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假期行走旅行是不合时宜了,
春节响应国家号召家里手机补充知识,
用知识过滤病毒与细菌更是一种现实安全的情怀。
梁思成设想中的北京古城
回顾梁思成当年为保住北京古城墙所做的努力,节选了诸多他为促成保护方案所撰写的文字;二是梁思成撰写的《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节选。两篇文章结合起来,帮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梁思成对古建筑的那份浓厚感情,更好地认识这位中国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
梁思成手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楼改造图
城与墙
完整地保留北京古城原来的格局,是“梁陈方案”两个最主要的基本思想之一。
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的巨人梁思成的眼里,北京城和故宫紫禁城又有另一番审美情趣。对此,梁思成于公元1951年4月发表在《新观察》杂志上的《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曾有细致描述。虽然这是一篇学术文章,但在文字表述中却有一种散文式的优美,故不能不摘录其中部分段落,在供读者了解梁思成关于北京城的学术思想的同时,也欣赏其在文学功底上的造诣:
上世纪50年代,梁思成(左三)与周恩来(左一)在中南海交谈
构成整个北京的表面现象的是它的许多不同的建筑物,那显著而美丽的历史文物,艺术的表现;如北京雄劲的周围城墙,城门上嶙峋高大的城楼,围绕紫禁城的黄瓦红墙,御河的栏杆石桥,宫城上窈窕的角楼,宫廷内宏丽的宫殿,或是园苑中妩媚的廊庑亭榭,热闹的市心里牌楼店面,和那许多坛庙,塔寺,第宅,民居。它们是个别的建筑类型,也是个别的艺术杰作。每一类,每一座,都是过去劳动人民血汗创造的优美果实,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今天这些都回到人民自己手里,我们对它们宝贵万分是理之当然。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这各种类型,各个或各组的建筑物的全部配合;它们与北京的全盘计划整个布局的关系;它们的位置和街道系统如何相辅相成;如何集中与分布;引直与对称;前后左右,高下起落,所组织起来的北京的全部部署的庄严秩序,怎样成为宏壮而又美丽的环境。北京是在全盘的处理上才完整的表现出伟大的中华民族建筑的传统手法和在都市计划方面的智慧与气魄。这整个的体形环境增强了我们对于伟大的祖先的景仰,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对于祖国的热爱。北京对我们证明了我们的民族适应自然,控制自然,改变自然的实践中有着多么光辉的成就。这样一个城市是一个举世无匹的杰作。
1933年,梁思成在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檐下
如果说上述是梁思成从北京市的“表面现象”所做的大致描写,那么下面则是他从他最为看重的“中轴线”格局所进行的礼赞:
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全城就是围绕这中心而部署的。但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我们可以从外城最南的永定门说起,从这南端正门北行,在中轴线左右是天坛和先农坛两个约略对称的建筑群;经过长长一条市楼对列的大街,到达珠市口的十字街口之后才面向这内城第一个重点——雄伟的正阳门楼。在门前百余公尺的地方,拦路一座大牌楼,一座大石桥,为这第一个重点做了前卫。但这还只是一个序幕。过了此点,从正阳门楼到中华门,由中华门到天安门,一起一伏,一伏而又起,这中间千步廊(民国初年已拆除)御路的长度,和天安门面前的宽度,是最大胆的空间的处理,衬托着建筑重点的安排。这个当时曾经为封建帝王据为己有的禁地,今天是多么恰当地回到人民手里,成为人民自己的广场!由天安门起,是一系列轻重不一的宫门和广庭,金色照耀的琉璃瓦顶,一层又一层的起伏峋峙,一直引导到太和殿顶,便到达中线前半的极点,然后向北,重点逐渐退削,以神武门为尾声。再往北,又“奇峰突起”地立着景山做了宫城背后的衬托。景山中峰上的亭子正在南北的中心点上。由此向北是一波又一波的远距离重点的呼应。由地安门,到鼓楼、钟楼,高大的建筑物都继续在中轴线上。但到了钟楼,中轴线便有计划地,也恰到好处地结束了。中线不再向北到达墙根,而将重点平稳地分配给左右分立的两个北面城楼——安定门和德胜门。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正阳门箭楼向北的中轴线
不仅如此,就连中轴线东西两侧和以故宫为中心的其他建筑布局也是世所罕见、壮美无比的:
在中线的东西两侧为北京主要街道的骨干;东西单牌楼和东西四牌楼是四个热闹商市的中心。在城的四周,在宫城的四角上,在内外城的四角和各城门上,立着十几个环卫的突出点。这些城门上的门楼,箭楼及角楼又增强了全城三度空间的抑扬顿挫和起伏高下。因北海和中海,什刹海的湖沼岛屿所产生的不规则布局,和因琼华岛塔和妙应寺白塔所产生的突出点,以及许多坛庙园林的错落,也都增强了规则的布局和不规则的变化的对比。
正阳门(前门)
对此,梁思成还充满想象地建议说:“在有了飞机的时代,由空中俯瞰,或仅由各个城楼上或景山顶上遥望,都可以看到北京杰出成就的优异。” 然而,面对这“一份伟大的遗产”,当时诸多的国人是不能认识到或予以欣赏的。
1954年,(左起)华罗庚、老舍、梁思成、梅兰芳
摘自《梁思成传》,窦忠如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