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m小管径内R290流动沸腾换热特性

外径为5 mm小管径的铜管现已大量应用于小型换热器,然而铜管的管径变小后,换热特性与9. 52、7 mm等较大管径不尽相同,管内制冷剂侧的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 以下简称表面传热系数)会增大。此外,小管径铜管齿高和螺旋角均增加,强化了内螺纹对制冷剂的扰动作用,液膜厚度减薄,降低热阻,进一步强化了换热。而环保制冷剂R290(丙烷)作为HCFCs理想替代工质之一,也是备受关注。

因此,本文对R290在5 mm内螺纹铜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了热流密度、质量流率及饱和温度对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

1、实验装置与测试流程

小管径内沸腾换热特性的测试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

测试回路由柱塞计量泵、科式流量计、预热器、测试部分、冷凝器、储液罐、再冷器和过滤器组成。柱塞计量泵替代压缩机为系统内制冷剂提供循环动力,用科式流量计测量质量流量。通过预热器控制实验段入口工质的干度; 冷凝器用于冷凝测试段出口处高温制冷剂; 储液器确保循环系统中有充足的制冷剂; 再冷器保证制冷剂在进入柱塞泵之前完全冷凝。

在测试装置运行时,储液器中流出的液态R290经过再冷器过冷,以保证单相,再由柱塞计量泵传送至测试段。工质经过预热器时,通过PID精确调节输入预热器的功率可以控制测试段入口R290干度。测试段排出的R290气体进入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后再次进入储液器完成一个循环。实验系统的饱 和温度主要由冷凝压力控制,系统通过PID控制调节冷凝器中乙二醇载冷剂的流量,以此调节冷凝器内的冷凝压力达到对测试段出口压力的控制。系统的 质量流量由调节柱塞计量泵的行程调节旋钮控制,流量大小直接由质量流量计测量。实验系统所需测试的温度、压力分别采用热电偶与压力传感器获得。

实验对象为外径5 mm的水平内螺纹铜管,内径为4. 32 mm,测试段具体参数为: 螺纹数38,螺旋角18°,齿顶角40°,齿高0. 14 mm,底壁厚0. 20 mm。为消除入口段对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需满足L /D>60,因此设置测试段总长为500mm,以此测定充分发展段的表面传热系数。测试段加热方法是使 用电加热丝均匀的缠绕在加热段上,并用玻璃棉垫隔热,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热量损失。对测试段所施加的电功率由功率计直接测得。同时,在测试段6 个位置设置热电偶测量外壁温度。为保证测量温度的 精确度,采用同一测点不同位置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在每个测点的上下左右4个方向布置贴片式热电偶,4个测点两两中心对称。整个加热段共布置24个热电偶,具体布置方式如图2所示。

实验要研究R290在5 mm 小管径内流动沸腾换热过程中不同的饱和温度、质量流率、热流密度 等参数对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因此需综合考量上述参数,确定实验装置能够测试的范围。测试工况如表 1 所示,其中干度划分为低干度区间 ( 0.1~0.3)、中干度区间( 0.3~0.75)、高干度区间 ( 0.75~0.9)。

2、实验原理

1、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R290管内流动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2、测试段的热流密度   

式中: Q0为测试段的电加热功率,kW,由功率计直接测得; QL为测试段的漏热量,kW,通过对漏热系数的标定获得。标定的方法是: 实验装置搭建完毕,在实验初始时对测试段施加恒定的热流密度,在保证测试段管壁面温度恒大于环境温度,并且维持稳定工况一段时间后,根据施加的电加热功率、管壁面与环境温差来计算测试段的漏热系数。得到测试段的加热功率后,可由( 3) 式得到测试段的热流密度:

3、平均内壁温度  

制冷剂在圆管内的换热可假设为具有内热源的 一维稳态导热模型,计算式如式( 4) 、式( 5) 所示。其 中,Tw,out 为外管壁的温度,℃ ; rw,out 为测试段管外半径,m; rwin为测试段管内半径,m。

4、制冷剂饱和温度

由于管内工质的饱和温度 Tr 随着流动沸腾的压 降而降低,所以通过实验段进出口安装的压差传感器获得实验段压差,然后用线性插值计算法获得对应点的饱和压力,再借助工质热物性软件NIST查询获得对应饱和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5、测试段入口干度

工质在测试段入口处的干度 xin 由式( 6) 、式( 7) 推导。

式中: hs为预热器前过冷液体的焓值,kJ / kg; Mm为制冷剂的质量流量,kg / s; Qpre为预热器的电加热量,kW,由功率计直接测得; h1、h2分别为饱和压力对应的液相和气相的焓值,kJ / kg。

