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大古园林

豫    园

上海市黄浦区豫园老街279号

门票:淡季30元,旺季40元

豫    园

        豫园原是明代的一座私人园林,始建于明代,截止2015年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园主人四川布政使潘允端从1559年(明嘉靖己未年)起,在潘家住宅世春堂西面的几畦菜田上建造园林。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经营,建成了豫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名“豫园”,有“豫悦老亲”的意思。

        豫园当时占地七十余亩,由明代造园名家张南阳设计,并亲自参与施工。古人称赞豫园“奇秀甲于东南”,“东南名园冠”。

豫园游览示意图

  三穗堂位于豫园正门处,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建。原为乐寿堂,清初曾被征为上海县衙办公之地,改建西园时重筑为三穗堂。

       “三穗堂”匾之“三穗”,典出《后汉书。蔡茂传》中“梁上三穗”的故事。(蔡茂生于西汉和东汉交替之际,未发迹时,一天梦见自己坐在大殿的梁上,看到一禾三穗,伸手去拿,拿到了中间的穗,梦就醒了。郭贺解梦:大殿是朝廷象征,“梁”是栋梁之材,“禾”寓意俸禄,取中穗隐指“中台”之位。果然不久,蔡茂任中台官职。)这一典故表达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祈望。晚清这里也是豆米业的议事场所,有了祈求丰收的寓意了。厅堂正门8扇隔扇裙板上雕刻着稻麦、玉米、高粱、瓜果等图案。

  “渐入佳境”长廊:入口处有一对铁狮,左雄右雌,现在的说法是“男左女右”。雄狮脚踩绣球,雌狮掌抚幼狮。底座上有款识:“大元国至元廿七年岁次庚寅十月廿八日”。说明这对石狮造于元代,近代曾被日本人掳走,后归还此处。

  白墙灰瓦,山石佳木,湖中倒映,处处都是令人心境宜爽的美景。

        左边卷雨楼飞檐,与大假山隔池相望。卷雨楼取意王勃的《滕王阁》诗句:珠帘幕卷西山雨。

  豫园大假山是江南现存最古老、最精美、最大型的武康黄石假山之一,由明代大师张南阳精心制作,也是现存的唯一传世之作,更是为数不多的明代豫园旧景物。假山峰峦起伏,磴道纡曲,涧壑深邃,清泉若注。山上花木葱茏,山下环抱一泓池水。400多年中,豫园景物时废时兴,而大假山仍保持旧观。大假山上有二亭,一在山麓,名“挹秀亭”,意为登此可挹园内秀丽景色;一在山巅,称“望江亭”,意为立此亭中“视黄浦吴淞皆在足下。而风帆云树,则远及于数十里之外”。

        现在,豫园大假山被封闭起来,不许游客进入攀登。

亦舫

        宛若船舶水中,颇有舟楫容与之感。航内金砖为清代制作,由官府督造。其用料精细,工艺讲究,殊为珍贵。

  万花楼重建于清道光年间,两层楼,原名“神尺堂”后改名“万花楼”。回廊围栏雕饰“暗八仙”即吕洞宾的宝剑、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芭蕉扇、韩湘子的宝笛、曹国舅的檀板、何仙姑的荷花、张果老的鱼鼓、蓝采和的花篮。楼下四角还有梅、兰、竹、菊图案漏窗四幅。万花楼前庭院有古树两株,400年的银杏和100年的广玉兰。庭院粉墙下花石点缀其间,山石间有各种花草以及应时盆景,点出“万花深处”的寓意。

  点春堂。堂名取自苏轼的“翠点春妍”。小刀会起义时,义军城北指挥部设帐于此。中堂张挂晚清画家任伯年的《观剑图》——古代以“观剑”抒发英雄抱负。沈尹默书写的对联:胆大包空廓;心源留粹精,讴歌了小刀会的义举。小刀会是秘密的反清组织,称“金钱会”,义军首领是陈阿林和刘丽川。堂内还陈列着当年小刀会的兵器、自铸的日月钱币以及发布的文告等。

  豫园快楼,实际上是一座亭阁,筑于“点春堂”东南一座朵云状的湖石假山“抱云岩”之上,形象甚为显露,比例得体,玲珑剔透,假山水石缭绕,洞壑深邃。充分表现出江南园林建筑之秀美。快楼上下二层,上层名“快楼”,下层称“延爽阁”。快楼是点春堂景区的制高点,远处望去,状若云中楼阁;登高而望,心旷神怡,心胸为之一快,故得其名。登快楼可眺西面大假山和豫园全景。下面延爽阁画栋垂檐,精致错落。内有一楹联:“曲槛遥通沧海月,虚檐不隔泖云峰。”联意为,登此楼,曲折的栏杆可以通往遥远的沧海明月,凌空的飞檐可与松江的“九峰三泖”相连。

“穿云龙”龙墙,双龙守门

        豫园还有一罕见的奇景,那就是穿云龙墙。大型的龙头塑于园墙之上,用瓦片组成龙麟之状,象征龙身,看来仿佛一条游龙盘桓于墙上,蜿蜒起伏,或昂首,或卧伏,活灵活现。因此墙称为龙墙。这样的龙塑在豫园共有五条,最长的一条为卧龙,全长56米,大有兴云作雨的气势。在我国古代,龙乃封建帝王的象征,只有在皇宫里才可以塑造五爪金龙,要是随便用于民间的建筑,那是有欺君之罪的。豫园在建龙墙时,为了避去“五爪金龙”之嫌,龙墙上的龙脚都只有三个爪子。

