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如何高效地推动课堂进度?

给你一个学期,让你教完一本数学教材,你会不会觉得自己可以想怎么教就怎么教?too young too navie!

上慢点吧,不大容易。一个学期通常按20周计算,期末考试用掉1周,两次阶段考合计用掉1周,法定节假日至少用掉1周,乐观估计还剩17周;一周按7节课算,总共约有119节。一本教材,以八年级上册为例,根据教师用书上提供的参考课时,整本书的正课所需共57个参考课时。平均下来,你有两节课的时候,来完成1个参考课时的内容。看起来挺充裕,但这是极其理想的结果。真实的工作中,课堂时间被“磨损”的机会多了去了,不说别的,光是因为大课间学生被拖延回课时,我就平均每周被“磨掉”至少30分钟的课堂时间。

上慢点不行,那上快点可以了吧?还是不行,你得问问学生能不能跟得上。对于我们自己而言,要把一个章节的逻辑梳理出来,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做到,但是学生听了肯定是云里雾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们需要把知识点揉碎,配上案例和习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验和练习,这意味一笔不小的时间成本。有的学校分了快班和慢班,遇到快班的学生还好,稍加点拨学生就能反应过来,但是学校对快班的学生往往会有更高的期待;遇到慢班的学生就有点想哭,很多时候力气花了,学生还没反应,有时好不容易懂了一点,过两天再提起,又忘光了。

由此可见,提高课堂进度的推动效率,对我们来说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任务。

教学有两大任务,一个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点,另一个是帮助学生建立应试技巧。前者关乎学生实力的提升,后者为了适应当前现实,相比之下,前者更为基础和重要。

从本质上看,我们在教学中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沟通影响学生采取行动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是我们与学生持续沟通时间最长的平台,因此自然应该是我们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点的主阵地。

从这个角度看,课堂进度的推进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学生在同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用时更少,像我过去常常遇到的窘况,就是自己辛苦两节课讲完的内容,同事只花了一节课,而且效果还更好,明显效率比我高;另一个是同一段时间能兼顾的学生更多,有的教师一节课下来,还有一大堆学生没掌握,只能另找时间补,而有的教师一节课就能搞定一大半的学生,自然效率更高。

那么,怎样高效地推进课堂进度呢?

第一个思路,是帮助学生优化思考。

数学的学习,归根到底是知识点的学习,而学习知识点的过程,其实也是对知识点的思考过程,因此帮助学生优化思考,有助于提高课堂进度的推动效率。

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点不止一个,它们之间也并非相互独立,如果只是一味地学,很容易变成知识点的堆砌,思考反而会受到阻碍。更好的选择,是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结构化的梳理。这点我们可以助学生一臂之力。

数学的教材通常是以章节为单位,来分批承载知识点的;而具体的内容编排,只是教材提供的学习思路,尽管是专家们苦心研究的结果,但如果一味遵守,未必能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提取章节的所有知识点,参考教材提供的编排思路,自己有逻辑地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编排思路。

有一次听一个同事的课,内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节。按理说,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但是整节课下来发现,学生一直在做引出概念的应用题,到了最后五分钟,同事才提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至于判断概念的练习,只能靠拖堂或下节课了。

同事的做法,的确是遵守了教材的编排思路,但照课堂实操情况看来,不花两节课是搞不定的。学生花了很长时间思考的应用题,只不过是为了引出概念,而概念本身并不复杂,这无疑是喧宾夺主的做法。其实,如果把整章的的知识点有逻辑地串联起来,就会发现,要想加快课堂进度有更好的选择,比如把应用题的难度降低到学生觉得白痴的地步,甚至不需要应用题,因为学生之前有接触过方程的。

我对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的梳理逻辑如下:

小学的时候,解应用题基本靠列算式;上了初中,解应用题很多时候都会用方程,因为方程能解决的问题更多。

方程的类型很多,我们现在学其中的一种,就是一元一次方程。怎么理解呢?“一元”就是指一个未知数,“一次”意味着未知数最高次数是1,“方程”意味着它是等式,即有等号。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方程,就是一元一次方程。

见到方程,我们常常会有一个冲动,就是把它解出来。什么叫解方程?其实就是求出未知数的大小,而未知数的大小称为方程的解。 解方程的原理是什么?等式的基本性质,具体来说有两条,一条和加减有关,另一条和乘除有关。

如果全靠直接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有时工作量会很大,因此我们需要学习一些解方程的基本技术,包括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和化系数为1。 学会了解方程,就可以用来解决应用题了。应用题最难的地方,无非是根据题意列方程,所以我们会先把重点会放在这里。

我当时按照这个逻辑来推动课堂进度,发现有许多内容都可以精简,练习的时间更加充足,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考也更加自然顺畅,要是以前遵守教材,结果常常是学生方程解得糊里糊涂,应用题最后没多少时间,只能匆匆带过,哪里还谈得上效率!

