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和:无挑战,不传祺 | 广汽传祺10周年
传祺人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下一个10年的挑战。
记者|张玉硕
驶过化龙镇,沿着金山大道一直往前走,一块“广汽汽车城”的蓝色牌子映入眼帘,再往前几公里,只见白底红字“广汽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的牌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10年前奠基时,这里还是一片光秃秃的黄土地,如今早已厂房林立,正对面是主体呈“G”字的广汽研究院主楼,稍远处,广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正在紧张忙碌地建设之中。
坐在我们面前的正是唐新和,这位传祺老兵还不到50岁,双鬓却已花白。从欧系合资、到日系合资、再到自主品牌建设,他亲历了广州汽车的起步,失败,再起步,异军突起,再到蓬勃发展的过程,在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见证了广州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汽车工业成为广州市最大的支柱产业,他自己也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广汽乘用车动力总成本部的本部长。
目前,广汽传祺已经形成了以广州工厂为中心,以杭州、宜昌和乌鲁木齐工厂为翼,进而辐射全国的生产制造格局,而所有车型的“心脏”——动力总成一直集中在广州大本营,在唐新和所带领团队的监督下,传祺车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下来,运往全国各地。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行中,而电动化、AI、互联网、共享汽车这些铺天盖地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刺激着这位汽车动力系统研究者的神经。“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能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在国家的推动下,如果真的爆发,又该如何应对?”
短短十几年中,液晶电视干掉普通电视,智能机替代了所有的传统手机,微信、支付宝对多个行业实现了降纬打击, 汽车行业又岂能独善其身?一旦动力能源发生变革,整个汽车行业赖以发展的根基将会被动摇。面对下一轮挑战,广汽传祺又该如何应对?
从白纸开始,从挑战起步
传祺刚起步的时候,中国汽车市场的第一波红利已经接近尾声。如何打破合资品牌的技术壁垒,并集中优势资源,保证品质和安全,是新来者的一大挑战。
从研究院设计开发到广汽乘用车工程实现,但凡涉及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的采购,过程都艰难异常,国产原材料的不过关,国产高精度机床的缺失,与国外零部件供应商的封锁、哄抬价格与专利铁幕交织在一起,广汽传祺第一代和第二代发动机就从这样的环境中艰难起步。
如今作为广汽乘用车动力总成本部的本部长,唐新和回忆起当年发动机和变速箱发展的初期,一阵唏嘘。当年核心零部件都得靠外采,技术都掌握在别人手里,而且供应商担心传祺像国内一些品牌那样逆向研发,有些甚至直接问“你是不是抄人家的?”有些因担心被大客户制裁,即使接到单子,也不肯向广汽传祺出售设备,直到得知广汽传祺是在菲亚特的技术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确定并非逆向研发,这才作罢。
相比发动机,中国汽车品牌变速箱的发展更为曲折。中国政策要求整车企业进来必须有配套的发动机厂,而对变速箱并没有这样的要求。有些核心零部件根本买不到,有一些诸如高精度的设备、高压技术并不对中国汽车品牌开放,或者卖的很贵,以至于根本没法与合资品牌竞争。
不过通过重重努力,广汽传祺依然赢得了一些国际大牌供应商的支持,比如为其提供火花塞的日本合资企业ARP、提供气门的马勒,以及供应排气系统的弗吉亚,这些供应商都排在零部件排行榜的前10名。再加上一些知名的设备厂家的支持,传祺才得以起步,“这就是做自主和做合资刚开始起步的时候最大的区别。”
唐新和回忆到,当年跟设备厂家、零部件企业去谈技术问题,谈到晚上十一二点,即使在最艰难的合作过程中,传祺也没有降低对品质的追求,而且既不拖欠供应商的款项,也从来不会拿车去抵零部件货款,这得到了供应商们信任与高度认同。
