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有可能成为少数群体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圣人没有固定的目标,没有自己的绝对意志

他的目标会随着社会各群体的目标变化而有所调整

换句话说,顶层设计的基础

要跟随社会各群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其实不止是圣人

我们普通人,各种观念和标准也不宜僵化

死盯着一个标准不放,心态不开,伤人伤己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的是「百姓」的概念

春秋时代,百姓指贵族、百官姓氏、士大夫家族

战国时期,百姓渐成为自由民的代指

但奴隶依然不能称为百姓

所以,结合时代来看,本文的「百姓」

并非“底层老百姓”,而更大可能是指

对国家治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士大夫家族

(但不要断章取义为老子抛弃了底层人民的意志哦)

在老子的眼中

社会结构、统治状态是动态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社会群体势必会发生分化

有些群体蠢蠢欲动,有些群体悲哀求救

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

这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和难题

所以,必须要防范某些垄断性群体携利出走

如何弥合社会的愿景,又不伤及发展的活力

便是对“圣人们”的制度活力的一种考验了

当然,老子也给出了一些方案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善于做事的群体,我善待他

不善于做事的群体,也善待他

如此,社会风气就会好转

其实,“不善者”未必是不善于做事的人

也可能是坏人呢!😂

但在道家看来,社会生活决定了人的品性

马克思也说,人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以,不调整和改变社会环境

而热衷于给个体做心性评价

对改变他们的意义并无用处

普及知识、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提升他们做事的能力

则任何人都有机会向着好处发展

这是高一层的思维方式

道德洁癖和道德绑架太普遍了

有时候刷微博,看两方对骂都能花去一整天😥

习惯性居高临下去评判一个人的善恶

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大家和鲲都谨记这一点吧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有信用的群体,我待之以信

信用不佳的群体,也待之以信

这样,社会的信用状况就会提升

这话可能有点难以认同是吗?

其实,对于个人来说

坑过你的人,当然需要远离

不讲信用的人,当然不能深交

但是对于社会制度来说就不同

一项信用制度的建立

势必要容忍一些问题的存在

只能不断去优化,却不能随意撤换

某种意义上讲,失信的发生也意味着存在不同意见

但任何一个制度建立起来

都不能保证所有人的利益

我从前和一朋友争论过计划生育政策

我从社会发展角度

认为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政策

她从人权、生育权角度

认为这是完全意义上的shit😭

因为我们站在了不同利益角度

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评价

但99%以上的政策都是如此

并不能覆盖所有群体的利益

信用不佳的群体,是少数群体

对待少数群体是否宽容

是一个社会开放程度的标志之一

而你我,都有可能成为少数群体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圣人在天下的角色,就是

不断收拢分歧、不断去求最大公约数

每个阶层与家族,他们自己能看到的利益就那么大

但圣人对此都要有包容的态度

不存在铁板一块的利益群体

而且同一群体在不同问题上也会表现出多元性

事实上所有社会群体都在分分合合

所以,成王败寇、你死我活

不该成为社会治理的理想

也不能抱有一次性搞定所有事情的幻想

正因为如此,领导者也才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圣人皆孩之,指的就是

包容各种不成熟、有偏颇的意见

参考资料可选以下:

① 古:河上公注本、王弼注本

② 现:《傅佩荣讲道德经》、《黄明哲正解道德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