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脉合诊及尺肤诊法

​色脉合诊法和尺肤诊法

帝曰:

有故病(1),

五脏发动(2),

因伤脉色,

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

征(3)其脉小色不夺(4)者,新病也;

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

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

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

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

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

尺内(5)两傍,则季胁也,

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

中附上(6),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

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

上附上(7),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

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

前以候前,后以候后。

上竟上(8)者,胸喉中事也;

下竟下(9)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注释】

(1)故病:旧之宿疾

(2)五脏发动:内脏又被新的邪气触动

(3)征:验、审

(4)夺:失或衰

(5)尺内:

尺肤,即前臂内侧

自肘至腕的皮肤

(6)中附上:

将尺肤分为三段,

近掌部者为上段,

近肘部者为下段,

中间者为中段。

中附上,指中段

(7)上附上:

将尺肤分为三段,

近掌部者为上段,

近肘部者为下段,

中间者为中段

上附上,指上段

(8)上竟上:竟,尽也

上竟上,上段之尽端,即近鱼际部

(9)下竟下:下段之尽段,即近肘部

黄帝说:

既有旧病

又有五脏

感触外邪

得的新病

都会影响脉色,而发生变化

怎样区别它是,久病或新病

岐伯说:

只要验看

它的脉色

虽然小而

气色正常

乃是新病;

脉象无明显变化

但是气色却失常

乃是久病;

验看它的,脉象与面色

也都失常,乃是久病;

验看它的,脉象与面色

都不失常,乃是新病

肝脉与肾脉

见了沉弦的现象,

若面现苍赤色的,

是因为有跌仆损伤筋骨所致,

外部没有见血,或外部已见血,

都要出现像水气病一样的瘀肿胀

尺肤部

的下段,

两手相同,

内侧候于季胁部,

外侧候于肾脏,

中间候于腹部

尺肤部的中段,左臂的外侧候于肝脏,

内侧候于膈部;右臂的外侧候于胃腑,

内侧候于脾脏。尺肤部的上段,

右臂外侧候于肺脏,内侧候于胸中;

左臂外侧候于心脏,内侧候于膻中。

尺肤部的前面,候身前即胸腹部;

后面,候身后即背部。

从尺肤上段

直达鱼际处

主胸部与喉中的疾病;

从尺肤下段

直达肘横纹处

主少腹、腰、股、

膝、胫、足

等处的疾病

【按语】

本节介绍了

色脉合诊法

和尺肤诊法

中医四诊的

脉诊即切脉

即是医生用

手指切按患者的脉搏

感知脉动应指的形象

了解病情、

判断病证

的诊察方法

色诊通过,观察病人

面部皮肤,色泽变化

诊察病情的一种方法

脉为血府

脉管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色发于脏

面部皮肤的色泽

是脏腑气血之外荣

二者均可以反映

气血的盛衰和运行情况

色脉合诊

可以辨别

新病和久病

新病,脉与五色俱不夺,

或仅见脉变,而色不夺

久病,脉与五色俱夺,

或脉无多大变化,但色已夺

可见

色脉合诊

可以判断

病之新久

色诊尤显重要

提示临证诊病

有舍脉从证

的灵活运用

尺肤诊

是古代

的一种

常用诊法

诊尺肤

主要是:

“审其尺之

缓急大小滑涩,

肉之坚脆”

《论疾诊尺》

以测身之寒热和津液的盈亏

通过分候尺肤各部位更可

察知有关脏腑身形的病变

脉象和尺肤,是相应的

脉急促,尺部皮肤,也显现紧急;

脉徐缓,尺部皮肤,也显现弛缓;

脉象小,尺部皮肤,也瘦薄而少气;

脉象大,尺部皮肤,也像突起似的;

脉象出现滑,尺部皮肤,也滑利

脉象出现涩,尺部皮肤,也涩滞

目前

尺肤诊在临床

已经甚少应用

但对某些病证

特别是温热病

仍有一定

临床价值

值得进一步

发掘和研究

明代医生,汪石山

对诊尺肤很有经验

既诊三部

而再探

其尺肤

可以得其

身之冷暖,

形之肥瘠,

肤之疏密,

可以知其

浅深、

内外、

新久

之病情

确实要从

临诊实践

得出体会

(0)

相关推荐

  • 《脉色辨病之新久》

    帝曰:"有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这是黄帝的问话,其意思是说:人体如果有旧病从五脏发动,则必影响到在脉色上发生变化.所以黄帝就此问岐伯,怎样从脉色的区别来 ...

  • 黄帝密码|​察遍身色

    察遍身色. <出窍系列1>.水墨.本然绘 <灵枢.问病及尺>中说: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欲无视色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 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 ...

  • 扁鹊81难经译文注解:第五十八难 伤寒病的类型及其主脉

    第五十八难 伤寒病的类型及其主脉 [原文一]       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       然:伤寒有五,有中风①,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 ...

  •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的色脉合诊法和尺肤诊法

    黄帝内经中的色脉合诊法和尺肤诊法 [原文] 帝曰:有故病(1),五脏发动(2),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征(3)其脉小色不夺(4)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 ...

  • 黄帝内经中的色脉合诊法和尺肤诊法

    黄帝内经中的色脉合诊法和尺肤诊法 所在栏目:黄帝内经 分享:254次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的色脉合诊法和尺肤诊法 [原文] 帝曰:有故病(1),五脏发动(2),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岐伯曰 ...

  • 杨旭《黄帝内经》66:尺肤诊法

    杨旭《黄帝内经》66:尺肤诊法

  • 尺肤诊法

    籍中的尺肤诊法 尺肤诊法是通过寻找尺部皮肤(即腕横纹到肘横纹的前臂靠尺侧皮肤)的压痛点,以诊断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诊察的具体方法是,首先以食指尖按在尺肤中央处,则食指一侧到腕横纹长度(以患者食指为准) ...

  • 17.中医诊断法纲——色脉合参(上)

    --<脉要精微论> 上一篇谈及到了色脉合参之色以应日,脉以应月.今天继续深入地讨论一下色脉合参的法纲. 必须要指出的是文中关于色诊纲领性句子: 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 ...

  • 17.中医诊断纲法—色脉合参(下)

    17.中医诊断纲法-色脉合参(下) --<素问·脉要精微论> 上一篇文章谈到色诊的纲法--以精明五色为核心,辅以五脏,六腑,外形之观察. 这次接着谈相当重要的脉诊.脉诊在外界人士看来是最奇 ...

  • 色脉合参

    ​色脉合参: 即诊色 与诊脉 相结合 综合判断 病情变化 例如: 面红唇赤 舌红苔黄 为邪热盛 的病色 若脉洪数 或者滑数 脉色一致 多为新病 易治 若脉洪数 面色苍白 脉色不符 多为久病 难治 &l ...

  • 扁鹊81难经译文注解:第十三难 色脉尺肤合参的诊断法

    第十三难 色脉尺肤合参的诊断法 [原文]      难曰:经言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相胜之脉即死,得相生之脉者,病即自己.色之与脉当参相应①,为之奈何?     然:五脏有五色,皆见于面,亦当与寸口尺 ...

  • 色脉诊

    ​色脉诊 平按: 此篇自篇首,至"失神者亡" 闻揆度奇恒",至"诊要毕矣" 自"诊病之始",至末 黄帝问: 欲临病人 观死生 决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