对唐新和团队来说,运用精益生产的理念建立了广汽传祺自主的“柔性化、小型化、简单化、可视化”的发动机生产线,建成了10万产能的MT变速箱装配线和新能源G-MC装配线,使广汽传祺完全拥有动力总成的核心技术,大大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突破制约传祺品牌持续发展的瓶颈,打破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标准化与创新携手同行
在唐新和看来,相比合资企业,广汽传祺最大的挑战是产品规划,即使热爱挑战如他,也感到有些犯难。
“因为我们以前是做合资,自己不做产品,产品是人家的,你只是负责制造,跟随人家,别人说一就是一,别人说二就是二, 如今这里就是一张白纸,你想画成什么样都是你的,成功也是你的,失败也是你的。”
“生产技术和产品要挂钩,要保证这两点,更加要看产品,而不是看生产,因为首先要保证生存。”这是他在合资企业所不曾经历过的,“因为人家的图都描好了,原来的构想是什么,下一步的发展是什么,人家并不会让你知道。而自己干的话,首先要供应这个产品,随后再看怎么持续、改进。”
在他看来,工厂的运行需要两类人,搞创造性思维的和操作层次的,“当一个人做技术做的很好了,可以把它丢掉,因为你虽然重复做可能会有进步,但进步不会很大,把手头重复的工作标准化之后移交给电脑,把时间留给创造性思考。”
但唐新和也并不否认标准化与经验的作用,“成功也好,失败也好,不要拿锉刀锉掉,时不时拿东西去清扫一下,想一想当时为什么留这个脚印,是对还是错,人要反思,体系也是,有反思才会有创新,才会有敬畏。”
“一批人要去维持管理,要保证有饭吃,本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做到精益求精,做到零缺陷;另外一批人则要看东西怎么做,怎么去实现。”
不断地学习,创新,再调整,再创新,在这种曲折成长中,传祺的发动机生产线引入了全球先进的缸体珩磨设备,达到30微米级的加工精度,发动机一次合格率接近99.9%,品质达到行业标杆水平。发动机车间装配线仅90米即可实现52秒的生产节拍,可以满足200个多机型的共线生产,是目前同等产能情况下最短柔性最好的发动机装配线。
但是唐新和并不满足于此,不安于现状的头脑在思考下一个十年的问题。
下一个10年,从新机会中寻找新机会
传统动力正站在十字路口,AI革命在即,电动化浪潮来袭,一旦实现,燃油发动机将被高速电机所取代,复杂的变速箱将大为简化,车身减震措施遇上安静的电动车将失去用武之地,而固态电池的碰撞安全问题会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唐新和认为,只要电动车突破“续航300公里、充电10分钟”这一技术限制,未来整个汽车市场的结构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电子的革命,“不管你是传统的能源,还是新能源,它肯定离不开电子产品。所有的电子产品,哪怕是机器人也好,它都是通过加工做出来的。基本的原理不会变,局部变成你的思想,你的思维方式。”
“制造企业的发展,一直遵循着手工打造、到简单机器发明引入、到半自动线、再到全自动线无人化的发展过程。”
“但是我们也看到,过度自动化的特斯拉,却面临着全自动线无法迅速应对产能瓶颈而停线的尴尬;丰田也在从全自动线到限制自动化,回归人机结合的半自动线建设。机器人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类做那些人类做不了的事,而不是代替人类。技术变革会替代一些低端繁琐的工作,但会创造更高端人性化的工作岗位。” 在之前的演讲中,唐新和举了特斯拉和丰田的例子来阐释“机械化”的另一重意义,“创新发展是必须的,但不是盲目自动化,我们所要做的更应是结合自身、吸取各先进车企的经验教训,建设一个更绿色环保、更安全、更经济、更有广汽特色的智能化工厂。
至于未来,他非常乐观,“人才是广汽传祺这10年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正是一大批勇敢的人赋予了广汽传祺敢于挑战的勇气。即使在能源变革的大背景下,只要这批人还在,只要这些思想还在,无论是嶙峋峭壁,还是不见天际的天梯,传祺都一往无前。
“从新的机会中发现新的机会”,十年前,广汽传祺从中国汽车品牌崛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脱颖而出,如今在新一轮的变革中开始思考并致力于掌握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