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田世荣先生的《草原曼巴》

抉择中的坚守

——田世荣长篇非虚构作品《草原曼巴》读后

□王毓春

田世荣,甘肃陇西人,现居兰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1980年代以来陆续在《诗刊》《星星》《延河》《飞天》《诗探索》《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天池小小说》等刊物发表作品。

作品曾获第十四届(2012年)、十五届(2016年)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学类)、第五届甘肃省人口文艺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二届甘肃电影“锦鸡奖”最佳数字电影奖、兰州市第二届文艺创作奖兰山文学奖、第五届甘肃黄河文学奖、《星星》诗刊诗歌征文奖。有作品入选《2011诗探索年度诗选》等选本。

但凡从事文学创作者都明白,文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是作者对客观生活的深入体验和深刻思考后的概括与提炼,是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创作行为。作品一旦离开了原生的社会生活土壤,便失去了它的价值所在。所以,文学创作具有其社会责任性,要求作者表真情,讲真话,对生活负责,对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读者引导趋向负责,传递正能量,引领人们确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田世荣创作的长篇非虚构《草原曼巴》就是这样的一部优秀作品。

《草原曼巴》对读者的感染不仅在于其主人公传奇的人生经历,更重要的是让人掩卷后的多方位思考。

作品主人公王万青,196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即后来的上海医科大学,今合并于复旦大学),自愿到最偏远最艰苦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草原支边,生活工作了四十余年,全心全意、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献给了草原。他面对人生的九次抉择,坚守信念,多次放弃返城的机会,最终扎根草原,成为藏族牧民贴心的“曼巴”。

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情义并重、不计得失、节操高尚、毅力坚强的人格魅力十足的形象。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们领略到的是冲破常人生活选择的风采。

毕业支边的去向上,王万青毅然选择的是甘南草原。他带着父母的嘱托和对父母家人的牵挂,带着许多人的不解,踏上了西去的列车。那里最需要他,尽管前面的路不可预料。“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不是地域的选择,而是信念的选择。

在工作条件的选择上,放弃了其他人求之不得的迭部林区和玛曲县医院,决然走向阿万仓。因为他“不把安逸和享受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

信念本身是美好的,但为信念奋斗的过程中往往险恶丛生。在王万青遇到卫生院简陋的设施被破坏时,在出诊途中遭遇狼群围攻时,在饥寒交迫孤独无援时……他选择的不是离开,而是留下来继续为牧民治病。这不是博大的医者仁心吗?

“王万青一直记着父母叮嘱他的话——你是国家培养的,要为国家做贡献。”(《草原曼巴》之《坚定的选择》)当时的“革命”虽然给他的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并让他蒙受了不白之冤,但他深信社会发展的主流永远是好的。在考虑成熟后,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一个上海人,一个从高校毕业的学生,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凭着他精湛的医术,凭着他博爱的胸襟,赢得了藏民发自内心的尊敬与爱戴,这种民族情意,任何语言的表述都显得苍白。当美丽的草原爱情降临时,他欣然接受了,他找到了真爱的归宿。

曾有多少人为了名利,投机钻营,甚至尔虞我诈。王万青放弃了仕途的升迁,宁愿做一名普通的医生,为大众治病疗伤,只有这样,他才感到内心踏实,才感到人生价值所在。

尽管有返城的机会和条件,都被他放弃了,最终的选择是永远留在草原。他已经成为生长在草原上的格桑梅朵,离不开这里的阳光、土壤和空气。“他舍弃不下首曲黄河的清澈平静和玛曲草原的博大坦荡。他相信,这两样东西是上海没有的。”(《草原曼巴》之《爱在草原扎根绽放》)

爱因斯坦说过:“我们一旦来到世间,社会就会在我们面前树起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你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受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人生的价值取向,这是自古以来有志之士不断探索永不过时的主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之路充满荆棘,每个人在其一生的跌打滚爬中,既有辛酸,也有精彩,成功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始终坚守信念。王万青在上中学物理课上得到的启示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成功的人生。“不妨把跌跤视为考验,人生之路上,步步有考验,关键要看是否经受得住考验。从彼时起,他就认为经不起考验的人生将是不成功的人生。”(《草原曼巴》之《坚定的选择》)王万青历经艰辛的传奇人生向我们诠释了考验中坚守信念的意义。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有不为生活所屈服的韧性,才会有为信念而搏击的勇气。王万青的人生壮美与他所热爱的玛曲草原的自然之美相得益彰。“茫茫大西北。黄河首曲。玛曲草原;草地茵茵,绿到天边,再绿,连那雪山白云都会绿透;格桑梅朵,开到天边,再开,连那蓝天苍鹰都会陶醉;牧歌悠悠,飘到了天边,再飘,就会飘到你的灵魂深处……”(《草原曼巴》之《时代的回声》)大西北的旷达,草原的辽阔,赋予他承载万物的心胸,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压倒他;黄河的奔流不息赋予他百折不回的强大动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万青的九次人生抉择,与黄河九曲一样壮美。黄河的信念是融入大海,王万青的人生理想是融入草原。他“要当第一个搬船的艄公,要将生命融入黄河,滋润草原”。(《草原曼巴》之《初到“天下黄河第一弯”》)他的一家三代,在草原上薪火相传,孕育着汉藏水乳交融的民族深情。