6、局部干度

结合预热器和测试段的加热功率可以计算出工质对应的焓变,利用内插法计算局部干度,如式(8)、式( 9) 所示。

式中: xz为测试段所需测点的干度;Lz为测点离 入口段的距离,m。

7、实验参数不确定度分析  

考虑到实验本身的系统误差,实验过程中各个参 数均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度,其中一些通过二次计算得 来的参数,其不确定度还具有传播性。故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不确定度分析,采用文献[MOFAT R J. Describing the uncertainties in experimentalresults[J]. 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1988,1( 1) : 3-17.]中提出的方法分析,并总结于表2中。表面传热系数测定的最大不确定度<8%。

3、实验结果与分析

1、热流密度对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  

选取饱和温度T = 25 ℃、质量流率G = 100 kg /( m2 ·s) 不变的工况,控制热流密度范围在 10~60 kW /m2 ,定性定量研究热流密度对5 mm 小管径内R290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如图 3 所示。

由图3可知,在中低干度区间,随着热流密度的提高R290 的表面传热系数显著增大。原因是热流密度上升直接导致壁面过热度变大,壁面气泡的生长速度和脱离频率均随之加快,同时内螺纹管的齿也使气泡受到更大的扰动。上述综合强化了核态沸腾换热作用,所以表面传热系数显著增加,此时管内主要换热形式为核态沸腾换热。而在高干度区间,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急速下降,且表面传热系数下降的程度随热流密度的上升而更加剧烈。因为此时管内工质开始干涸,对流换热起核心作用。一方面液膜减薄,降低了传热热阻,使管壁面温度下降,核态沸腾换热受到抑制; 另一方面,热流密度的增大加速了管内流型的转变,恶化了换热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对沸腾换热大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核态沸腾换热。实验结果表明,当饱和温度和质量流率一定,热流密度的上升使干涸现象提前发生,且更加剧烈。在中低干度区间,提升热流密度明显强化换热效果; 干涸现象发生后,热流密度的上升使表面传热系数的下 降更加剧烈。

2、质量流率对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  

质量流率对于R290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如图4所示,实验控制质量流率的范围在50~200kg /( m2 ·s) ,选取工况为温度T = 25 ℃,热流密度q = 10 kW /m2

由图 4 可知,在低干度区间,表面传热系数受质量流率影响很小; 中干度区间,表面传热系数伴随质量流率的增加有明显提高; 干涸现象发生之后,表面传热系数随着质量流率的增大略有提高。原因是: 在低干度区间,管内换热方式以核态沸腾换热为主,所以干度在低干度区间质量流率对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较小; 而在中干度区间,核态沸腾换热逐渐向对流 换热转变,由于流速的增加使雷诺数增大,此时质量流率的增大使表面传热系数逐渐增大。且在干涸发生前的0. 6~0. 7干度区间,表面传热系数的增长更为明显。这是因为流速越快,管内流态越接近于环状流。而在质量流率为 200 kg /( m2 ·s)时,所测干度的范围内并未发生干涸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当饱和温度和热流密度一定,在低干度区间,表面传热系数受质量流率影响很小;中干度区间,表面传热系数随着质量流率的上升而提高; 高干度区间,伴随质量流率的增加表面传热系数 略有增加。

3、饱和温度对沸腾换热特性的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饱和温度对R290在5mm小管径内流动沸腾换热具有重要影响,选取热通量为q= 10 kW / m2的工况,质量流率G=100 kg /( m2 ·s) , 如图 5 所示。在低干度区间,饱和温度对表面传热系数影响较小,表面传热系数随饱和温度的提高略有增加,因为较高的饱和压力有利于形成汽化核心,强化了核态沸腾换热。但干度增至 0. 3 以后,表面传热系数反而随着饱和温度的提升而下降,原因是: 在 q=10 kW / m2的低热流密度工况下,壁面过热度较低,气泡的产生和扰动均较小,核态沸腾换热作用较小,因此饱和温度的提升对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较小。此时对流换热起主导作用,饱和温度的下降使工质导热系数增大,强化了对流换热作用。

改变测试工况为热流密度 q=60 kW / m2,质量流率 G=100 kg /( m2 ·s) ,如图6 所示。

由图6可知,在热流密度较高为60 kW/ m2的工况下,表面传热系数随着饱和温度的增大而提高。原因是饱和温度越高,制冷剂液相动力黏度越低,表面张力也会下降,促使汽化核心的脱离,强化了核态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增大。实验结果表明,当质量流率一定,较低热流密度工况下,在中干度区间表面传热系数会随着饱和温度 的提高而降低; 较高热流密度工况下,表面传热系数与饱和温度呈正相关性。同时饱和温度的提高会使干涸现象提前发生,加快干涸发展的过程。

4、结论

本文实验研究了R290在5 mm小管径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在饱和温度为15~25 ℃、热流密度为10~60 kW / m2 、质量流率为50~200 kg /( m2 ·s) 的工况下,就不同因素对换热及干涸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热流密度的上升能够有效提升表面传热系数,加剧干涸过程。

