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经》中,老子为什么总是用“水”来喻道?

1

“水”是道的本质

在中国古人看来,生命是由水形成的。在先秦时期盛行的“五行说”认为水是五行之首,是产生万物的首要元素。《管子·水地》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明确提出水之是万物之源的思想。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幅“海神托地”的帛画,画中海神禺强站在自己的化身上,双手托起大地,揭示着万物发源于水。

而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也认为,水是万物的本源。

在《道德经》中,“水”是一个被反复提到的意象。在老子看来,道是不可用具象的言语来说明的概念,但他多次以水来喻道,即水“几于道”,并且认为“上善若水”。

美国著名汉学家艾兰认为,《道德经》》中关于水的论述,构成了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老子将水为本喻来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处于隐喻的哲学认知发展阶段。

隐喻与比喻不同,它指的是依据一个经验领域去理解另一个经验领域。老子通过观察,发现水有柔弱、谦卑、清静的特点,而这些特征正是他所要阐述的“道”的本质特性,所以他直接将水提到本体论的高度,以“水”喻“道”。

2

水的几种品性

《道德经》中,老子阐述了水的三种品性。

一是“谦卑”。

《道德经》第8章中,老子用了九个“善”字,赞美了水的谦卑品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表明,至善就应该像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水具有包容天下的仁德,水利于万物却不争功,水的特性是谦卑处下,而人们的追求则相反,人们都向往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为了利益成日勾心斗角,正因为水处在人们所不喜欢的位置,所以它更接近于“道”。

古罗马哲学家普罗提诺提出了“绝对之善”,也用了“水”作为至善的象征:“这个绝对的善是一个泉源,它本身就是一切流的原则,是永远如一的泉源。”这个观点比较接近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

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没有一卦六爻皆吉,只有谦卦例外。

也就是说,水的沉静渊深,水的虚怀若谷,水的柔慈顺应 ,是水之谦卑品格的具体体现。柔弱是水的特性,也是“道”的属性,所以“弱者道之用”。老子认为,“道 ”就是通过水的柔弱顺应自然的特征来发挥作用的。

“道”无名无形,超越人们的感知而存在,然而在它作用于万物时,发挥作用的方式却是“弱 ”,“道”之创造万物及其运作是以柔弱顺应自然为特征的,道造化万物,却又不居功自傲。

然而,水的这种柔弱却具有惊人的力量。《道德经》第78章云:

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没有哪一种东西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攻击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水能够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抽刀断水水更流,水滴石穿却异常惊人,但是世上却没有多少人会用心去领悟。

二是“自然”。

老子认为“道法自然”。“道”是 “惟恍惟惚”的,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得的抽象之实体 ,是无法仿效的 ,而能仿效的是现实的自然之水 ,它是“大道”的真正体现。在老子看来,宇宙是一个和谐、自然的整体,万物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是因为一方面,“道”顺万物之性,使万物自生自长,“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另一方面,万物循 “道”自然而生,失 “道”自然而亡,“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 ” 之生养万物,没有欲望,没有条件,如水滋润万物一样,“利万物而不争”。水滋万物,道临天下,水的自然的品格正是大道的体现。

水更能体现“道”在行为方式上要求的自然无为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万物生长、繁殖,却不借此而将其加以主宰,顺其自然发展。可见,老子的眼中的美是与自然紧密联系的,水正具有这种自然的特性。

三是“清静”。

《道德经》第15章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清静是水的品格 ,也是“道”的属性。清静之水,体现万物之“道”,这种清静的水并不是一潭死寂,而是能润泽大地、化生万物、孕育生命, 所以静中又蕴含着动,蕴含着新的生命的萌动。老子认为“道”生成万物,万物又复归于“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天地万物最终又归其“根”, “归根”就是回归于作为万物本源的“道 ”。

那么,万物所归根的 “道”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归根曰静,静曰复命。”“道”之动所回归 的是一种静的状态,静不是消失,而是在静的境界中孕育着新的生命。正如《易经·复卦》 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所以说,“归根”是动之即静,是万物向道的复归,“复命”是静之即动,“静”中又含蓄着“动”,即生命的孕育和萌动。万物归根,清明虚静 。静中有动,静中有“道”。

3

对人类的启示

老子以水喻 “道 ”,具体形象地阐述了 “道”的某些本质规律 。在这里,水是“道”在 自然界中的直观形象 ,“道 ”是水在本体意义上的内在提升。

因此,很多人认为在《道德经》中,不同的语言其实都在描述水的品德,甚至可以说,全部《道德经》的哲学精神,都是水的品性的体现。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对于自然界是充满着敬畏的,是 以一种谦卑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在有关盘古开天辟地的记载中,人是由其 “身之诸虫,因风所感 ”而生,而且是在日月星辰、草木金石等形成之后。在这个由天地自然之物构成的序列中,人的位置是最低的。这也正是原初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体现。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习惯于以一种征服者的心态来审视自然。这是人类中心主义与万物相处的方式。

当面临人类的肆无忌惮的破坏之后,自然界所展现出来的力量让人触目惊心。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着报复。”

道如江海,因居下而容纳万物、百川汇归、万物归往。所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最高品德、道之最高品德就是谦卑。因为谦卑处下,所以天下自来归服;天之道就像水之道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

而水所具有的谦卑,正是人类所缺少的,改变在自然面前的征服者的心态,对自然界怀有感恩之心,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道德经》

2.《易经》

3. 浅论老子的“水”意向,陈瑶,哲学史学研究,《文史资料》2011年1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