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上不第的罗隐写一诗,短短28字,成千古绝唱入选《唐诗三百首》
导语:唐代著名诗人罗隐,连考十几次未中进士,被人称为'十上不第'。他用短短的28个字,抒发心中不满,成为千古绝唱并入选《唐诗三百首》。
'十上不第'这个典故,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罗隐,使得罗隐名气更大。但对罗隐来说'十上不第'却是他一生的'痛'和遗憾。
科举制度为唐朝网罗了大量的人才,一大批学子通过科举制度走向了人生的巅峰,而由于科举的相对公平,特别是像张九龄、白居易、元稹这些人,通过科举考中进士而成为朝中大员,甚至是宰相。
还有像孟郊这样的寒门学子,通过科举制度成功的实现了'屌丝逆袭'。这让全唐的学子,都将科举高中作为人生最大的目标和奋斗方向。
但金榜题名又谈何容易,很多人大才子也同样是铩羽而归。而罗隐无疑是这些落第的才子中最惨的那个,因为他前前后后参加了十几次科考,都以名落孙山而告终。
罗隐'十上不第'
罗隐生于公元833年,属于唐文宗时期,死于910年,这时候已经是五代后梁开平三年了。罗隐字昭谏,杭州新城人,唐代著名诗人。
年少便在家乡小有名气的他,在25岁时便怀揣着梦想来到了京城,准备第二年也就是859年的进士应是。只是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便是从这一年开始了他梦魇般的科考之旅。
859年虽然应试落第有些沮丧,但罗隐很快调整自己的心情,开启了同州、夏州等地的北游之旅。只是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心情游山玩水了,因为从860年开始,他又连考了七年,而无一例外的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当然梦想着鱼跃龙门的他并没有放弃,870年以后,他又断断续续的考了几次,当然又是以名落孙山而告终,所以罗隐才有了'十上不第'这个令他郁闷的'雅号'。
由于878年黄巢起义,虽然还有科举梦,但他不得不隐居九华山。也正是因此彻底破碎了罗隐的科举梦想。
但由于才华出众,罗隐虽没有中得进士,但他却在887年,被吴越王钱镠看中,成了吴越王手下的一名官员。罗隐在吴越王手下曾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务。
心中不满写下千古绝唱《蜂》
《蜂》又名《咏蜂》,是非常著名的一首诗,也入选了《唐诗三百首》。《蜂》是一首咏物诗,罗隐通过描写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忙碌一生,来赞美勤劳和不畏艰难的人民,同时又讽刺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其实,也有一些借此诗来抒发自己屡次科举不中的不满情绪,暗讽晚唐的科举已经不那么'公平'了。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
咏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诗大概的意思是说:无论是平地还是高山,哪里有鲜花绽放,哪里便有小蜜蜂辛勤的忙碌。蜜蜂为了酿成花蜜,采尽了百花,然而它们付出了辛苦,自己却品尝不到劳动的果实,而花蜜的甜你们想让谁来品尝呢?
这首诗短短的28个字,看起来也非常简单,只是描述了蜜蜂采花酿蜜。但其中确实非常有深意的。
'为谁辛苦为谁甜?'便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罗隐通过这句诗,不仅赞美了蜜蜂勤劳,暗讽了当时社会的'不公',更是通过它,抒发了罗隐对当时大唐强烈的忧患,还有对自身出身的感慨,他在想自己又何尝不是一只忙碌的小蜜蜂呢?
鸿雁说
罗隐一生写了很多讽刺诗,大多都是为了揭露晚唐社会的黑暗面。他虽然'十上不第',但这并不妨碍他一颗爱国忧民的心,以及为大唐贡献自己才华的理想和抱负。
而这首《咏蜂》,便是罗隐众多讽刺诗中的上乘之作。刘永济在《唐人绝句精华》中这样说道:'诗意似有所悟,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