积玉水廊

        积玉水廊、积玉峰倚豫园东围墙,临曲池,积玉峰立于廊间。积玉峰玲珑剔透,原在也是园内,1956年移到豫园。

玉华堂

       玉华堂原是潘氏为奉养其父所构筑的豫园中的主要厅堂,也是他“读书静修”所在(见《豫园记》)。潘等演戏主要在豫园乐寿堂(即三穗堂)中进行,这里几乎是“无日不开宴,无日不观剧”。匾额上的“玉华”两字,系明代书画家文征明的墨迹所成。

玉玲珑

        玉玲珑与苏州瑞云峰、杭州绉云峰并称江南三大名石。玉玲珑瘦、皱、漏、透特点皆备,尤其以漏著称。(北宋时宋徽宗在开封构筑“艮岳”,把各地搜罗的奇花异石运到京师,水运花石,拾船一“纲”,谓之“花石纲”,其中多有散佚,玉玲珑就是其中之一。到了明代,玉玲珑辗转到了浦东储家,储家与潘家是亲家,储故世后没有子嗣,玉玲珑随储家之女陪嫁到潘家。过黄浦江时,风大浪高,沉入江底,打捞时发现另一块石头,即现在玉玲珑的底座,一起打捞上来了。)

听涛阁

        听涛阁在伏波山阳东南石崖上,建于1964年,是依山贴崖而建的2层坡顶楼阁,用以接待、观景,老百姓是无缘的。总面积106.34平方米东南为2格8开通长大玻璃,上层大阳台挑出,视野开阔,最宜远眺。

观涛楼

       观涛楼位于静观大厅西南侧,又称“小灵台”,三层全木结构,高10余丈,清时为城东最高建筑物。昔年在此登高可观赏“沪城八景”之一“黄浦秋涛”。

古戏台

        光绪十四年(1888年),闸北钱业会馆在如今的闸北区塘沽路造了一座戏台,俗称“打唱台”。1974年因为市政动迁,古戏台移建入豫园。豫园古戏台是目前上海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戏台之一。

会景楼

        会景楼:位于豫园中央,是美景汇集的地方。会景楼三面环水,登楼四望,亭台楼阁,古色古香,山水相宜,诗情画意,触目惊艳,浩气壮怀。会景楼有两江总督、太子少保陶澍题写对联:曲槛遥通沧海月;虚檐不隔泖峰云。

三折平板桥

湖边小亭,流觞亭

九狮轩

       九狮轩在会景楼西北,1959年重修豫园时,拆去民宅,凿池垒石,池北筑轩,名“九狮轩”。轩前置月台,可凭栏观赏池中荷花。

上海——豫园(五大古园林)①

醉白池

上海市松江人民南路64号

门票:12元

上海醉白池公园

        上海醉白池公园是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占地5公顷。原址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纯的私家宅园谷阳园,明万历年间大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曾在此觞咏挥毫。清顺治至康熙年间(1644年-1722年),工部主事、著名画家顾大中在旧园址上重建,效仿宋幸相韩琦仰慕白居易而将此园命名为“醉白池”。

        园景以一泓池水为中心,四周古木慈芜,步移景异,满园似画,素有“春访牡丹夏观荷、秋来赏菊冬瞻梅”之趣。园内楼堂亭树,曲径通幽,保存着明代柱颊山房、疑舫、读书堂,清代池上草堂、宝成楼、雪海堂、雕花厅等亭台楼阁;收藏有元代赵孟類书法真迹《前、后赤壁赋》石刻、清代《云间邦彦画像》碑刻等艺术瑰宝;国内悬挂的当代书法名家题字匾联更是不计其数,人文艺术与中华造园艺术在这里积淀、融合和传承,是上海千年历史文脉的延续。

醉白池游览图

五色泉

        假山前有一池面积约二十余平米的水潭。在泉水出口的上方有石刻“五色泉”大字,石刻的左侧有五行小字:“世传葛稚川炼丹于此丹成投丹水中后常涌五色士人见者必擢高第云”,“道光七年岁次丁亥孟夏月”,“黔南王应凤立并书”。此碑是别处移来的。

雕花厅

         雕花厅为清代建筑。整座建筑为二庭四厢,为一组民宅院落。该建筑门厅朴素无华,不施繁复装饰。从二厅至三厅以及两厢,梁枋及门窗均施有博古花卉和整套三国演义人物等精美的木刻浮雕,刀法纯熟形象生动,这在上海为少见。在“十年动乱”中,雕饰大部分被破坏,尚存残迹。现厅内装饰大型木雕二屏前厅为“百花齐放”,后厅是“赤壁大战”。

