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尿虾与小龙虾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人民的收人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当然,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餐饮业也不断向中高档层次发展,以前上海人很少见到的食物遍地皆是,以前上海人见不到的食品也上了餐桌。在餐厅里见到一种似虾非虾的东西,不少餐厅的食品标牌上写的是“懒尿虾”,普通话念作“lai niao虾”,而上海方言“懒”音接近la,“尿”音近si,把“懒尿虾”用上海方言念成“la si虾”,很不顺口,于是“懒尿虾”被上海人用“洋泾浜话”叫作“la niao虾”。
我的福建老家也有这种“虾”,属于一种低档价廉的水产,当地方言叫做“cou niu ba”,我会讲家乡方言,我知道“cou niu”就是“臭尿”的方言读音,方言“cou niuba”通常指遗尿症患者,也就是上海方言讲的“渫水泡”(渫,上海方言音近sa,即排泄的意思,上海人把小便叫作“渫水”,大便叫作“渫屙”,放屁叫作“渫屁”),至于那“ba”字该怎么写,我就不知道了。前几年,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我经常到浙江一带出差,想不到宁波土话也把“懒尿虾”叫做“渫水泡”。
“懒水虾”的比较规范的名称叫“虾姑”,而它的英文名则叫做“螳螂虾”(mantis shrimp),这是因为它的第二对胸肢特大,很像螳螂的前足。《大英不列颠百科全书》收有“虾姑”条目,释文讲:
坏姑mantisshrimp口足目stomatopoda
海产甲壳动物,第二对附肢很大,形似螳螂的前足,故英文名意为螳螂虾。250多种,分布广,长1〜30厘米。生活于近岸水域中,但也可见于1300米深处。多数生活在洞穴中。幼体和成体都善游泳……日本沿岸的可食用,长亦达20厘米。
虾姑的体腔里有一囊,囊内可储水,当它受到惊吓时,可以把囊内的水迅速排出,既可以迷惑、惊吓“敌人”,也可以提高游水的速度,使自己迅速逃离。当它被捉出水面时,也会立即排水,犹如小便一样,“渫水泡”之名就是由此来的。所以,你如上餐厅吃饭,在挑选“懒水虾”时,用网兜捞虾,不要直接用手去捉,否则,弄得不巧,虾姑的水会“渫”侬一身。
“懒尿虾”排出的水略有些臊腥味,实际上它的肉身也有这种味道,所以,虾姑大多以椒盐油炸为主,始终上不了大台面。
上海还有一种被叫作“小龙虾”的硬壳虾,它的三对足部都有螯,其中第一对特别发达,通体红色,犹如穿着胄甲,外形颇似生活在海中的龙虾,但体形则小得多,一般在2寸左右,于是被叫作“小龙虾”。
我童年时生活在虹口,偶尔在菜市场附近的小摊上有“小龙虾”出售,但很少有人把它当食物,而是买回家给小孩玩的。我也玩过,用一棉纱线系在“小龙虾”的身上,牵着它,使它爬行,还挺好玩的。这种“小龙虾”大多出自江湾一带的小河沟里,从小就听说,这是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从外国引进来的,用于净化水质,此说是否可靠就不得而知了。到了稍大一点,我们就会结伴到江湾捉或钓龙虾,用一线竹,系上一线绳,绳上放一小钩,钩上放一些饵料,往长草的小沟里一放,龙虾就会咬钩。因为早就听说是日本人引进的,总以为是日本人搞破坏,所以也无人敢把小龙虾当食品。大概到了上世纪70年代,才在菜市场见到很多的小龙虾,放在一只很大的脚桶里(上海人讲的脚桶实际上是浴桶),任顾客挑选。家庭主妇把小龙虾的头须剪去,把其背剖开后将虾体内的一根“筋”抽去,烧成可口的小菜。不过我仍不敢吃小龙虾。
实际上“小龙虾”并不是小的龙虾,它的真名叫“蝲蛄”,属于甲壳纲,河虾科、螯虾属,一般栖居在田畦或小沟里,生存能力很强。前若干年,以盱眙为主的江苏北部的农村大量推广养殖从海外引进的“小龙虾”,然后大量运入上海等大城市,商家则称用一种多味调味料合成的“十三香”秘制成“十三香小龙虾”,于是,食小龙虾几乎成了上海时尚青年的兴趣和情趣。我的一位朋友当年住在沪西延安西路“美丽园”附近,与上海戏剧学院相邻,他住宅边上的一条弄堂里开一小饭店,主要供应小龙虾,每天有许多戏剧学院的学生结伴到这里吃小龙虾,我也应邀去过几次。许多年过去了,有不少当年在这里大啖小龙虾的学生已成了上海滩上颇有名气的演员、主持人,他们也经常在电视节目中畅谈吃小龙虾之情趣——这就是小龙虾给人们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