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岩闲草|烽烟弥漫,高和尚避难
高和尚,芜湖人,生年不详,卒于一九六四年,曾一度被称为“末代和尚”。年轻时随父亲在芜湖开有一家染坊,有一技在身,有业可做,本也安静。可是,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生活也被日军侵华的炮火击得粉碎。当日本人扫荡了他家的作坊之后,是他的父亲护着他泅水过江才保住了性命。
接下来就是背井离乡的逃亡生活,在兵荒马乱中沿江一路西来,伶仃惶恐,几度几乎绝命。总算大难不死,逃到白云岩山中。其时已是万念俱灰,但转而又欣喜来此,毕竟有一座寺庙可以托身,尽管已空空如也。偶尔还会有山民上山拜菩萨,一些米果贡品可以果腹,在山前空地种些谷物,勉强可以生存,比起颠沛流离不知要强了多少倍。于是,他心灰意冷之后,又决意向佛,余生,唯白云岩是托。什么成家,什么立业,全作烟散。
经历过患难的人,往往会把心灵托付给神佛。没有袈裟,没有钟鼓,只有一凄寒石洞,几片白云,数声鸟语,还有山径松竹。幸好有一孔清泉可饮可盥可浇,有几椽残瓦可以遮雨挡风。掌一盏如豆油灯,捧一卷破旧佛经,诵而思,思而诵。苦修庙中,大雪封山,几乎饿毙,他可算是一位苦修的和尚。有一些文化,毕竟与佛学无涉。难免有衡于虑困于心之处,一有机会就寻师参问,逐渐开悟,心头禅意如点滴绿意渐渐成片,如散乱游丝渐成条理。居然担起了住持之任,寺庙香火也渐渐旺盛起来。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难之德,何其大矣。高和尚认为,仅靠诵经不能度人;仅靠慈悲之怀,不能救人。救人之难的实际行动才是对佛的虔诚。当年的逃难,尽管朝不保夕,祸在旦夕,仍有互相接济。时下住有一庙,也得感恩天地和乡民。可叹当时,兵连祸结,看到艰难竭蹶的山民,心有切肤之痛。他做不到普度众生,但可以爱惜众生,曾倾己之力,收养了义子高某义、义女高某霞(陈姓)。说起来是收养二字,做起来是说不尽的艰辛。据释果良介绍,建国后这两个当年的孩子都有满意的着落,有着幸福的家庭。高和尚的义举,也算是有了正果。
不能说高和尚有多高深的佛学造诣,他依旧是一个普通人。乱世给予他的是苦难,但不能将他打垮。他在动荡中终能找到一个能够立足的地方,选择一个适应其时适合自身的生存方式,本已不易。在困境中向更困难的人施以援手,基于佛学就是功德,基于社会就是穷者独善其身,也可以兼济他人。而受过资助的人也会就此迎来生命的转机。
高和尚圆寂后,白云岩寺好长时间没有僧人进住,其后,人们就称他为“末代和尚”。其实,江山不老,佛脉不枯,随着世道清平,白云岩寺自会迎来新生。
来源:文乡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