正如作者在《爱比草原还要辽阔》(后记)中写的“作为一名上海人,他在玛曲和阿万仓草原学习、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确太不简单了;他把草原上所有的美都渗入到骨骼里了,但他的外表却是那样朴实无华;他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但他更是一位精神的医者,足够我们去沉思。他的执著、他的思想、他的深爱、他的行为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触动了越来越多了解他的人们……”

《草原曼巴》虽然写的是普通的人物,但蕴含的深度和广度发人深思。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似乎所谓的信念、价值之类已经淡化了,有些人在追逐物质享受时,将道德价值抛到九霄云外;有些人纵权敛财,腐败堕落,丧失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在人生价值取向方面迷失了方向;道德传统教育的断层,使年轻人在创业奋斗中找不到正确的人生坐标。如此等等,也许《草原曼巴》的主人公——王万青会给你应有的启示。

文学体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实用层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其精神价值,看作者“能不能使读者体验到诗性的意味和纯真的美感,能不能以健康积极的趣味创造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他能不能以充满同情和悲悯的情怀叙述具有人类性和社会性的经验内容,摆脱自恋和自我主义的倾向,使笔下的文字成为人们真正的精神食粮;他能不能给读者前行之路上提供温暖和光明,能不能以文化自觉客观地发现社会残缺和病象;他能不能捍卫自己的理想以及内心的尊严与自由,能不能不沦为市场的奴隶而用娱乐和虚假的方式来粉饰现实以及回避历史,能不能对他的读者说真话。能不能直面权力并勇于斗争;他能不能摆脱市侩对自己心灵的毁坏而以升华力来描写和叙述,能不能摆脱金钱和权力等异化性力量的消极影响,能不能以充分的教养和健全的人格来以笔为旗,文以载道……”(殷谦《殷谦杂文全集》)。

《草原曼巴》是甘肃乃至全国最早的一部全面呈现王万青事迹的长篇非虚构作品。2011年8月,由甘肃省京剧团倾力打造的大型原创现代京剧《草原曼巴》登台亮相;2012年9月,根据王万青等人事迹改编的电影故事片《甘南曼巴》开机拍摄。

“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格桑梅朵,在狂风中愈加坚强,在暴风雨中愈加青翠,在太阳暴晒下愈加灿烂芬芳。”(《草原曼巴》之《爱情就像格桑梅朵一样芬芳》)当我们抱怨风雨时,不妨看作是上苍赐予的洗礼。

—————

王毓春,男,生于1964年7月,在白银市白银区强湾乡文化站工作。白银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民族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56896号

ISBN 978—7—105—14058—9

责任编辑:向征   封面设计:吾要

田世荣的长篇非虚构作品《草原曼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反映王万青生活和工作的长篇纪实作品。

该书的主人公王万青,1944年12月生于上海。1968年,他身为学中翘楚,从上海第一医学院(即后来的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自愿来到条件艰苦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从医,与阿万仓草原上一位名叫凯嫪的藏族牧民姑娘喜结伉俪,始终保持医者本色,相濡以沫坚守草原,被传为藏汉联姻的佳话。

几十年来,王万青多次放弃回到上海的机会,在平均海拔三千八百米的玛曲高原上,走遍了阿万仓草原,累计接诊七万余人,主持手术上万例,其中多项手术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的空白。他言传身教,子孙中皆有人在当地从事医护事业,三代人薪火相传,为缺衣少药的藏族牧民祛病除痛,挽救了许多垂危的生命,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草原曼巴”。

作品生动客观地呈现了王万青鲜为人知的人生境遇和独特的草原岁月,并竭力深入他的心灵家园和精神原野,多角度讲述了他“感动中国”既平凡又不平凡的鲜活故事。王万青作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其事迹被改编为戏剧和电影,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该书是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文艺创作项目,27万字,图文并茂,已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读者也可以通过中国图书网、淘宝网、京东等各大网站购买


小编 | 双隆   投稿 | 362920553@qq.com

敬请陇西文学微信作者联系小编,领取微稿费。

打赏资金归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