石桥

雪海堂

        雪海堂为五开间大厅,清未宣统年间建造。因原来大厅前后广植梅花,故名“雪海堂”。原邑人封文权所书巨匾已毁于战乱,今“雪海堂'三字为邑入朱孔阳所书。民国元年1912年12月27日,孙中山先生曾来到雪海堂作重要演讲、并在堂前庭院和同盟会会员、地方人士合影留念。雪海堂也曾是松江救国同志会的重要活动场所。1972年园艺改造,卸雪海堂阶、挖方池、建喷泉、辟堂前空地为花苑。大厅北面东西庭院内各有一株百年桂花树,甚为名贵。大厅前一对精雕石狮为洪武年间文物。

乐天轩

        原为宋代元佑六年(1091年)进士朱之纯筑的“谷阳园”,“文澜堂”旧址。“乐天轩”之称谓,是古人崇拜白居易而得名。该建筑历代几经修复才得以保存,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是上海最古老园林建筑之一,轩旁墙侧竹林掩“映,松林碧翠,怪石嶙响,屋后银杏参天,屋前板桥流水,可谓小桥流水人家村野之趣。

廉 石

        凌雪康石是明代松江籍书法家、南安知府张弼从千里之外带回家乡的一块珍石。张弼担任南安知府多年,为官清正廉洁,告老还乡时没有带回金银财宝,只带了这块凌霄怪石。凌雪石象征着为官者秉有为民服务的凌霄之志,故人们又称这块石头为“廉石”。此石是张弼的裔孙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捐赠给醉白池的,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

四面厅

       四面厅系明代建筑,原为明代万历年间礼部尚书,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泼墨吟之处,别名“柱顿山房”又名董园。董公曾在此挥毫书屏“堂敞四面,面池背石,轩豁爽恺,前有广庭,乔柯丛筱,映带左右”,并书对联“临世濯足,希古振缨”。厅有一古樟,风雨三百余年,浓荫蔽日,生机勃勃,厅后有古藤盘绕,具有古朴之风。

池上草堂

        “池上草堂”建于清宣统元年,为内园中心建筑。它以水石精舍,古木名花之胜而驰名中外,整座建筑凌空于池上,气势雄伟,古朴雅观。堂前乔木参天,檐下有著名书通家程十发先生手书“醉白池”匾额,室内有书法家胡问遂先生书写的'香山韵事”匾和明清时期的古桌椅、茶几等。池中莲叶东南,花香阵阵而来,若目有一番诗情画意。

醉白清荷

疑舫

        系明代遗存建筑,房屋结构仿造船屋,故名为“疑舫”。“疑舫”匾额二字为明代礼部尚书,著名诗人、书画家董其昌亲笔写,此处是董其昌邀亲朋好友凭栏小想赏景之处。船屋环境幽雅,盛暑时凭栏小憩,莲叶亭亭,可俯面采之。

百年牡丹

        清嘉庆年间种植,品种昌红。相传明万历年间,著名书画家、书画南北宗论创始人董其昌亲手栽种两株牡丹赠奉贤邬桥名士金学文,以庆其新屋落成之喜。嘉庆年间醉白池园主人为纪念园中黄其昌之董园遗留的“拄颊山房”和疑舫及挥毫觞咏逸事,特意从金家牡丹上分株种植于此,寓意如董公手植。经过百年风雨,牡丹依然与“拄颊山房”相互辉染,尽显“花王”风采,见证者醉白池沧桑历史文化。

         古树名木保护牌,牡丹,编号1236,100年,二级保护,上海市人民政府确认,一九九九年确认。

十鹿九回头

        十鹿九回头石刻为浮雕,呈方形,边长约一米。画面上是十只雄健的梅花鹿在奔走,形态生动,因其中有九鹿皆回头而得名。该石刻最早嵌置于普照寺前石桥旁壁上,拆桥后,石刻被搬到“云间第一楼”陈列。楼毁后(公元1950年),才搬到醉白池园内。清嘉庆松江府志记:“以作事不全者,谓之十鹿九回头'。在民间一般传为,松江历来为鱼米之乡,外出做官或经商的人,十有九人都要返回家乡。十鹿九回头,以鹿喻人、寓意为叶落归根,不忘故土。

前后《赤壁赋》

         元代著名大书法家赵孟頫书宋苏东坡《赤壁赋》行草书法石刻,为赵孟頫的重要作品。此石原嵌于醉白池四面厅,疑舫及中心池东长廊墙壁上。“十年动乱。”中不少石刻断裂损坏,为保护该物,从墙上拆下藏于宝成楼夹墙之中。

        一九八六年建造长廊重新嵌于墙上供游客观赏。

盆景园

董其昌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

        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崇祯九年,卒,赐谥“文敏”。

难得糊涂碑刻

        难得糊涂,这组字句为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于官场失意之际书写的。当时郑板桥在山东潍县任知府,时遭受严重灾荒,庄稼默粒无收,农民到处逃荒求乞,饿死灾民较多,大能灾民涌向官府求粮。按照当时官府规定,开仓发放粮食救灾民需向上一级官府办理审批手续,来回周折少则要七天,郑板桥眼看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灾民不能再等待,而是果断毅然打开粮仓,迅速向灾民发了救济粮。灾民得救了,而郑板桥却被罢了官。罢官后的他就挥笔写了“难得糊涂'这组字句。

