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将军赵良栋上厕所时看到一群蚂蚁,马上下令:赶紧撤退,违令者斩
清代名将赵良栋,康熙说他是“略冠三军”,慕寿祺说他的功绩足以配享太庙。
作为一名汉将,能够得到康熙的赏识,同僚的夸赞,可见他肯定有过人之处,以至于被后世评价为“河西将王”。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清朝名将,以及他的一则故事,看看他到底何德何能有配享太庙的能力,以及怎么因为一群蚂蚁的出现而避免全军覆没的下场的。
康熙心腹
赵将军最初被史书记载,是在顺治二年。当时清军刚平定了陕西,但因为兵源不足就四处征兵。
或许是因为明朝末年统治者的不作为让他心寒,也或许他本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当清军募兵的时候,赵良栋选择了参加清军。
作为一名汉人,赵良栋起初以为会受到满族将士的欺压,可意外的是,清军的将领没有传说中那般凶神恶煞,相反对汉兵礼遇有加,这才使得赵良栋下定决心好好干。
这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赵良栋自幼就很聪明,从军之后他胆大心细,因此多次立功,到了顺治十三年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中军副将。
其实任何时代从底层走出来的名将,都要经历一个蛰伏期,虽然赵良栋花了11年的时间才刚刚成为中军副将,但这正是他迈入成功人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成为了将军,才能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
果不其然,有了一定指挥权的赵将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征云南,讨贵州,此后又剿灭了困扰清朝很久的马乃、陇纳、水西等地方上的起义,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按照这些功绩,授予他一个总兵的官职都不为过。可惜的是,康熙四年,赵将军因父亲去世需要回家丁忧守孝,这一走就是4年。
起初他还很担心,因为当时的朝廷被鳌拜所把持,这人仇视汉人,等他回时别说升职,能保住之前的官职就不错了。
不过康熙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尽管赵良栋回来的时候他才12岁,但已经暗中积攒力量准备对付鳌拜,而一直保持中立的赵良栋,也是被康熙看中。
所以康熙和鳌拜那是据理力争,将满汉一家,大势所趋等道理讲了一遍又一遍,最终不仅保住了赵良栋的官职,而且还提升为大同总兵。
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赵良栋不仅成为了康熙的心腹大将,也开启了他之后传奇的一生。
作为心腹大将,当康熙制服鳌拜,掌控大权之后,立刻就被调往天津,任命为总兵,为康熙守护京师门户。
紧接着,康熙又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权稳固政策,因此赵良栋参与了平三藩的战役,期间平四川,夺云南,可以说件件都是大功。
不过在攻打四川的时候,赵良栋若不是发现一群蚂蚁,他的大军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救命蚂蚁
史书记载,康熙十八年,赵将军率领5000步骑从宁夏南下,准备夺取汉中,然后直插蜀地。
当然,骑兵作战讲究的就是一个“快”,为此赵将军率领骑兵星夜兼程。
不过到了辉县密树关的时候已经人疲马乏,加上辉县有叛军的重兵把守,因此赵将军命令所有人下马,在附近树林里找地方隐蔽起来休息,等第二天养足精神后就突袭辉县。
连续的行军,将士们确实疲惫不堪,虽然还是下午,大家也是倒头就睡,只有火头军在强撑着精神准备晚饭。
赵将军自然也是疲惫,但奈何人有三急,所以他就找个地方去上厕所。
可不曾料到,也正是上厕所的这会功夫,却让他发现了一群蚂蚁拼命地往山坡上爬,密密麻麻的都形成了长长的队伍。
赵将军一看不妙,马上下令全军撤退。
可许多人刚刚睡下,正做着美梦呢,完全没有听到将军的命令。即便是有听到的,也是松松散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将军一看就急了,于是再次下令撤军,违令者斩。
“斩”这个字在军队中那可是比闹钟还好使,大家瞬间起身,虽然很不情愿,但军令不可违,只能跟着将军带着战马往上爬。
军队刚刚爬到山包之上,就见本来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声大作,紧接着就是倾盆大雨,一支烟的功夫就将原来的营地淹没。
站在山包上的士兵们都在暗自庆幸,好在刚才撤军了,不然被这大水冲走肯定难以活命。
当然,大家更加钦佩赵将军的神机妙算,纷纷询问这其中的玄机。
赵将军也是乐意受教,他告诉士兵,自己在上厕所的时候看到一群蚂蚁在搬家,这说明马上会有足以淹没蚁穴的大雨即将来临。
他行军多年,对这些事情自然是了如指掌,因此这才下令撤军,不然大家都难活命。
众人纷纷鼓掌叫好,既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也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确实,虽然古人对许多自然现象的原理并不了解,但却可以从中吸取经验,预防各种灾祸的发生。而人类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智慧才可以越走越远,最后成为地球的主宰。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