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拉·韩蕙: 明式家具是功能性的经典艺术品

- 人物名片 -

莎拉·韩蕙(Sarah Handler)是西方撰写中国家具最多且最广为人知的一支笔。

她曾任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策展总监,在杂志上撰写了大量中国家具文章,并出版过两本家具著作《中国古典家具的光辉》和《中国建筑中的明代家具》。

莎拉·韩蕙:西方撰写中国家具文章最多的人

文 | 陈桂湖

文章来源 | 《古典工艺家具》2016年9月刊

西方写家具最多的人,不是艾克,不是安思远,或许也不是那位著名的柯律格,而是一位中文名叫莎拉·韩蕙(Sarah Handler)的女士。她是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刊《中国古典家具学会季刊》的主要作者,也是王世襄先生《明式家具珍赏》的英文译者。

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刊1991年冬季刊

她出版了深入浅出地探寻明式家具之美的名著《中国古典家具的光辉》(Austere Luminosity of Chinese Classical Furniture)和《中国建筑中的明代家具》(Ming Furniture in the Light of Chinese Architecture),被西方学者誉为“生动地引导我们穿过中国宅院、花园、文学和诗歌,完美地讲述了审美的过程。”

莎拉·韩蕙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在西方通过家具解读中国。

莎拉·韩蕙著作《中国建筑中的明代家具》

从策展人到家具作家

莎拉·韩蕙是个艺术气息浓郁的女性,既是亚洲艺术史专家,也是文笔优美的作家。她出生于美国纽约,在密歇根州接受教育,之后辗转纽约、堪萨斯以及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普林斯顿和莱顿大学深入学习。她的丈夫是美国知名诗人和学者威利斯·巴恩斯通(Willis Barnstone)先生,他们后来主要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都会区。

莎拉·韩蕙丈夫,美国著名作家、诗人威利斯·巴恩斯通先生(Willis Barnstone)。

莎拉·韩蕙曾执教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伊利诺伊大学和密歇根大学。1995年,她担任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该馆对于中国家具进入西方视野有着重大意义,被王世襄先生誉为“实现了几个世界第一”)的策展人。

从这时开始,她把对中国文化、家具方面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博物馆创始人罗伯特·伯顿(Robert Borton)创办的《中国古典家具协会季刊》上,以及艺术和古董杂志《亚洲艺术》(Asian Art)、苏富比、佳士得的拍卖图录上,陆续发表了为数众多的家具研究文章。

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创始人罗伯特·伯顿与王世襄先生

在讨论中国家具的西方人物时,尤其应引起我们重视的,是那些对中国家具进行工艺和文化审美的研究学者们。

明 黄花梨榻,高79厘米,长192厘米,宽100厘米。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旧藏,莎拉·韩慧写作《榻的演变历史》用例。

正是上世纪初期的几本《中国家具》和之后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帮助西方藏家敲开中国家具的大门,也正是上世纪70年代安思远的《中国家具》,以及之后80年代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和《明式家具珍赏》,掀起了西方收藏中国家具的浪潮。

J.H. Zeeman博士收藏清 黄花梨圆角柜。莎拉·韩蕙在2001年出版的《中国古典家具的光辉》第254页中谈到,此类柜应曾用于储存一系列物品,如青铜器、玉器、小型器皿、书籍与衣物等。

可以说,莎拉·韩蕙是十分具时代特征的学者,在丰富多彩的中国家具和艺术材料面前,作为一个有着充分精神空间和心灵触感的作家,她无疑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

本刊记者辗转多处,获得了莎拉·韩蕙的专访。

对话莎拉·韩蕙(Sarah Handler)

问_陈桂湖  答_莎拉·韩蕙

记者:您多年来撰写了大量中国家具文章,为什么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中国家具?

