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名家荟萃之越婢汤方
【方剂】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条文】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医案】
(胡希恕医案)
佟某,男性,63 岁。
初诊日期:1965 年 7 月 6 日。因慢性肾炎住某医院,治疗三月效果不佳,尿蛋白波动在(Ⅱ)~(Ⅲ)之间,无奈要求服中药治疗。四肢及颜面皆肿,皮肤灰黑,腹大脐平,近几日不能饮食,小便量少,汗出不恶寒,苔白腻,脉沉细。此属水饮内停,外邪不解,郁久化热,为越婢汤方证:
麻黄 12 克 生姜 10 克 大枣 4 枚生石膏 45 克 炙 甘草 6 克
结果:上药服一剂,小便即增多,喜进饮食,继服20 余剂,浮肿、腹水消,尿蛋白(一),病愈出院。
张妇病,一身悉肿,卧床拥被,紧闭门窗,恶风殊甚,自汗出而肿不消,病风水无疑,因思《金匮要略,水汽》篇曰:“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按法治之,效如桴鼓。
按:越者超越,婢者取其两面俱到之意,用石膏名白虎,主降,用麻黄名青龙,主升。二药合用,升降互相制约,其尊医意,较越婢尤过之也,故名越婢汤。更得生姜之辛以促其气于表,甘草、大枣之甘而和胃气于里,表里同治,共奏消水退肿之功。
【名家论述】
(黄煌论述)
越婢汤在《金匮要略》中是治疗“风水”之方。“风水”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初期以及慢性肾炎的急性发作期,临床所见以头面周身浮肿,小便不利,脉浮为特征。发病前多有受凉感冒史,或遭雨淋湿,紧接即发热、浮肿。因此,可以认为本方所主是见有表证的水肿。急性肾小球肾炎是由水钠潴留所致,属于高血容量性水肿,常伴有继发性的高血压。药理研究表明,麻黄含有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前者有发汗作用,后者则有利尿作用。越婢汤重用麻黄达6两,既发汗,又利水,是“开鬼门”与“洁净府”的代表方。值得一提的是,本方麻黄与石膏配在一起,呈现的作用则以利尿为主,服后通常尿量大增,效果可以与西药的“速尿”相媲美,但解表之功确是速尿所不及。由于本方的强大利尿作用可以使血压下降,因此不必担心麻黄的升压作用。是否该用某药,除了该药本身的效应外,还要考虑组成方剂后的群体效应,脱离方剂谈论药物是失之偏颇的;更要结合具体的病证来考虑,脱离病证来谈论方药同样是毫无意义的,恰如脱离锁来配钥匙一样。就本方的利尿降压功用而言,麻黄的升压作用实在是不值一谈。当权衡作用和副作用时,应当抓住主流而非支流。
水肿见于许多疾病,但又各具特征。比如心脏病的水肿多出现在下身,而且伴有心悸、喘促;肝性的水肿又以腹水为多见;特发性水肿则有周期性特点。本方所主的水肿为全身性,血容量高和心功能好是用方的必备条件。
防己黄芪汤也主汗出、水肿,但所主是下半身;
五苓散也主水肿、小便不利,但所主有口渴与上冲;
真武汤所主的水肿多伴有显著的寒症;
大青龙汤所主的“溢饮”则是无汗而烦疼。
越婢汤除了用于肾炎水肿外,关节风湿病、过敏性皮肤病、流行性红眼病等也有运用的机会,但那又属于古方新用的范畴了,其方证的具体指征也该另当别论了,另外,加味也是必要的,如连翘、黄柏、山栀等,是本人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