,是针对一些比较传统的声乐教育者。
如同连音转音一样,真假声转换是流行唱法独有的技巧。
民族唱法的种类实在太多,兴许某些少数民族的唱腔中会使用真假声转换(反正酱酱没有听到过),但是主流的民族唱法,绝对不会使用这项技巧的。
这不难以理解,比如王宏伟老师,早就通过那首著名的《想你的夜》,证实了酱酱的这个结论。
美声唱法就更不会使用真假声转换了,美声的属性就是庄重典雅,要么全程使用声场宏大的实声,要么全程使用飘渺如天籁的头声。
正是因为真假声转换的专属性,使得许多传统声乐老师在面对这项技巧的时候,会表现得十分不屑,果断地认为这就是上不了高音的表现。
诚然使用真假声转换的方式替代高音,酱酱也觉得投机取巧,不过,对于流行歌手来说,真假声转换的目的,还是要表现声音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传统声乐老师全盘否定真假声转换的观点,其实背后还是“唯高音论”的思维,无疑是非常偏执的。
作为一项适用面广泛,上手难度又不高的演唱技巧,我们就算是在ktv,也能够听到不少麦霸,积极地使用着真假声转换。
然而,真假声转换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之中那么简单,它同样具有质量之分。要让一种在音质上充满断层的声音,具有和谐之美,其中的矛盾感,本身就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这篇文字,除了带领大家更为详细地了解真假声转换的知识以外,同样重要的是,提醒大家在实际演唱的时候,千万不要轻视,莫名出现“我上我也行”的错觉。最高级的真假声转换,当是如何让真声尽量偏假,假声尽量偏真,也就是说,对于混声与头声,都存在着相当的要求。把握好其中的度,就是它最大的难点。
而当我们解决了这个最大的难点以后,我们的声音,除了瞬间变得灵活起来以外,还会收获一个相互对立而又彼此兼容的音色,这正是真假声转换最大的魅力所在。
通过真假声转换,我们希望这个喧闹的世界,除了相互对立,也能够彼此兼容。
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