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独创的白金三品,是种怎样的货币?
不久前,有朋友问文瀚乐拍:“白金三品”是什么,币圈里好像很少有人提到?文瀚乐拍觉得白金三品严格来说确实算是钱币,但它更像是汉武帝的敛财方式,与绝大的多数普通百姓没什么关系,下面就来仔细说说。
在《汉书·武帝记》中记载“四年冬,有司言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县官衣食振兴,用度不足,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足用,初算缗钱”。白金三品是西汉武帝刘彻于元狩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9年铸造的一种类似于金银币的东西,只不过形状比较特殊一些,直至元鼎二年废除,前后共用了五年。秦汉以前,古人提到的“白金”,大多数时候,指的是我们现在的银,白金三品是一种由银锡合金铸造而成的货币。
在司马迁的《史记》上能看到相关记载,“又造银锡为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圆之,其文龙,名曰‘白选’,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复小,椭之,其文龟,直三百……”民国时期的钱币学家丁福保曾经在《古钱大辞典》“惟汉武帝白金三品,仅有是说,未见是泉。”
这种货币什么样呢?当时的汉武帝觉得当时天上的动物就是龙,地上的动物就是马(汉武帝时是千年难遇的爱马人),人最需要的动物是龟。所以白金三品中第一品就是圆形的币,重140克,上面的花纹为龙,能兑换三千钱;第二品是方形的币,重量较小大概有30克,上面的花纹为马,能兑换五百钱;第三品是椭圆形的币,重量就更小了,上面的花纹为龟,能兑换五百钱。
历史中关于白金三品的相关描述并不太多,民国时期的藏家们也罕有关于这种钱币的信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先后在陕西、甘肃等地的汉墓中出土了相关的文物,包括铜质龙、铅质龙、马、龟的物品,才引起了钱币学界的极大关注。
不过,对于西汉的百姓而言,这种大面值的货币大概率与百姓无关,面值太大,而且后期还用铅这样的低价金属来铸造,降低了货币的信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个钱币的灭亡。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盗铸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盗铸白金者不可胜数。”伪造钱币时死罪,但是仍然无法阻止白金三品的盗铸现象,足见其利益之高、伪造成本之低,以至于用酷刑都无法阻止货币的泛滥。
白金三品的铸造与当时汉武帝时期的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联,文瀚乐拍觉得当年汉武帝为了扫除匈奴的祸患,多次打退匈奴的军队,其代价就是耗光了文景两朝的财政积累,同时国内连续数十年实行军事总动员的状态,大大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白金三品的铸造又进一步对民间财富进行了掠夺,因而惹得天怒人怨,发行五年就废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