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疟门

金匮蜀漆散 治牝疟多寒。

蜀漆(即常山苗。) 云母(烧二昼夜。) 龙骨(熬。等分。)

上杵为散。发前以浆水调半钱。(即酸浆。浆水散下) 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

按蜀漆性升。上涌顽痰最速。云母性温。开发阴邪最猛。二味相需。较之常山、阳起石更捷。又恐涌泄太过。即以龙骨敛固其津。仍取龙性纯阳。同气相求。佐上药以发越阴分伏匿之邪。则牝疟之寒自已。与桂枝龙骨牡蛎汤、火逆汤之义不殊。其外台牡蛎汤。用吐蛎、蜀漆、麻黄、甘草四味。药虽异而功用则同。盖蜀漆得云母。则温散顽痰于内。蜀漆得麻黄。则温散寒邪于外。亦恐发泄太过。即以牡蛎收敛阴津。仍取其性入阴。有软坚散结之功也。用甘草者。令以协和中外。则胃气有权。方得振祛邪作汗之力耳。

达原饮 治疫疟壮热。多汗而渴。

黄芩(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 白芍(一钱) 知母(二钱) 浓朴(一钱) 槟榔(二钱) 草果(一钱) 生姜(七片。) 大枣(一枚。擘)

水煎。发前热服。温覆取微汗。或问疫邪初犯募原。吴又可以达原饮为主方。详方中槟榔、草果、浓朴。俱属清理肠胃之品。知母直泻少阴邪热。与募原何预而用之。答曰。募原虽附躯壳。贴近于里。为经络脏腑之交界。况湿土之邪。从窍而入。以类横连。未有不入犯中土者。所以清理肠胃为先。非若伤寒传次。表证未罢。误用里药。则有结胸传里之变。即尚未离表。但须姜、枣。佐芩、芍、甘草以和解之。若见少阳阳明太阳。必兼柴胡、葛根、羌活以开泄之。

设里气不通。势必盘错于中而内陷。则加大黄以攻下之。又可专工瘟疫。历治有年。故立此为初犯募原之主方。其殿后则有白虎、凉膈为鼎足之任。以此推原。其他变证。则三黄双解、清热解毒、人中黄丸等方。可默识其微。而用之必当矣。余尝以此治疫疟、时疟。靡不应手获效。总借以分解中外寒热诸邪之力耳。

何首乌散 治疟积滞去后。寒热不止。至夜尤甚。

生何首乌(五钱。碎) 青皮 陈皮 甘草(炙。各一钱) 生姜(七片) 大枣(三枚。擘)

水煎。露一宿。侵晨热服。 多汗而渴。加知母、乌梅。虚人腹痛。加人参、浓朴、木香。

七宝饮 治一切实疟。服调理药不止。

浓朴 常山(醋炒。) 槟榔 陈皮 青皮 草果(各一钱。) 甘草(炙。七分)生姜(七片)

水酒各半煎。露一宿。侵晨热服。(一方。多半夏一钱。大枣一枚。)

常山饮 治疟发晡时。至夜数不止。脉实邪盛者。

常山(醋炒) 槟榔 青皮(炒) 甘草 当归(各一钱) 穿山甲( 八分。世本。作木通。) 黑豆(四十粒) 生姜(七片)

水酒各半煎。露一宿。侵晨热服。

鳖甲煎丸(金匮) 治疟母一切痞积。

鳖甲(炙。一两二钱) 柴胡 芍药 牡丹 虫(熬) 乌扇(烧) 鼠妇(熬)蜣螂(熬。各四钱) 桂枝(千金。作桂心) 阿胶(各三钱) 黄芩 桃仁 干姜 大黄半夏 人参 浓朴 蜂房(炙。各二钱) 石韦(去毛) 紫葳(各二钱半) 葶苈瞿麦(各一钱半) 赤硝(一两)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浸灰候酒尽一半。滤去灰。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纳诸药末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无鼠妇赤。硝。多海藻大戟)此方妙用。全在鳖甲之用灰淋酒。煮如胶漆。非但鳖甲消积。酒淋灰汁。亦善消积。较疟母丸之用醋煮。功用百倍。

