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横流的当下,如何看待中国在联合国发挥的作用?

“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多边主义的践行者。中国曾被挡在联合国大门之外长达22年,但我们从未动摇对多边主义的信念,从未放弃对《联合国宪章》宗旨的坚守。”

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已于9月2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本次会议将持续至10月1日。

▲ 9月2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中)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演讲。

一般性辩论被认为是一年一度的“联大峰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来自联合国会员国的领导人或高级代表齐聚一堂,就各自对世界问题的看法进行集中阐述。

尤其在近年一些国家奉行“本国优先”政策、反对全球主义理念、高举贸易大棒,国际社会 “逆全球化”横流的现实背景下,联合国的价值和角色将何去何从,备受各界瞩目。

世界主义的结晶

1945年10月24日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的正式成立。发展至今,联合国已经成为公认的世界上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同盟国(反法西斯同盟)在二战后期筹划联合国的初衷是为了打造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机构,以避免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再次上演。同时,通过联合国这一机构来维护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男女平等以及各国的平等;维持正义,遵守基于合理的条约与国际法之义务;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

联合国虽然是以民族国家体系为主要特征的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的产物,但作为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国际政治伦理相结合的产物,联合国具有丰富的世界主义内涵,也可以说是世界主义的结晶。

联合国所倡导的一系列规章规范,实际上是围绕着安全、发展、人权和正义四个维度而展开的,它们也构成了联合国的四大核心价值。

进一步而言,联合国不是一个独立于或高于各成员国的、具有特殊利益的“世界政府”,而更类似于一个以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保护和实现所有人的人权为目标的伦理共同体。

特别是在全球化相互依存的时代,联合国致力于消除狭隘的民族主义,力图用世界主义来削减民族主义的消极因素,培育具有世界主义胸怀的世界公民,倡导民族和解,追求世界大同。

这些都是单个民族国家无法企及的。

中国的突出贡献

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中国是《联合国宪章》的忠实践行者,也是联合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对此,联合国现任秘书长古特雷斯曾给予中国以高度评价:“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和国际事务中作用关键、贡献突出。”

▲ 9月2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第73届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多边主义的践行者。中国曾被挡在联合国大门之外长达22年,但我们从未动摇对多边主义的信念,从未放弃对《联合国宪章》宗旨的坚守。

围绕着安全、发展、人权和正义四大价值,中国对联合国做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中国是国际安全的积极塑造者。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对国际安全负有大国责任。中国不仅主张应尊重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安全机制,强调安理会全体成员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共同担当,还鼓励国际社会摈弃以邻为壑、零和博弈的思维,积极倡导树立新型安全观。

在诸如朝核危机、伊朗核问题、叙利亚内战等地区安全热点问题上,中国向来主张以和平对话方式解决彼此分歧,反对外来势力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不仅如此,中国还是联合国维和事务的积极参与者,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维和活动第二大出资国。

迄今,中国已经参加24项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军事人员达3.5万余人次,为解决地区冲突、化解民族矛盾、防止争端升级等做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是全球发展的关键引领者。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本身就是世界发展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不仅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更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当前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甚嚣尘上,逆全球化态势有所加剧的情势下,中国高举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旗帜,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成为推动全球化继续发展的中流砥柱。

▲ 8月26日,随着X8044次中欧班列(汉堡-武汉)到达武汉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已达到10000列。

特别是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已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

截至2017年底,中国企业在有关国家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上缴东道国税费超过1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2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是保护人权的踊跃践行者。

在国际人权保护领域,中国向来主张国际社会要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各国主权平等,坚持多边主义,坚持互利合作,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和平发展。

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人权的同时,还积极改善国内人权状况,将尊重人权写入宪法,积极推动法治国家建设,国内人权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以脱贫为例,根据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已有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2017年6月22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还通过了中国倡导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首次将“发展促进人权”理念引入国际人权体系,这无疑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又一次肯定。

中国是国际正义的坚定捍卫者。

尽管中国是既有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受益者,但这并不意味着现有国际秩序结构完美无缺,无需改进。

国际上一些倚强凌弱、以大欺小的现象依然存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依旧巨大,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危害。

为此,中国一直倡导各国要以联合国精神为指导,相互尊重彼此的发展道路,反对将自身的意志强加于人,主张坚持以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来独立做出判断,根据国家利益和世界人民的福祉决定自己的立场,不盲从,不屈服于任何势力。

事实上,中国还将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写入十九大报告当中,这凸显了中国在新时期对国际正义的坚守和担当。

近年,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等诸多对外合作中,都一再呼吁要坚持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发挥联合国价值

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已经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它在维护国际安全、人类发展、世界人权和社会正义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尽管联合国也面临着如何精简臃肿机构、提升决策效率、维护机构权威、加强经费预算、抵制强权政治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但是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功绩不容忽视和抹杀,更是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所无法替代的。

目前,受到逆全球化思潮的驱动,一方面,欧美国家开始淡化和弱化多边主义,更加强调国内优先,从而可能减少对联合国和多边机构的支持。

另一方面,基于整体和现实的利益考量,西方国家又不愿意轻易放弃对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的决策权和控制力,甚至想继续利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作为服务本国外交战略的工具,而不是各国平等交流的平台。

因此,无论是弱化支持还是强化控制,这都对联合国的改革和发展构成了挑战。

面对逆全球化时代联合国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团结起来,继续发扬联合国的价值,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加强以联合国为舞台的多边主义合作。唯有如此才能化解逆全球化带来的危害和冲击,逐步克服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继而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正如本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埃斯皮诺萨在致辞中所表达的那样:多边主义是应对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的唯一策略,“联合国大会不只是全世界最民主和最具代表性的论坛,更是包容了全球多样文化的空间”,“在联大这个舞台上所展现出来的智慧、思想和远见,将对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人民产生深远的影响”。

● 太空将成未来战争战略制高点?美俄对弈已经冲出地球……

● 演讲引群嘲、对华乱放炮……特朗普被自家媒体给了“差评”

● 美国对台军售新案所为何意?最终只是徒劳

● 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白皮书,这十个问题的权威回应来了

撰文 / 马建英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编辑 / 张晶

校对 / 聚慧

图片 / 网络

美编 / 曦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