如果把知识点有逻辑地串联,属于宏观层面的处理;那么微观层面的处理,就是优化对单个知识点的思考。

学生对一个知识点的核心思考过程,可以描述如下:

我遇到了一个问题,用过去的知识无法解决,或者可以解决,但解决的成本太大。这时,我经过一番思索,获取了新的思路,总算成功地解决了问题。问题解决后,我需要对思路进行封装,保留有用部分,剔除无用部分,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点。然后,我通过一系列的刻意练习来巩固知识点,直到能熟练地用它来解决更多的问题,实现知识点的迁移。

针对上述过程,我们有三个策略进行优化。

第一个策略,是花时间解释问题。

许多时候发现,明明题目不难,可是学生就是对着题目发呆,连好的学生也如此,可是当我一讲,他们马上就大叫:“哎呀,这个条件我刚才没看到,要不然早就会了!”其实学生不是没看到,而是没有逐字读题的习惯,所以压根不知道题目提供了什么。

课堂也是一样,有时教师辛辛苦苦地组织了一堆探索活动,学生热火朝天地搞完以后,还是糊里糊涂的,不知道自己做这些干嘛,纯属听从老师的吩咐。有时学生则是陷入了探索过程中,纠结某个细节,老师在上面总结了半天的知识点,一个都没听进去,这也是犯了把手段目标化的错误。

更好的做法,是在开始活动前,先花时间和学生解释本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让学生带着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这样更容易事半功倍。这一点教材不一定做的很合适,最好是自己结合学生的情况来设计。

比如最近教的三角函数,北师大版的引入方式,是通过如何科学地判定梯子陡不陡这个问题的讨论,过去按照这个思路教,感觉学生还是不明白三角函数的本质所在。后来翻看了人教版,发现它的引入方式,是通过30°和45°的对边与斜边之比,来引出任意锐角的正弦,显然逻辑性更强。

于是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尝试用这种方式和学生解释:

我们这一章有个新概念,三角函数,那什么是三角函数呢?

先看这个“函数”,记不记得我们上次是怎么理解函数的?函数是一种用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工具。那三角函数用来表示那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呢?

回想一下,对于直角三角形,我们研究过它的两个锐角的关系是什么?它们互余。那它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对,就是熟悉的勾股定理。

你看,一个是角和角的关系,一个是边和边的关系,那么直角三角形的边和角是不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呢?嘿嘿,这就要学三角函数了!

这样解释完,发现学生在理解正切、正弦和余弦的概念时,都能带着边角关系的意识,做题时思路也更加清晰,速度也相对更快。要是以前,我还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解释什么是三角函数,课堂进度自然慢的要死。

第二个策略,是调动更多感官学习。

我们经常反对满堂灌,满堂灌最大的弊端,或许是它只能调动学生的听觉来学习,效率再高也有限。其实除了听觉,学生还可以通过视觉和活动来学习,如果教师能够都调动起来,常常可以起到“1+1+1>3”的课堂效果。

比如在讲动点问题时,比较偷懒的做法,是自己干讲,最多板书画个草图,让学生自行点在图中的过程;更好的选择,是借助几何画板,向学生展示运动的过程,这样能帮助更多的学生理解问题,效率自然更高。

还有画三视图,我以前是直接让学生做课本的习题,发现有的学生是真的想象不出左视图的样子,怎么讲都不行;后来发现一个同事带着自己儿子的积木来上课,哪个学生不会,直接摆出来一看就明白了,感觉自己被秒杀。

第三个策略,是刻意练习流程化。

知识点从形成、巩固和迁移,都需要足够的刻意练习,可以说,这是学生把知识点内化的必经之路。

不过,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利用练习时间。有的学生想一会题目,就喝一口水,或者搞点其他小事,偶尔可以,但一直如此可就影响效率了。有的学生一碰到不会的,就立马找四周的同学讨论,其实也不妥,不仅自己的思路被打断,还耽误了别人专注思考的时间。