醉白池原大门

        此处为醉白池原大门旧址。建筑结构具有明清时期江南典型的风格。门厅额枋上的雕刻采用近乎透雕手法,刻有人物、建筑、树木花卉、假山、亭台楼阁等图案,着重刻划当时城市山林风貌;内有厅堂廊榭,粉墙花窗,芭蕉古木、奇峰湖石.,图中人物或弈棋,或凭窗展卷赏书,还有二、三人庭院围坐,吟诗对联,互为唱和,或重仆端茶服侍,还有郊外狩猎,高士隐居图等。图中人物眉目清秀,微入豪际,神采飞扬,栩栩如生,再现了明清士大夫们的生活和追求。

上海——醉白池(五大古园林)②

上海——松江①醉白池

秋霞圃

上海市嘉定区东大街314号

门票:10元

秋霞圃

        秋霞圃是我国江南著名古典园林,座落在上海市西北部嘉定区嘉定镇内,占地四十五亩多,,1962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全面开放。

        秋霞圃始建于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 ,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秋霞圃是由龚氏、金氏、沈氏三姓的私宅园林和邑庙(即城隍庙)合并而成。园内建筑大多始建于明代,而龚氏园、邑庙则可上溯至宋代。

        秋霞圃有4个景区:桃花潭景区(原龚氏园),凝霞阁景区(原沈氏园) ,清镜塘景区(原金氏园),及邑庙景区。园内有享台楼阁、华池曲径、茂林修竹、低栏板桥、断岸滴泉、假山奇洞。布局紧凑以工巧取胜,园中有园,景外有景。山具丘壑之美、水揽幽邃之胜,咫尺园林,再现天地。故有'城市山林'美誉,堪称明代园林佳作。

秋霞圃意示图

城隍庙大殿

        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时在南大街富安坊,明洪武(1370)移建于此。今大殿、工字廊、寝宫均系清光绪八年(1882)重建,双顶连体,气势轩昂,系上海地区保存最为完美的邑庙建筑。现殿内塑有道教六十星宿像供广大游客参观。

城隍神

        嘉定城隍庙供奉的城隍神是陆陇其。陆陇其(1630年—1692年),原名龙其,因避讳改名陇其,谱名世穮,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学者称其为当湖先生,清代理学家。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官江南嘉定、直隶灵寿知县、四川道监察御史等,时称循吏。其离任时,只有图书几卷及妻子的织机一部学术专宗朱熹,排斥陆王,被清廷誉为“本朝理学儒臣第一”,与陆世仪并称“二陆”。

        这里还供奉着六十位星宿。六十甲子是中国传统的时间纪年方式。以十天干,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每六十年为一个轮回,俗称六十甲子,古人到六十岁时称六十花甲。相传天庭每一年都会派一个神仙来掌管当年出生人的生死祸福,为值年太岁.一个人出生当年的太岁也就是他一生的保护神。

觅句廊 洗句亭

        该廊为南北复式曲廊,,16方碑刻置于其中。廊长22.15米,高3.3米,分五折,自南向北,第一折3米,第二折3.15米,第三折5.1米,第四折4.65米,第五折6.25米。

        洗句亭原为沈氏园景物,亭四边各长3米,高4.9米。内置《柴侯德政去思碑》,高壮居全园碑刻之冠。

月洞门

晚香居

        1985年建,南向,3楹7架,长10米、宽6.60米、高5.20米,硬山式,重椽,梁枋浅雕卷草图案,正面万字穿花落地长窗18扇,东墙万穿漏窗,前后一枝香鹤颈椽翻轩,圆寿瓦当,万字穿花挂落,磨砖坐槛。

缀华峰

        石峰高:2.25米,宽:1.35米。云头雨脚,上飘下逸,玲球剔透,孔穴中仅纳指,小则蚊穴。于1983年嘉定人民路58号(廖家大院)移入园内,此峰被视为石中珍品。

凝霞阁

        清道光咸丰年间已有记载,咸丰庚申兵燹时阁毁,民国10年重建。现为三楹阁。周有回廊,全长13.3米,宽6.6米,阁高为7.3米,东侧平房高5.02米。阁前庭院宽畅,湖石屏山。登阁鸟瞰桃花潭和清镜塘景色,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三隐堂

       1985年建,堂名系沿用华亭乡蒲华塘畔的原三隐堂之名,陈从周题额。堂南向,三楹,高6.1米,面积315.27平方米,宽敞明亮。东与其相连的柳云居,原系金氏园景物,旧址无考,1985年新建,由陆慰萱题额。居一楹,西向,高5.1米,面积33.82平方米,四周植柳。堂西侧为秋水轩,1985年建。轩西向,一楹,高4.5米,面积25.08平方米。轩南植桂花,西栽牡丹、杜鹃、海棠,北种腊梅。

米汁囊

        此石历来是秋霞圃内名石之一。在明未清初就在秋霞圃内存在,距今300多年历史。据《秋霞园志》载:该石每逢阴雨前有水珠溢出,色如米汁。现石上以隶书镌刻的“米汁囊”三字为原迹。

园中的古树名木

女贞 编号:1206 100年二级保护

木瓜 编号:0891 名木一级保护

枸骨 编号:1116 200年二级保护

山茶 编号:1394 100年二级保护

瓜子黄杨 编号:0966 100年二级保护

榉树 编号:1026 250年二级保护

桂花 编号:1176 100年二级保护

银杏 编号:0385 150年二级保护

枫杨 编号:1003 200年二级保护

延绿轩

        此轩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系汪姓园主拆浴德堂改建,毁于清咸丰庚申兵灾。光绪二十年(1894),于今池上草堂之西,三星石之南重建,南向,3楹。民国初期开设“美真轩”照相馆。1981年移建此地。

