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因女儿夜不归宿当街扯头发扇耳光:孩子犯错后父母的做法,决定孩子的未来
精读妈说:孩子的世界又真的很小,很多大人眼里不起眼的小事,却可能是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者:一鸣
最近看到一个让人心痛的新闻。
视频中,一个15岁的长发女孩因为夜不归宿,被自己的爸爸在街头暴打。
他一边揪着女孩的头发,一边在女孩的脸上怒扇耳光,更可恨的是,还解开了女孩的内衣。
女孩一边哭喊着反抗,但由于力量太悬殊,根本无济于事。
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孩子的又气又恼和委屈。
一个15岁的大姑娘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被父亲羞辱打骂,即使一个再小的孩子也会觉得难堪吧?
其实,作为家长,我也理解那位父亲对孩子“爱之深、责之切”的心情,只是,这样的做法我真的不能赞同。
十几岁孩子自尊心特别强,当众训斥、贬低,忽视了对孩子的尊重,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心里阴影。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是人生的起点,而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人生教育的起点。
被当众羞辱的孩子
自尊有多受伤
朋友嘉嘉上高中时,发生了一件事,让她无法原谅自己的父母。
那天,她周末从家里回学校时,由于晕车在宿舍睡了会觉。
没想到睡过头了,嘉嘉怕挨批评就跟班主任说等不到大巴才迟到的。
结果,班主任特地打电话跟她爸确认,她爸却更为恼火。
第二天,她爸和姨丈特地从乡下赶来,中午吃饭时,当着满店人的面把她训了一通。
他怒吼着问:你跟着哪个野男人去哪里鬼混才迟到的?什么难听的话都说了,就是不听嘉嘉解释。
嘉嘉感觉全世界都塌了。
她的爸爸不尊重自己,她的妈妈就更不用说了,在村里,碰到谁都哭诉,就像自己的女儿真的变坏了之类的。
嘉嘉说,那时候真的觉得活着真没什么意思,想过自杀。
父母知道后,也不以为意,还说她心理承受能力如果那么差,就不配做他女儿!
后来还是那天跟老爸一起来的姨丈一直劝她,开导她,她才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但是,从那以后,她变了,不再爱学习了,甚至厌恶学习…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说过:
要想毁掉自己的孩子,首先应该做的是摧毁孩子的自尊,将孩子贬到卑微的地位上······
当众出孩子的丑,是杀手锏。
让孩子失去自尊的方式有很多,可要替孩子重建自尊,是一个非常缓慢困难的过程,因为不留面子的教育,里子也会千疮百孔。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就是保护孩子的人格
布芮妮·布朗博士曾在《脆弱的力量》一书中,提到自己与女儿的尴尬经历。
她带着8岁的女儿买鞋,商场正巧在播放一首流行歌曲,女儿听着听着,竟当场跳起舞来。
周围的顾客都停下来盯着看,可大家的表情并不是欣赏,而是一种替她感到难为情的样子。
这些指指点点,让女儿在那一刻僵着身体,她一动不动、不知所措地看着妈妈。
布朗表示,当时她非常羞愧,觉得是女儿不对,不该在公众场合做这种奇怪的事。
可看到女儿求助的眼神,她突然意识到,如果现在斥责孩子,就等于是采用背叛孩子的方法,来拯救自己。
最后她说:你可以把稻草人的动作也加进去呀。
听到这句话,女儿继续开心地跳起舞,她则在一旁用心地欣赏完这段即兴表演。
如果我们无法容许孩子表现真实的自己,可能会让孩子自我否定,陷入抑郁和沮丧。
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实验有个结论:
你发自内心地相信、认同孩子,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那孩子就真的会在这种正向反馈中,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说:批评(惩罚)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该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
当批判,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抱怨的情绪,那孩子就成了怨气的牺牲品。
俗话说,育人先育己,我们教育孩子不能一味用蛮力,而是要学习如何用正确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保护好孩子的自尊
那是他们一生的铠甲
1、教育孩子,首先要学会共情
有次和朋友各自带娃去附近的商场三楼玩玻璃栈道。
可朋友的儿子瑞瑞刚走了两步,就吓得退回起点,再也不愿意迈出一步。
很多人都看见了,朋友急得大吼:你看小妹妹都敢走,你还是男子汉呢,丢不丢人啊。
往前硬拽了两步,结果瑞瑞哇哇大哭,被拖到一旁,好说歹说,也没有一点用。
就这样,好不容易出来玩一次,在朋友的斥责声中结束。
相反,如果我们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和问题对立,这种理解和陪伴,反而会制造更多惊喜。
要记住,共情,是一种不带功利目的的能力,在孩子需要时,让他知道,你永远跟他站在一起。
2、让孩子在犯错中学会自省
著名儿童教育家孙云晓谈到对孩子的教育时,说了这样一件事。
女儿上小学的时候,特别爱睡懒觉。早上,总要三番五次地催她起床,还总是迟到。
后来,孙云晓给女儿买了一个闹钟,告诉她:“从明天开始,该几点起来,你自己上闹钟,闹钟响了不起来,你就是睡到中午12点也没人叫你。”
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迟到,是要自己承担后果的,慢慢地,不出一个星期,女儿再也没有迟到过。
有意让孩子体验到行为过失后,孩子会“吃一堑,长一智”。
美国托德·帕尔在《犯错误没关系》一书中所说:“孩子对待错误的方式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你怎样对待错误,孩子也会这样去对待错误,当你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时,孩子也会这样。”
真正懂得爱的父母,是允许孩子犯错,却又让孩子从错误中拥有自省,从而进步的人。
3、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不要人格侮辱
我在地铁上见过这样的场景。
女儿低着头站在爸爸身边,爸爸手中拿着试卷看了一遍,突然就大声责骂了孩子,应该是孩子这次考试成绩并不理想。
“你怎么那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我到底养你有什么用啊,我还不如养一条狗算了。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每次都拿第一名,你简直是一个废物”。
那位爸爸讽刺的话语,十分刺耳。我看着那位低着头的小女孩,心中说不出的心疼。
过激的言语永远是最锋利的刀子,而且杀人于无形。
父母一句不经意的讽刺,会让孩子从小就深埋下自卑和不自信,成为孩子最难以摆脱的创伤,长大后也很难跨越心里障碍。
作为父母,我们都是在不断犯错中成长的过来人。
孩子在成长中的过程中不免磕磕碰碰,难免会犯错,走弯路。
孩子的心很大,大到我们大人都理解不了他们那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
孩子的世界又真的很小,很多大人眼里不起眼的小事,却可能是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有一个孩子会喜欢被斥责、被羞辱。
正如几米的漫画《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中那句话:“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一份理智的爱,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尊重与平等的。
真正爱孩子,把爱和尊重还给孩子,因为它们会让孩子长出坚强的铠甲,来抵挡未来的人生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