因此,更好的选择,是把每一次刻意练习流程化,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问题终将被解决,这样学生就能安心地调整自己的注意力,专注于练习。

课堂上的刻意练习时间主要有课堂练习和课前小测。我的做法是,把任务写在黑板上,确保学生能随时查阅,不需要多问;同时把练习时间分为独学、讨论和点评三个阶段。独学阶段要求专注于解题,尽可能减少其他事的干扰,像喝水最好提前做,遇到困难先做标记跳过,延迟处理;讨论阶段要求专注于解决自己的困难,解决完的可以继续研究题目;点评阶段要求专注于听讲,跟上我的思路。学生刚开始也是不适应,过了一两个星期就慢慢找到练习的节奏,注意力更集中,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优化思考能让我们帮助学生有效缩短学习知识点的时间,如果想要在同一时间兼顾更多的学生,我们可以做的是,优化学生的行动。

一对多是我们目前课堂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不是对多个学生,而是学生的学习进度很难兼顾。关注了快的,就担心慢的跟不上;关注慢的,又担心快的被耽误了。分层教学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从数学成绩水平的角度看,一个班级的学生可以分为优秀层、及格层和后进层。整个年级也是如此,有的学校没有分层,每个班的三个层次都相对均衡,这给课堂的兼顾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而有的学校分了层,快班的后进层几近消失,而慢班的优秀层也几乎没有,课堂的兼顾工作难度反而降低。

我的选择是,以及格层学生的学习进度为课堂进度的主线,也就是说,只要及格层的学生基本能跟的上,我就会把课堂进度往前推。这时就会产生两个问题:对于优秀层的学生来讲,课堂进度是相对较慢的,他们难免会多出一些闲置的时间;而对于后进层的学生来讲,课堂进度又相对太快了,他们跟不上也是大概率的事情。这时,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优化这两个层次学生的行动。

对优秀层的学生,我的做法是培养他们超前学习的意识,让他们珍惜自己的学习速度,力争用同样的时间,比别人做更多的事情。有的人可能奇怪:“这个道理优生还不懂?”还真不懂,我就见过不少优秀层的学生,十分钟的课堂练习,他五分钟就做完,然后就坐在那里无聊地发呆,或者找旁边的同学聊天;过去建议他多找点事情做,他还振振有词:“我都做完了还要做别的?早知道做慢点!”

就这个超前学习的意识,培养起来也没省多少时间。个别沟通和集体沟通我都做过,即便优生认同这个道理,到了课堂上还是反复提醒,才慢慢适应过来。不过,当他们适应过来后,课堂练习时间,我就可以更安心地关注及格层和后进层学生的进度,效率相比之前也提高了。

后进层的学生往往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主动的,另一种是消极被动的。对于前者,我的做法是鼓励其主动请教别人,要么是同学,要么是老师,同时发动班里的优生,尽可能确保有人帮助他们解答困惑;对于后者,我的做法是鼓励其调整学习习惯,做好每一件有助于学习的事情,为此,有时可能需要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优化了学生的思考和行动,课堂进度的推进就可以更有效率地进行吗?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和学生的师生关系。

有的教师倾向把权力集于一身,学生做什么完全由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学生配合的时候,课堂的进度还算快;学生少有抵触,进度就会受到影响。此时为了进度顺利,这些教师往往会选择采取措施把学生压下去。他们的课堂进度全靠自己的力量来推动,就像火车一样,火车整列的动力都来自于车头,有句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就是这个意思。

有的教师更愿意选择与学生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课堂的行动不是由谁说了算,而是遵守一定的原则。他们如果对学生提出一项要求,就会花时间与学生解释,避免学生产生误解而抵触。如果学生的做法更好,他们也会尊重学生的选择。他们唯一严格对待的,就是违反原则的行为,而不是针对某个学生。

这些教师的课堂进度推动,除了来自于自己,还有学生内心自发的驱动力,就像动车组,每节车厢都有自己的动力,这样一来,不管是10节车厢还是100节车厢,连在一起的速度都不会下降。而火车呢,一个火车头带10节车厢和带100节车厢,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