柳云居

        原金氏园景物,其旧址无考。1985年重建。里间南北设蝴蝶门,西廊与三隐堂相连。周边植柳,以复旧观,沿用“柳云居”为名。

碧光亭

        始建于1759年,,“文革”中被拆除,1981年重建。取自宋代诗人林逋诗“呼吸湖光饮山绿”之意而名。因建于水上又称“扑水享”。在亭内赏景确有“栏前观荷数鱼,亭中吟诗赏月”之情趣也是中秋赏月佳处。

桃花潭

三星石

        三石酷似各态龙钟的福、禄、寿三星,故称三星石。“寿星”石面北居中,右“禄”,左“福”,神采兼备,为石中珍品。

碧梧轩

         取唐代杜甫《秋兴》“香稻啄徐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之诗意而名。因面山水而筑,故又名“山光潭影”,俗称四面厅。始建年代无考,现轩内宽畅明亮,所置明、清式红木桌椅、长几、古朴素雅。

舟而不游轩

仪慰亭

       仪慰亭又作义慰厅,始建于民国10年,毁于八一三兵燹,1981年按旧时式样重建。厅位于西门楼西侧,东向三楹,面积25平方米。其前后有两院,步入门楼为前院,南侧孤植女贞,东北隅有松竹湖石。园南的东西主干道越前院及厅中而过。厅檐悬“秋霞圃”行书额,系魏文伯1982年所书。

上海——秋霞圃(五大古园林)③

古猗园

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沪宜公路218号

门票:12元

古猗园

        古猗园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原名猗园,取“绿竹猗猗”之意而名。由明代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设计,以“十亩之园”的规模,遍植绿竹,内筑亭、台、楼、阁、榭,立柱、猭子、长廊上无不刻着千姿百态竹景,生动典雅。清乾隆11年(公元1746年),拓充重葺,此时更名古猗园。

古猗园导游图

南翔壁

洛阳桥

        此桥系清代遗迹,初建于轮隆年间,桥长6.31米,宽1.87米,据南翔镇志记载,该桥位于“御家桥内转西,在万四浜”,因乾隆下江南之需而建造,桥侧面刻有龙形图,后因乾隆未至南翔且桥身刻有龙,百姓不得通行而逐渐废弃,嘉庆年间,一善人出资重修后才真正造福南翔百姓,古猗园扩建时,保留了此桥,此桥跨越鸳鸯湖连接龟山。

青清园

        青清园占地2.2万平方米,是古猗园内面积最大的“园中之园”,其内以“猗猗青竹”为特色,除栽培明代建园时就有的方竹、紫竹、佛肚竹等品种,还培育小琴丝竹、凤尾竹、黄金间碧玉竹、哺鸡竹、龟甲竹、罗汉竹、慈孝竹、淡竹、凤尾竹等奇篁异竹八十余种,植竹种类之多,属江南园林罕见。

梅花厅

         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一七八九年),一九三七年毁于战火,一九六二年重建。北厅造型壮观,主厅开阔,长门扁扇,门窗、梁檐精隐梅花图案,四周柱有红梅、绿梅,腊梅,道路铺就梅花图案,体现了四季有梅,如入仙境的恋趣.

2019年3月8日拍的梅花盆景

  龟山位于青清园与鸳鸯湖之间,高7米,面积5亩,四面环水,四周有小桥相通,如巨龟四爪。龟山之东有圆形小岛,是巨龟之首,名'龟头岛'。

64/67

不禁舟

埋于明代嘉靖年

又名石舫“建于

同·一九四七年重建。一九九示

干翻建“由明代江南才子祝允明配题额“不繁身“比喻自由无所管牵挂“不蒙丹造型奇特“由田举

麻、亭、阁组合“身面开阔:栏可观戏捣池全景“俯首可赏术中游鱼,古代文人常荟苹于于此今

诗作画“故又称书画步

领带

it经a登稳三

R

2

年代

'在

面i

编辑

更换

牡丹亭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2019年4月14日拍摄的牡丹

  荷花池中建有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的六面七级石塔一普同塔,是古猗园最古老最珍遗文物之一,高约一丈,六面七级,腰束莲花瓣,塔柱镌如来佛像,雕刻精美。

  白鹤亭      

        白鹤亭,顶端白鹤停立,展翅欲往南飞,是根据古代“白鹤南翔”传说而建此亭,南翔地名亦由此而来。相传有一个农民种地时掘到一块一丈见方的巨石,随即有两只仙鹤飞来停留上面。有个叫德齐的和尚看见了,便认定此处是“佛地仙迹”,于是天天乘仙鹤四处化缘集资,在此兴建了白鹤云翔寺。待寺庙修毕,德齐和尚随仙鹤乘风翩然南飞而去,从此了无踪迹。

缺角亭

        缺角亭,故意残缺东北一角,以示东北沦陷,其余三角均塑高举拳头,表示反抗侵略和收复失地的决心,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抗日革命意志。