莎拉·韩蕙:我第一次开始写中国家具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我在上劳伦斯·西克曼(Laurence Sickman)先生的研究生课程。劳伦斯·西克曼是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的馆长,一直致力于中国艺术、建筑和家具的研究。在他的引导下,我很快意识到中国家具是个非常有吸引力的研究领域,那些美国博物馆馆藏家具的美深深吸引了我。

当时,很少有人写中国家具的研究性文章,而当时美国的大学中有大量的中国绘画,于是西克曼鼓励我写一篇中国家具的博士论文,把家具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写得生动一些,以便读者阅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趣味性。

后来,我就经常被要求写家具的文章,而作为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策展人工作的一部分,我也会为中国古典家具学会杂志撰写文章。

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展览室内景

记者:在您看来,中国家具的美体现在哪里,它为什么会受到众多西方藏家的追捧?

莎拉·韩蕙:西方人,比如劳伦斯·西克曼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生活在北京的时候,会用明式家具来布置他们的中国宅院。受包豪斯风格的影响,他们更青睐于现在被称为“经典”或“明式”类型的家具。

他们出版了第一本关于这一主题的书,这就是古斯塔夫·艾克(Gustav Ecke)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和乔治·盖茨(George Kates)的《中国家用家具》 (Chinese HouseholdFurniture,1948年)。后来,当他们不得不离开中国的时候,他们已经拍了很多张中国宅院和中国家具的照片,并出版著录,因此成为20世纪美国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基础。

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展览室内景

中国家具有非常强大的审美情趣,而且是功能性的,这在当代室内设计中可以得到完美的应用。此外,它也是物美价廉的(有可能用很低的价格买到一件很好的作品)。在1986年,我对王世襄的书籍《明式家具珍赏》翻译出版后,市面上出现了许多有趣的作品,并形成了新的收藏潮流。

但在现今的美国,已经很少人有兴趣去收集这种类型的家具了,因为它们的价格非常高昂,并且缺乏真正好的作品。

前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室内陈列

记者:您自己有收藏家具吗?

莎拉·韩蕙:我不是一个收藏家。

王世襄著《明代家具珍赏》英文版《Connoisseurship of Chinese Furniture》,参与翻译的是莎拉·韩蕙、Lark E. Mason Jr. 、钱景贤和王文炯,朱家溍先生作序。

记者:您翻译了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赏》,可否为我们讲一下与王世襄先生交往的故事?

莎拉·韩蕙:这是我最近在纽约苏富比演讲的内容:

1984年,我受邀去北京参与著名学者王世襄的中国家具书籍翻译工作。第二天早上,我穿过一条胡同到了他家:芳嘉园的四合院里,供他们夫妇使用的只剩下三个小房间,其它房间里,完全堆满了他所收藏的精美中国家具。

我们常坐在他的明代紫檀桌的两边,王世襄则坐在一张大扶手椅上,扶手椅上还有一本包着护封的书籍。王世襄是一个美食家,他的厨艺非常有名。在那里,我享受到了茶和一些时令美食,让我记忆深刻的有一个完美的桃子,在北京很稀有的带穗玉米,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月饼。

王世襄于其明紫檀插肩榫大画案前伏案写作

坐在书桌前,我们学习复杂的中国木工术语、中国家具的形式美及其历史演变,更认真了解王世襄写的真实的家具构件。有时,我会听到空灵长哨的乐声淡入淡出那是他在吹鸽哨的声音。他告诉了我很多关于鸽哨的艺术与历史,而那些冬天的蟋蟀,放在装饰精美的葫芦里,还会唱着歌儿。

在北京的这段日子里,我收集了王世襄在一起的每一个故事。

明末清初 黄花梨低背透雕岁寒三友玫瑰椅,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莎拉·韩蕙在《中国建筑中的明代家具》写到:“这些椅子上饰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松和竹整个严冬都是常绿的,而梅花是第一个在早春开花。因此,这三种树一起代表逆境生存的能力,尤其是学者和官员在政治动荡期间保持正直廉正的能力。”

记者:在您看来,像明式家具这样的艺术品,对于人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莎拉·韩蕙:艺术作品丰富了西方人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同时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明式家具是特别的,因为它是功能性的艺术,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不仅仅可以凝视它,而且还能和这些艺术品直接接触,就好像它们是有生命的。

记者:如果有一天,您的家具著作的中文版在中国出版,您对此有什么期待?

莎拉·韩蕙:我一直希望我的著作能被翻译成中文,并在一个很好的杂志上发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