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一提到养胃,就只知道吃热的!养胃要分清寒和热!

之前,很多粉丝都留言过养胃相关的问题,百草君发现一提到养胃,大家就默认要吃“热乎的”,软烂好消化的。可有人吃了热食之后,胃部不适反而加重了,这是为什么? 其实,养胃也需要辨证论治,没有分清寒热,光知道吃温热的食物,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1

胃寒:胃阳虚,应助胃散寒 中医看胃病,大多数是胃寒,一般是胃受寒或者胃阳虚引起的,中医将胃寒分为虚实两型。

胃虚寒又叫胃阳虚。胃主受纳腐熟,当出现胃阳虚,胃中无火,相当于开锅没火,就没办法腐熟食物。所以会出现腹部冷痛绵绵、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吃饭不香、食后腹胀等症状。

胃实寒一般是胃受到寒引起的,在气温骤降的天气里容易发作,发病急、病程短、病情重,发作时上腹部发凉,冷痛胀满甚至剧痛,遇寒加重,得温则缓解。

总之,胃寒症要么因寒伤胃阳,胃失和降,气机不利;要么是脾胃阳虚,寒从中生所致,使胃腑脉络失于温养。长此以往容易引起难缠的胃病,还可能导致营养不良、体虚多病。

胃寒怎么养重点在温胃散寒,比如在煲汤时,加入薤白、肉桂、干姜等温中散寒的药材,也可以在受寒时,煮点生姜红糖水喝,生姜、红糖都有散寒的作用,可以帮助顾护阳气。

2

胃热:热盛火炽,应滋阴生津 胃火不足会出现胃寒,胃火过亢则会出现胃热,胃热也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

胃实火一般是饮食习惯差、天气干燥、身体缺乏水分引起的,表现为口干口臭,舌苔黄腻,牙龈肿痛,上腹不适,大便干硬,尿黄。

胃虚火也叫胃阴虚,这样的人总经常有饥饿感,总觉得吃不饱,吃又吃不下,有时候还会咳嗽、冒虚汗、便秘、腹胀。这种情况,一般是积劳成疾、久病不愈、津液匮乏导致的。  胃热的人,腐熟功能过于亢进,热盛火炽,多消耗津液,而致燥热内结,胃失和降,产生不适症状。一般爱喝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的人容易胃热。这时再去吃“热乎的”东西去养胃,无疑是火上浇油。

胃热怎么养重点在于清热泻火。对于症状轻微的人来说,热者寒之,可以适当地吃一些凉性食材药材,比如生菜、苦瓜、梨、西瓜、薏仁等,清热泻火。附上一则清胃火的小食疗方:皮蛋拌豆腐,做法:每天用两个皮蛋,加上4两石膏豆腐,拌匀后加上麻油,放少量盐,当菜吃。(食疗方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刘大铭) 胃火过盛消耗津液,所以长期胃火过重的人,重点要滋阴生津,日常可以多用石斛、玉竹、芦根、乌梅等食材养阴生津。

这就体现出中医辩证论治的重要性了,如果不分寒热,盲目吃温热的食物去养胃,可能越养胃越脆弱!

如果你觉得食疗和方剂比较复杂,想在日常随时随地的健脾养胃除湿,百草君推荐薏仁茯苓膏。这是针对脾胃不健的朋友们的需求而研发,以薏仁、茯苓、红豆、菊花、荷叶等成分,疏泄湿气,强化脾的运化功能。冬季是膏方滋补的最佳时机,薏仁茯苓膏作为日常调理脾胃,开盖即饮,并有百草益寿11年品质保证,健脾安全、有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