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爷是个擀毡匠
本文作者:南哲超
中国的北疆在历史上畜牧业十分兴旺发达,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羊,因此羊毛产量很大,也造就了一批羊毛手工艺人——毡匠。
我的姥爷,正是这一年代众多民间手艺人中的一名毡匠。
姥姥姥爷祖籍山西省阳高县一个叫金庄包家巷的小村,阳高地处北塞,高土黄沙,地瘠民贫,一遇灾荒,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姥姥姥爷也就是这一年代无数山西迁往口外中的一户。
1944年,姥爷用一条扁担,一边担着一只风箱,一边担着刚出生不久的大舅,就这样徒步踏上通往口外的漫漫长路。也不知走了多久,经天镇,大同出了山西,终于进入内蒙境内。到了丰镇隆庄时,已徒步走了多日。姥爷多想给年幼的大舅买一个香喷喷的月饼,尝一根隆庄麻花,但是在那个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奢望,只能咽下口水继续前行。姥爷一家最早落脚在集宁南的察右前旗黄旗海边上的一个小山村。1948年大姨出生,两年后,姥爷带着姥姥还有两个孩子再一次迁移,这次,来到了陶林县(今察右中旗)。全家人生活在县城中,但是没有土地,全家人连最基本的温饱都解决不了。没办法,只能再次搬迁,于是来到了距陶林县七八里西南方的得胜村,从此一家人就在这个小村里生活至今。
随着二舅、二姨、三舅、三姨、我的母亲、四舅的出生,本来贫穷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全家老小仅靠姥爷一人的“擀毡”手艺维持生计。
当时,姥爷伺候着比较富裕的一家人(据说正是我的太爷爷家),每年五月羊毛剪下之后开始擀毡,一做就是大半年,后来随着太爷家生活逐渐衰败,姥爷开始给普通老百姓擀毡,周围十里八村家里都铺着姥爷做的毡子,甚至孩子们的鞋垫都是姥爷用毡碎片做成的。
小时候听姥爷讲,他从十三岁开始学习擀毡。根据我年幼时的记忆,再加上舅舅姨姨们的回忆,擀毡基本工序分为四步:弹毛、铺毛、洗毡、定型。弹毛是第一步,通过拨击弹毛弓的弓弦,将结构成团的羊毛松散开来。弹毛是苦力活,要把几斤拧结在一起的羊毛弹蓬松,得耗好长时间,有时为了赶活儿,毡匠甚至要加班夜战。紧接着就将弹好的羊毛均匀铺撒在一个大竹帘上,待羊毛铺撒至一定量,毡匠就用长柄竹扇压实羊毛,把竹帘卷起来捆扎结实,用脚蹬动,在原地反复滚动,压成毡坯。然后就是洗毡,洗毡的时候姥姥不停的给烧热水,送热水,毡匠需要光着脚蹬,姥爷的脚后跟都是皲裂和老茧,遇上提前把羊毛洗干净的主家,相对来说会省点力,但是遇上不爱干净的,杂质多毛多的,就需要一次次的洗,直到全部洗干净为止。最后一步是定型,这时的毡已成型,可毡匠还要凭借木尺,测看毡的长短与宽窄是否合度,每一项工序都需要毡匠花大力气去完成。不同的羊毛,擀出来的毡具有不同的特点。山羊毛毡防寒,防潮,隔热,绵羊毛毡除了具有山羊毛毡的特点外用起来还冬暖夏凉,但是不同的羊毛要付出的辛苦也不相同。
姥爷肩扛竹卷帘与弹毛弓在乡间游走擀毡,一干就是大半辈子。由于长期辛苦劳作,再加上成年累月吸入的灰尘毛屑,姥爷在晚年患上了严重的肺心病,这病,让姥爷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姥爷擀毡的手艺和姥姥持家的本领,养活了一大家子。后来,孩子们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姥姥姥爷也安度晚年,尽享了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1997年姥姥姥爷相继过世。现在我们这些子孙后代在老人的荫庇下枝繁叶茂,人才辈出,但是随着姥爷这一代人的离去,中国这一门传统的非物质文化手艺——擀毡也面临失传的危险!
小编的话:该文作者1989年出生于内蒙古察右中旗,现居呼和浩特,在一所私立中学教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