当饱和温度和质量流率一定,在中低干度区间,热流密度的提升可以明显强化换热效果,增大传热系数; 干涸现象发生后,热流密度的升高使表面传热系数下降更加剧烈。

2、提高质量流率对表面传热系数有显著提升。

在饱和温度和热流密度一定时,表面传热系数随质量 流率的增大而增加。尤其在干度为0. 6~0. 7 时,表面传热系数增大尤为明显。同时,质量流率也能提前 干涸发生的时机。

3、饱和温度的升高使干涸现象提前发生,同时加快干涸发展的过程。

但饱和温度对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较为复杂。保持质量流率不变,在较低热流密度工况下,中干度区间内的表面传热系数随饱和温度的提高不增反降; 然而较高热流密度工况下,表面传热系数与饱和温度呈正相关性。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何宽、柳建华、余肖霄,内容由制冷空调换热器联盟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0)

相关推荐

  • 淬火过程中的传热特性

    钢铁零件的最终性能,是在固状态对显微组织进行控制--也就是热处理,来满足各自要求的.钢件所欠缺的力学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来得到,这依赖于可控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淬火是热处理工艺中的一种,淬火可得到马氏体组 ...

  • 注意啦!这4大因素会影响制冷剂液体沸腾换热!

    在蒸发器中,被冷却介质的热量是通过传热壁传给制冷剂,使液体制冷剂吸热汽化.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实际上是沸腾过程,习惯上称其为蒸发. 制冷装置蒸发器内传热温差不大,因此制冷剂液体的沸腾总处于 ...

  • 618 水蒸气-空气混合物在竖板表面冷凝换热计算

    背景 在膜蒸馏浓缩吸湿溶液型热敏物料低能耗干燥装置中,预热器内水蒸气-空气混合物冷凝放热来加热流经预热器的吸湿溶液,预热器设计需要掌握水蒸气-空气混合物的冷凝换热系数. 预热器中水蒸气-空气混合物的特 ...

  • 【技术】5 mm小管径内R290凝结换热研究

    一些研究证明:R290凝结换热性能远大于R22,与此同时,R290在管内的凝结换热系数随管径的减小而增大,随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换热系数和压降随着质量流速和干度的增加而增加,随饱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

  • 【技术】R290 在3mm、2mm、1mm小管径中的沸腾换热特性

    换热器采用更小管径的铜管,可以使换热器结构更加紧凑,换热效率更加高效,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性能.目前管径≤4 mm 的微细管换热器已经被运用到空调等多种制冷设备当中,微细圆管的应用有效的改善了系统性能,缩 ...

  • R410A-油混合物在小管径内的冷凝摩擦压降特性的研究

    如今,很多空调换热器的设计追求小型化, 使用小管径换热管.小型化空调换热器中R410A 又是目前使用的主要制冷剂.而在R410A 空调系统中, 压缩机内需要含有一定量的润滑油, 这些润滑油不可避免地随 ...

  • 【技术】为什么R290空调分配器要用小管径?如何设计?

    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小管径.为什么R290空调分配器要用小管径呢? 一. 什么是空调分配器? 空调分配器又称液体分配器或分液器,是一种制冷剂分配器件,它可以将膨胀阀过来的制冷剂均匀地分配给蒸发器的各个通 ...

  • 【技术】R290空调换热器,换上小管径铜管后性能如何?

    在成本与环保的双重压力下,小管径在制冷系统越来越具有市场优势.缩小铜管管径不仅可以减小换热器体积,使换热器结构更紧凑,还可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使 R290等具有易燃特性但环境友好的制冷剂得到广泛应用. ...

  • 小管径:3 mm 铜管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房间空调器采用更小管径的换热器,可以使结 构更紧凑.成本更低.传热效率更高.并显著降低 制冷剂充注量.环保工质 R290 极易燃易爆,欧盟等对其灌注量做出了严格的限定,其推广和 ...

  • 【HETA】回热器在R290小管径空调器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在小管径R290空调系统中添加回热器对系统性能和系统充注量的影响,包括理论分析系统循环.采用基于仿真的方法定量分析添加回热器后冷凝器的充注量和实验验证. 一.引言     R290制冷剂凭 ...

  • 杨式小架内缠丝功“定步旋转太极球”

    杨式小架太极拳内缠丝功--定步旋转太极球 绿岑山人 杨式小架太极拳,特别重视"∞"字形内缠丝圈的锻炼.通过学习掌握"∞"字形内缠丝圈的走法,对于提高我们的太极拳 ...

  • 新研究利用干细胞修复帕金森小鼠脑内受损回路,灵长类动物试验已提上日程

    成年人的大脑在受到外伤.中风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症导致的损伤后很难自行修复.干细胞是具有无限的适应性,为更好的神经修复提供了前景.然而,大脑精准复杂的调控系统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发展.   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