疟母丸 治疟痞结于左胁硬痛。

青皮 桃仁 神曲 麦芽(各一两。四味俱炒) 鳖甲(三两) 山棱蓬术 海粉(即蛤粉。各五钱) 香附(二两。五味俱醋煮) 红花(三钱)

神曲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淡姜汤下。

白虎汤(方祖) 白虎加桂枝汤(白虎汤下)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小柴胡汤下) 柴胡桂姜汤(小柴胡汤下)二陈汤(方祖) 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下) 人参养胃汤(平胃散下) 清脾饮(小柴胡汤下)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人参实卫汤(保元汤下) 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下) 胃苓汤(平胃散下) 理中汤(方祖)小建中汤(桂枝汤下)黄建中汤(桂枝汤下) 钱氏六味丸(崔氏八味丸下) 内补当归建中汤(桂枝汤下) 凉膈散(方祖)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下)人参败毒散(小柴胡汤下) 逍遥散(虚损门)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下) 四兽饮(四君子汤下)芎归鳖甲饮(四物汤下)清暑益气汤(保元汤下) 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下) 崔氏八味丸(方祖)

(0)

相关推荐

  •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笔记

    ​卷上·疟病脉证并治第四20201025 (证二条 方六首)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

  •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13-100

    雄黄熏法 疟病分类 根据温度分为寒虐,温虐,瘅虐. 寒虐一般是真正的疟原虫引起的,发冷的感觉比较强烈,用药也是用蜀漆,青蒿这些截疟的药,服药方法也是在发冷之前两小时服用,符合疟疾用药方法. 温虐和瘅虐 ...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疟疾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证二条.方六首) 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弦紧下.脉经有数字.风发.外 ...

  •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 ...

  • 《张氏医通》疟

    经云.疟先寒而后热者.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先热而 ...

  • 《张氏医通》暑门

    金匮一物瓜蒂汤 治夏暑以水灌汗.身热疼痛. 瓜蒂(十四个.熬锉) 上一味.水煎.去滓顿服.少顷即吐.不吐探之. 此方之妙.全在探吐以发越郁遏之阳气.则周身汗出表和.而在内之烦热.得苦寒涌泄亦荡涤无余. ...

  • 《张氏医通》湿门

    羌活胜湿汤 治风湿上冲头痛.项似拔.腰似折. 羌活 独活 防风 川芎 本 蔓荆子(碎.) 甘草(炙.各一钱.) 生姜(三片.) 水煎热服.缓取微似汗.过汗则风去湿不去也.如无头痛.去蔓荆子.换苍术. ...

  • 《张氏医通》燥门

    千金五味子汤 治伤燥.咳唾中有血.引胸胁痛.皮肤干枯. 五味子(五分.炒研) 桔梗 甘草 紫菀茸 续断 竹茹 桑根皮(蜜炒.各一钱.) 生地黄(二钱) 赤小豆(一撮.即赤豆之细者.) 上九味.水煎空心 ...

  • 《张氏医通》伤饮食门

    枳实导滞汤 治伤湿热之物.痞闷不安. 枳实(炒.三钱) 白术(炒焦.五钱) 茯苓(三钱) 黄芩(酒炒.二钱) 黄连(姜汁炒.三钱) 泽泻(炒.二钱) 大黄(酒蒸.一两)神曲(炒.四钱) 生姜(三片) ...

  • 《张氏医通》劳倦门

    朱砂安神丸 治热伤心胞.气浮心乱.虚烦不宁. 朱砂(水飞.五钱.一半为衣.) 甘草(五钱) 黄连(酒蒸.六钱) 当归(二钱五分)生地黄(一钱五分) 除朱砂.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黍米大.朱砂为衣.每 ...

  • 《张氏医通》虚损门

    薯蓣丸(金匮) 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 薯蓣(即山药.二两.)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大豆黄卷(各七钱半) 甘草(炙.一两二钱) 人参 阿胶(各五钱) 芎 芍药 麦门冬 白术 杏仁防风 柴胡 桔梗 ...

  • 《张氏医通》战栗门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下) 麻黄汤(方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