  鸳鸯湖景区水面约15亩,以长18米,宽4米的九曲桥分隔东西两湖。九曲桥拦腰浮于湖面,与东面柳荫桥遥遥相望,桥面中部是造型玲珑剔透的湖心亭,又名镇蛇亭。

2018年8月15日拍摄的睡莲与荷花

唐经幢

        唐经幢于乾符二年(875年落成。幢高三丈,仰莲基座,八角七级幢柱,飞檐幢顶。华盖下坐浮雕等萨,节下四大天王护法。幢柱镌刻学胜陀罗尼经,罗汉塑像融汉代造像手法,各节束腰莲花瓣,形象饱满优美,为晚唐工艺杰作。

翠霭楼

        又名「玩石斋」,原系上海南市区一火神庙内的打唱台。一九八四年迁移于此,砖木结构,楼上正厅上部圆型斗栱是由近百只精刻乌头拼嵌组成,中间是双龙戏珠,四周梁柱雕刻精细,门窗细格斑纹,全楼建筑宽敞舒适,是一轩典型的清代古建筑。

翠霭楼内展出的奇石

逸野堂

        清代沈元禄《猗园》记:“奠一园之体势者,莫如堂”,堂曰逸野,堂前栽盘槐一对,右立奇峰异石,左为假山水池,堂后植桂,中秋赏月,庭中桂香,疑身在广寒宫中。堂内悬挂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所题“华岩墨海”匾额,表明建筑其堂是反映当时一些士大夫和和文人墨客寄情于山水,沉溺于悠闲雅逸,欣赏风花雪月,以隐逸为高的思想情趣。

上海——古猗园(五大古园林)④

上海——古猗园(看梅)

曲水园

上海市青浦区公园路612号

门票:5元

曲水园

?        初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是当时城隍庙的灵苑。据说为了建此园,曾向城中每个居民征募一文钱,故又有“一园”之称,嘉庆三年(1798)改园名为曲水园,因园在大盈浦旁,取古人“曲水流觞”之意。曲水园以小巧玲珑、典雅古朴著称。园地三十亩,水体占15%。园内建筑以青瓦、白墙、青砖构成,树木枝荣叶茂,花繁果硕,素有“春日樱桃争艳,夏天荷花出水,入秋金桂馥郁,冬令腊梅璀璨”之誉。

曲水园导览图

仪门

        进入南大门便看见仪门,仪门的南面,上镌“古邑灵迹”四字。仪门之北面,上镌“一文园址”四字。据说为了建此园,曾向城中每个居民征募一文钱,故有“一园”之称。

凝和堂

        凝和堂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凝』意稳定,『和』义和谐,当年营造此堂是为了祈求国泰民安。

        单檐歌山式,青瓦白墙,四方而高,十分庄严。同脊饰龙凤,象征福祥。

         堂有回廊,四周设栏,可凭栏观景。

         前厅南向,门口中间置长窗,两侧置短窗。面积为74平方米,十分宽敞。四根粗大的柱子撑擎梁。北面两柱之间有一堵千斤墙,上方正中悬『疑和堂』匾一块。堂后荷花池西南畔有福、禄、寿三块太湖石,称米拜石,典出北宋书法家米芾见奇石下拜之故事,是园中一景。

舟居非水

        舟居非水“俗称旱舫、岸舫。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距今二百四十年。

        此船踞于驳岸之上,东傍南北贯通的小溪,西靠清潮的水池,南临水池的一湾支流,北连双层楼台式的得月轩。自东观之,船、轩一体。

        船头形制如亭。卷棚歇山顶,戗角飞举。船舱、船艄形制如轩。船舱三面为长窗:西面置于船舷之上,便观景;船艄两侧帮上各有窗四扇,光线充足。向西可至迎仙阁和夕阳紅半楼;向北可到得月轩和有觉堂。

        游人登船,不见石驳,但见溪中游鱼,池中倒影。

有觉堂

        有觉堂始建于清乾隆10世(1745件),是水园中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物,有觉堂的四周有廻廊环抱,南北开设刻花落地长窗,东西是排饰着大块玻璃的方形透视窗,从堂中可朝四个方向赏景,所以俗称四面厅。有觉堂的房顶不见梁柱,全用板梢棒接结构,层层向上收缩,攒拢成藻井形状。这种把小料拼接成大材使用方法、能把承重力分散到屋架的四周“不仅造型別致,并目物尽其用、坚固耐久。抬头仰观,只觉气派深邃,能引发游人高峻邈远的思绪。

御书楼

        御书楼位于曲水园西部的一幢飞戗重檐两层小楼。所谓御书楼,就是存放圣旨之楼,因而是常人不得入内之处。

        御书楼面阔三间,看似是毫不起眼的普通民居,但因是存放圣旨之楼,封闭性强的特点十分明显:东面是得月轩,南面是有觉堂,西面是孝子堂(现已拆除),北面是天王殿,形成一个封闭小院。封闭小院中馨口素心荷瓣腊梅倚天王殿东墙土台逸出,冬春时节,芬芳数月。

