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类人常“虚不受补”,冬季进补别盲目,欲补先清,调这里是关键!

天气越来越冷了,天人相应,人体的阳气也会更多的收敛到身体的内部。

我们会比以往更容易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精华,传统养生讲究秋冬进补,也是这个原因。

可不少人反映说:「进补这么多,不但没起到滋补作用,反而出现了心慌、便秘、胸闷、食积、上火、痰多等问题,浪费钱不说,身体也受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在冬天不能进补?

其实,这是很典型的虚不受补现象。十人九脾虚,现在很多人都有脾胃不好的毛病,我们进食的东西,都需要经过脾胃的运化,才能转化成营养物质,滋养全身。

概括来说,以下几类人常“虚不受补”:

  • 脾虚、胃寒的人,进补后会发生腹胀、腹痛、不能消化,甚至拉肚子等现象;

  • 长期肝郁的人进补过急也会腹胀,肝木克脾土,肝郁自然会影响脾胃功能;

  • 湿邪比较重的人,本来体内容易废物聚集、浑浊粘滞,再随意进补的话,就会加重病症;

  • 胃中有火的人,进补后容易上火,表现为牙龈肿痛、口干口渴、便秘等。

有没有发现,这几类人归根结底都是脾胃的运化功能出现了问题。

倘若脾胃虚弱了,运化功能失常,加上补品本就滋腻,脾胃自然无法消化吸收以及利用,因此次进补再多,身体也「无福消受」了。

因此,进补时想要身体受得住,拥有一个强大的脾胃很关键!所以,在进补前,把脾胃调理好是第一要务。

冬季进补能不能达到高效,关键在于脾胃受不受补

1、进补需循序渐进

因此,冬季进补养生要从养脾胃开始。平日不妨多喝小米粥,在粥里加山药、枸杞、红枣、花生、芝麻、栗子等健脾益气、补肾温阳的食物。

相关推荐·同仁堂山药粉
限时特惠,买1送1

一段时间后,再适当加大进补力度,比如进食牛肉、羊肉等热量较高的食物。

不仅能补充冬季因寒冷而过度消耗的热量,还能益气养血,对身体虚弱者尤为适宜。

2、泡脚祛除痰湿

典籍记载:“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对经常感觉手脚冰凉的人,热水泡脚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相关推荐·温胆汤足浴包

温胆汤为千年祛湿化痰的古方,原本是用来喝的方剂,后来被医家调整成足浴包。

对于许多经常久坐不动,爱吃生冷,不爱运动的人来说,普遍脾虚湿重,就特别需要泡脚这样的方式,来祛除体内寒湿/湿热,温暖全身。

配方

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

方解:

半夏辛温善散,辛能理气开郁,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所以风、寒、暑、湿四气相搏,郁滞不清,非半夏不能和,七情、六郁、九气所为,结塞于中,非半夏不能散。
枳实、陈皮化湿行滞气。竹茹行气和胃,清浮火而不伤中阳。加茯苓以利湿并宁心安神。
全方可通降胃气,疏解肝胆之郁,温阳行气,祛湿化痰,以调畅全身气机,又特别有助睡眠。

如果您寒湿重的话,可以再加几片生姜一起泡,效果更好。泡脚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微微出汗为宜。

然后搓脚底板各100次。搓的力度大小要以自己舒适为宜。在搓脚的同时,要活动脚趾,大拇指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拇指可舒肝健胃、增进食欲。

3、按摩脚底健脾胃

按揉公孙穴:统领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也是脾经的络穴,脾又与胃相络属,所以公孙穴对于胃胀、胃疼、胃酸等胃部疾病也有很好的调治作用。

按揉太白穴:太白穴作为脾经的原穴,可以治疗脾经上的各种问题,尤其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通过刺激太白穴都可以防治。

