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文化探源
南雪不到地,今雪瑞非常。
堆檐平砌,晚来风定转飞扬。
浩荡乾坤无际,洗尽蛮烟瘴雾,和气遍遐荒。
满眼丰年意,民共乐时康。
--宋代 ·管鉴《大雪登望京楼》
阳历时间:2020年12月7日00:10
农历时间:庚子年十月二十三日
黄道位置:太阳到达黄经255度
节气期间:2020年12月7日到2020年12月22日
节气序列:大雪是24个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
前后节气:小雪,大雪,冬至
二、大雪的寻根探源
(一)“大”字的字形字源
慧识悊学文化期的造文本义,正确的会意应该是:
大,应为道。
正如老子《德道经》第六十九章《昆成》当中指出的:“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大与道在名称、形名的定位上是“强名”的。
“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如果说万物都能够实现回归,归根复命而找到自己的德和道的家园,同时又“弗为主”,这个时候“可名于大”,那就可以说真正地进入了道的境地。
上边的这个表格当中,从甲骨文、金文的象形表意中可以看出,“大”字的确形似现代科技发明的火箭在发射离地前的形态。
大,象形表意人类当尊道贵德,法天修身;
表述了通天为大,达虚为大,立地通天为大的内涵;
天人合一为大,回归德道为大,人类掌握“玄之有玄”的宇宙能量动态根本法则为大。
在上表中金文一栏里面,第一个“大”就是左边有一个“玄”,右边有一个支架,而且还有翼,向上飞翔,这为大;
第二个“大”字就是教育孩子们天人合一为大。《易经·乾卦》:“大哉乾元。”
乾卦的确反映的是道的属性。《庄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谓大。”《则阳篇》:“天地者,形之大。阴阳者,气之大。”
智识哲学文化期的衍生义,《礼记·郊特牲》:“大报天而主日也。”
《礼记·祭统》:“然后会于大庙。注:‘始祖庙也。’”
《周礼·司尊彝》:“其朝践用两大尊。”
这是指的物器。《战国策》:“无大大王。”
这种王,就是无法无天的王,称之为“无大大王”,完全是霸治形态的一种王。
“雪”,《说文》:“本作䨮。”
最原始的“雪”字是怎么写的呢?
上面是一个下雨的“雨”,下面是一个“彗”。
又称之为“凝雨”——凝冻起来的雨。
《大戴礼记》:“天地积阴,温则为雨,寒则为雪。”
这都好解释,都是智识哲学文化期和意识哲学文化期的一类解析,我们要掌握。
《春秋元命苞》:“阴阳凝而为雪。”
《曾子》也曾经说过:“阴气胜,则为雪。”
《埤雅》:“雪六出而成华,言凡草木华五出,雪华独六出,阴之成数也。”
什么叫“六出而成华”呢?
研究过雪花的人都知道,雪花是呈六角形的,因而有了一个别名,“六出之花”为雪花。
这里指出了草木之华都是五出,但不是绝对的,因为栀子花也是六瓣而出。但是,绝大部分草木之花都是五出的为多。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
它除了中国古代的这个鸟名以外,中国近代和海外也把它称为寒号鸟,或寒鸣鸟。
四、大雪概述
大雪,是年度周期律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十二月六日、七日或八日。
南朝·梁·崔灵恩 《三礼义宗》:“十一月,大雪为节者,形於小雪为大雪。
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
《左传·隐公九年》:“平地尺为大雪。”
积雪达到一尺的高度,就称之为大雪。
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之三)》用诗句描述了大雪的情况:“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大雪,在物相治事中,是表述水变雪从小发展成为大的时间之数、空间之度、动态之信。
《孝经纬》:“小雪后十五日,斗指壬,为大雪,言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矣。”
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了壬的空间位置的时候,就称之为大雪。
《历义疏》当中说:“大雪十一月节,月之初气也,言太阴之气以大,水凝为雪,故曰大雪。”
大雪节气之名,直观表述“雪量大”之意。
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
到了大雪节气,雪往往下得比以往更大,范围也更广。
大雪节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已经降到0℃或0℃以下。
在强冷空气前沿,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都会出现降大雪甚至暴雪的现象。
大雪节气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虽然我们在观察水的变化过程当中,经历了水的各种形态的改变,但是在本质上,自然界是将万物赖以生存长养的水以雪的方式向大地上进行输布,因此它并没有离开生命和万物产生的三大元素,也就是土、水、光这三大元素。
而这三大元素之一的水,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点上,就会因为寒气的加重而改变形态,转化成为雪,而且从小至大进行输布,进行表现。
五、大雪诗词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资料来源:《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冬》,熊春锦著,中央编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