喜雨桥

        曲水园内一座喜雨桥高不足丈,长仅二丈,宽仅四尺余,却非常精致,关石戏珠二龙,栩栩如生,横栏石狮两对呼之欲出,北眺『小飞来』,南靠凝和堂,东临荷花池,西依得月轩,与恍对飞来、迎曦亭、小濠梁三大亭隔池相望,喜雨桥得名的由来已是百年之谜,有多种说法,但都充满诗意,寄托了青浦百姓对这座古桥的无限深情。

米拜石

        曲水园疑和堂后面的荷花池畔竖立着三块分别刻有『福』、『禄』、『寿』字的奇石。说是『奇石』,因为这三块石头形态潇洒飘逸,而又迴然相异,令人过目难点。人们称这三块奇石为『米拜石』、即可使北朵时诗文书画俱佳的大家米带为此下拜之石。

蛟龙清泉

        曲水园石鼓文书艺苑,原来是灵园后门旁边的『白云坞』,本来有一股清泉,泉水汇到一个小池,传说池中有蛟,民间以为有龙,便奉为神明,其实为一泉眼。1985年,曲水园大修,因此地曾有清泉,故修建了「清泉廊」。但传说中曾有蛟龙的清泉,已无法寻到原来的泉眼。今有传世作品石碣十尊陈列在园中,碑刻八十余幅镶嵌在清泉廊内。池边造一美亭,亭上匾额书有『朝夕安康』四字,亦含祈福之意,并翼实龙清泉之灵气长存不衰。

清籁山房

        清籁山房筑在园林北部一座青石叠起的平台上,台下就是绿树环抱、清潮见底的莲花池。山房与园中大多数古建筑的风格不同,是粉墙黛瓦硬山顶的三问平屋,一厅两厢,居中六扇落地花格长窗,两侧一排離花短騰牑,房内光线明亮,冬日暖意融融,夏季凉风习习。顾名思义,这山房是读书明理、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步入山房,一副对联扑入眼帘:「读圣贤书正心诚意志存高远,做平常事返璞归真行囊清宁」,联意紧扣读书做人的哲理,也与山房的命名——『清籁』暗暗相合,能激起淡史名利追求宁静的游人的共鸣。

衍圣亭

        座落在绿波廊中的衍圣亭,是曲水园中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亦名孔宅,系隋孔子嫡系三十二世孙苏州刺史孔贞在此卜宅而得名。孔宅規模宏大,殿堂楼阁,气象巍峨,清初康熙南巡,曾亲临孔宅设祭,并题下『圣迹』匾频。衍圣亭俗称接驾亭。

        如果说长长的绿波廊是一条名贵的项链,那么衍圣亭便是这项链上最璀璨夺目的宝石。江南园林中都有亭子,林林总总造型各异,但衍圣亭以它的坚实、精致、古朴而别具一格,而且更以它的历史内涵而引人入胜。

机云亭

        机云亭是曲水园众多亭子中唯一用人名命名的亭子。机云,就是西晋著名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他俩是青浦人,二陆的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都是东吴重臣。魏灭吴后,兄弟俩退居故里,闭门苦读十年,后诗名远扬。十多年后,卷入『八王之乱』,遭冤杀。「闭门十载玉出昆网,入狱『朝鹤味华亭』这副楹联高度概括陆机陆云的悲壮人生。

        机云亭建在琼花玉树院中,春暖花开季节,亭外玉兰怒放似自云奔腾;游客在亭中小憩,欣赏充满诗情画意的美景之时,缅怀陆机陆云这两位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之情油然而生。

衍圣亭院落中的石刻和湖石

九峰一览

        曲水园的最高景点,小飞来山顶上的九峰一览阁,是全园的精华,登上高阁,可遥望北千山、横山、薛山、小矶山、辰山、余山、凤凰山、天马山、小昆山等九峰,遥想扩园叠山的当年,远眺云间九峰沉浮于三泖之中,烟云翻滚、风光无边的景象,就不难明白大假山之巅的楼台,所以要被命名为『九峰一览』的缘由了。

        沿着高阁的廻廊细细品味,鸟瞰整座园林,南北两池荷绿水清,长堤亘绕,楼隐亭显,全园呈现出的一派古典美景尽收眼底,就连园外护城河的荡漾碧波,毗邻城隍庙的巍峨脊瓴也全在视野之中。

竹榭

       竹榭原是一幢,清代时有读书人在此楼研读《易经》,故俗称『易』。后易楼毁于火灾。由西城门的潐楼迁于易楼旧址,四周种植翠竹,题名为『竹榭』。现今的竹榭已修成四面安窗的厅,而外环境依旧。

        名为『竹榭』,竹自然是主人。由于造园者用大树作背景,竹潇洒飘逸的风韵就得到充分展现。

        竹榭总体建筑是对称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用湖石围成的花圃,两側花圃的南端都植有竹子,竹榭正面六扇大门的两侧各有四扇短窗,东西两面各有八扇短窗,北面门口两侧各有一棵广玉兰,甚至连走廊转弯处墙上的漏窗也都两两相对。