坚持每天睡前搓脚,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心肾相交、平衡阴阳状态的作用。

2020庚子年的冬天,主气:太阳寒水;客气:阳明燥金,在泉:阳明燥金。

寒冷的水被肃杀、变革的金双倍加持,变得更冷,更易变。

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年秋冬的温度,突然就冷了,而且冷得特别快,也特别冷,这些都是寒水被肃杀加持(冷),变革加持(变得快)导致的。

水寒而金多,很容易外寒内热,热还不能散。很多人出现体表怕冷,身体内又长痘、干燥上火的烦恼。如果平时就是阴虚、湿热、痰湿体质,这个冬天可能会不大好过了,稍补就就生「内火」:皮肤干燥、口腔溃疡、便秘……

1、温阳、防寒勿过

天气冷,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多穿,多吃温热,到温暖的地方去。

在屋子里和朋友煮茶、饮酒,或者焚一炉暖香,吃个暖暖的锅子,都是驱寒的好方法。

大雪和火锅简直太搭了,吃着火锅,汗水慢慢渗出,感觉受的风寒也被身体一点一滴发散出来,吃完之后不仅精神和胃舒服,身体也感觉通透放松,静静的坐一会儿,压力也没有了。

火锅的食材多肉,尤其是牛羊肉,加上即涮即吃的特性,热量很高,温阳散寒的同时也容易上火,今年冬天除了寒冷还有干燥上火。

建议大家多吃火锅,但最好不吃辣锅,尤其是北方,南方环境湿气重,需要辣椒增加发散寒湿的效果,但北方就很容易上火了。

尤其今年冬天是阳明燥金*2,是个燥冬。“秋冬养阴“,上火就会伤阴,冬天不论是进补还是吃辣上火了,反而不利于冬季养生。

今年饮食不过热,不上火就是最好的养生。

白萝卜可「消食祛痰癖」。现在生活条件过于丰富,大部分人都不缺鱼肉,吃多了反而痰生火,萝卜这时候就要用上。生吃清热化痰,熟食益脾顺气。特别是吃多了补品上火时,一杯白萝卜汁效果是最好的。

白菜性平“解百毒”,多吃白菜来“解热毒”,还有萝卜、冬瓜、木耳等清清身体的热,适当的增苦绝咸。

吃完火锅一身汗,一定要等汗没了再出门。

天冷很多人会多穿,裹得严严实实的,但这时候最好:寒头暖足,温暖清醒。先秦《脉法》中记载:「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

头为诸阳之会,适当寒冷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这时候围巾很重要,围绕在肩颈部(尤其是大椎穴)可防止风寒入侵,戴太厚的帽子反而容易让人头晕。

注意:适当寒冷不是不保护头部,尤其是心脑血管病人,就是头别捂的太热了。

寒从脚起,由于脚离心脏最远,热量到达较慢,是阴气聚集之处,最易受到寒邪侵袭,因此需要注意保暖。袜子要厚些,舒适,每晚泡脚,暖脚暖身。

2、顺以天时,静以养阳

《遵生八笺》曰:「仲冬之月,寒气方胜,勿伤冰冻,勿以炎火炙腹背,毋发蛰藏,顺天之道…君子当静养以顺阳生。」

今年冬天除了冷,还有容易上火的燥金加持,本就是容易上火伤阴的季节,在大雪就不要艾灸后背了。

静养是一种平淡恬静,却充满生命力的状态,如同掩埋在大雪下的种子和根须。

《黄帝内经》指导“秋冬养阴“,阴是阳的根。冬天只有身体阴足了,才能让阳气更好的收藏濡养,第二年有根,更好的升发。养足阴是阳气充足的根本。

今年容易上火伤阴,大家除了饮食清淡避免上火,也要早睡晚起,少看手机,养气固精。

早晚温差悬殊,早睡可养人体阳气,保持身体的温热;适当赖床晚起可养阴气,以固阴精。

最好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大汗淋漓,养护阳气。吃滋阴的食物,润泽身体内团聚的阳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