        榭的飞檐像一只锦鸡伸翅在飞。正脊的南北两端各有一条飞龙,龙尾上翘,龙口张开,衔着竹榭两端,好似要把竹榭移至天宫。飞檐屋脊的动态衬托着竹榭主体的幽静安谧。

镜心庐

        镜心庐位于睡莲池东岸,建子清代。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单檐歇山式。

        庐名『镜心』两字出自五祖神秀的偈语:『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透着禅意。

        庐东有团圃,植有黄畅、紫藤、雪松、玉兰、香樟等树木,湖石数峰点缀其中,充满野趣。

        庐南林木遮山,亭阁隐现。庐北棕榈耸立,翠竹丛生。

        庐西为睡莲池,莲叶贴水,曲桥卧波,如诗如画。

牡丹亭

        牡丹亭建于1969年。亭是单檐六角攒尖状。六个立面变化丰富:西面以门洞与接景廊相连。西北面是白色墙面,六边形洞窗上有牡丹亭匾额,两侧暴悬的楹联『红尘止步门墙外,野趣现身山水中』,十分形象而恰当地概括了眼前幽静秀美的景色特点。

        牡丹亭的柱子间饰有掛落,上面有雕花。亭项六角宝顶,六角勾翘欲飞,空灵轻盈。亭脊上有鸳鸯、老虎、孔雀、梅花、佛手等吉祥而有生气的图案。从牡丹亭外不同角度看牡丹亭,都是一种享受。而坐在美人靠上看杜丹园,以牡丹为主的满园芳菲尽收眼底,这就是这座亭子取名为牡丹亭的原因。

牡丹

花神堂

        在建筑『凝和堂』东侧的『花神堂』,是全园佳树荟萃之处,正如园中的一副对联所描述的情景:『野草闲花留春几日,苍藤古木着意干年』。

        进入曲水园大门,走尽『通幽曲径』,那座半封闭的院落,便是『花神堂』。『花神堂』三间抱厦,四周围廊,庭院周遭种植的十余株佳树,高耸挺拔,树龄均在百年以上,奇怪的是这些桂树的树皮各不相同,有的像松,有的若柳,有的如榆,有的似杨,真是各具形态,当然开出花来就分成了金桂、银桂、玉桂、象牙桂等不同品种了。

        庭院东南隅,有一株二百余年的罗汉松,『花神堂』庭院中还着两株上海最大最古老的白皮松,树姿斜逸旁出,极具观赏价值。

上海——曲水园(五大古园林)⑤

上海——古树名木(部分精选)

上海一一桥梁集锦

上海——塔的欣赏

上海——上海博物馆

更新于 12-12

来自作品集上海题材一一公园
(0)

相关推荐

  • 江苏苏州园林留园

    我们跟随旅游团坐动车来到江苏省苏州留园.园区介绍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中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 ...

  • 中国十大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

    我国著名园林景观并不少,很多人都憧憬园林式的生活,希望有朝一日伴着日升日落悠闲地.可是,希望归希望,现实中哪有那么容易实现.中国景观网为大家盘点了中国十大古典园林景观设计案例,包括颐和园.拙政园.网师 ...

  • 上海5大古典园林,上海园林中的翘楚,你旅游过几座呢?

    上海园林很多,但是古代典型园林却仅仅有五座,是哪五座呢?下面给你介绍: (1)曲水园 青浦曲水园曾称灵园,位于青浦城厢镇,当时是城隍庙的灵苑.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据说为了建此园,曾向城 ...

  • 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古漪园,假日好去处

    放假七天,天气又这么好,不出去赖在家里,怎么能对得住这黄金假日呢? 每个人对有旅游目的地有都有其各自的喜好,有人爱山,有人爱水,但能将山水花木浓缩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里面,当园林莫属. 园林分北方园林和 ...

  • 上海的古玉如此纯净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上海博物馆是与北京.南京.西安齐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开设12个专题陈列室,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包括青铜器 ...

  • 中国五大古桥!

    中国五大古桥!

  • 海南五大古豪宅,放到现在值多少钱?

    海南圈 公众号 在海南旧村落和喧闹城市的某个角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巨宅,中式太师椅.精雕八仙桌和南洋古灯饰,在历经数百年的沉浮后,这些大宅用日渐斑驳的身体记载着岁月的沧桑,记录着海南民居古建筑的特 ...

  • 上海:古猗园

    古猗园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是上海最古老的揽胜之一,也是上海市五大古典园林之一. 古猗园占地10公顷,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原名猗园,取"绿竹漪漪"之意 ...

  • 聊谈上海五大新城建设

    4月7日晚上应邀与某记者朋友聊谈上海五大新城建设. 首先提问:五大新城是否与所在的郊区行政区域一个概念?或言之所在行政区域是覆盖这新城的?据相关专家明确不是一个概念. 那末问题来了:既然五大新城都是每 ...

  • 日售3000斤!上海这家古早味切面店要没了?吃货急哭…

    好食物里注用心 老味道里皆温情 位于合肥路的黄浦区华良切面店 是一家有着72年历史的老字号 制面师傅孙礼国和同事们 每天凌晨4点到店开动机器做面 每天能卖出3000斤 近日 切面店传出要搬的消息 引来 ...

  • 当关中遇到上海 —— 巅峰古玉对决

    当关中遇到上海 -- 巅峰古玉对决 古代艺术  上海博物馆的明清高古玉 古代艺术 审美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层次

  • 【福睿研究】上海五大新城的产业之道(下篇)

    编者按:十九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上海市在"十四五"提出将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大新城建设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在新的历史起点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