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戏剧为支点,这位老师让学科德育“润物无声”

❑ 林存福
杭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戏剧教育艺术硕士
编者按

教育戏剧以其独特的教育性,成为语文学科德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情景设置、角色扮演、即兴表演、主题深化、意义探讨等环节渗透学科德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自读课文。尽管是节选,对初一学生来说也是一篇长文。

据说当年有位友人看了萧红的这篇文章后,不屑地评价说:“这也值得写?这有什么好写的?”但这确实是一篇好文章。

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到鲁迅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并将这些琐事拼凑组合在一起,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文章看似零乱,笔法似乎有点随意,但文字背后寄寓了萧红对鲁迅先生深切的哀思。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使用教育戏剧策略,渗透学科德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

教学过程描述

01
集体绘画,勾勒人间鲁迅形象

萧红和鲁迅先生之间的交往集中在1934年底至1936年7月这段时间。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此时远在日本的萧红因不懂日文,对于日本报纸的报道只能“渺渺茫茫知道一点”。当她确知噩耗后,24日就给萧军写信:“昨夜,我是不能不哭了……可惜我的哭声不能和你们的哭声混在一道。”(《萧红的东京通信》)

鲁迅之死,萧红一下子是无法接受的,因为1936年7月离开上海时,鲁迅先生还给她设宴送别,却没有想到成为永别,悲痛的心情让她写不出太平静的文章,“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当时,萧红写了一段充满情绪的话:“导师的长处,我们知道得太少了,想做好人是难的。其实导师的文章就够了,绞了那么多的心血给我们还不够吗?但是我们这一群年青人非常笨,笨得就像一块石头,假若看了导师怎样对朋友,怎样用剪子连包书的麻绳都剪得整整齐齐,那或者帮助我们做成一个人更快一点,因为我们连吃饭走路都得根本学习的,我代表青年向你呼求,向你要索。”

书简中已经出现了像《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零星、片断的回忆景象的文字,我们就不难想象1939年10月萧红完成一篇两万四千字的长篇回忆录——《回忆鲁迅先生》将更多的笔墨放在回忆先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上。

面对这些散落在文章中的生活片断,教育戏剧策略中的集体绘画很好的起到还原人物形象的功效。集体绘画即将“全组或小组集体创作一幅图画,代表戏剧中的一个地方或人物。这幅图画给予具体资料,让参加讨论者进一步探索意念。”

集体绘画并不一定真的要在画纸上画下来,它可以通过文字或学生的集体构图勾勒出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学生在领会集体绘画的策略后,他们完成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画面:“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送客人、在饭桌上、吃萧红包饺子、幽默地开玩笑、在梅雨季的一个晴天与萧红的见面、展读青年来信、看电影后深夜坐车、等电车抽烟、休息、用校样稿揩桌子、陪客人谈话、工作、睡觉、谈论海婴吃丸子、包纸包、忍着病痛工作……”通过这些片断的勾勒,这些画面历历可见。

在此基础上,再运用编剧中的人物构建法,勾勒一位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每一物体都有三个维度:深度、高度和宽度。除此之外,人类还有三个维度:生理、社会、心理。不了解这三个维度,我们就无法对一个人作出评价。”

学生在上述集体绘画的帮助下,完成了鲁迅先生的“文字素描”:55岁,1.58米,体重38.7公斤,头发黑白参杂,眼睛带一些血丝,如同大病愈初的病人一样脸色憔悴,但是精神很好,整个人精神焕发,眼神炯炯有神。他的头发一根根直直地竖着,没一根是耷拉着的,都那么长,头顶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胡须像隶书的“一”字。穿长衫,手里经常拿着一支香烟。笑声十分明朗,发自内心,常常笑得咳嗽起来。有着极深的传统文学功底和外国文学修养,不仅能校对《海上述林》,还是翻译《死魂灵》。他有强烈的信仰和社会责任感,不分昼夜地和青年学者交流,诲人不倦地给青年学子回信。他有着双重的性格,爱憎分明,对待家人和青年非常温和慈爱,对待敌人“尖酸刻薄”,有诗为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02
情境设置,复原先生生活片断

《回忆鲁迅先生》记述了1934年底至1936年7月间鲁迅先生在上海租界寓所的生活情景。

文章中多处对鲁迅先生居住的地方进行描述:“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回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最后的十年,在上海度过的。

鲁迅的上海寓所对鲁迅本人及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来说都是一块福地。上海期间他陆续出版了9本杂文集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先后编辑《语丝》、《奔流》等文学刊物,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在上海寓所,他鼓励、栽培青年的重要场所,其中萧红就是最重要的一位。

学生们从课文中找出一些富有当时生活气息的句子,“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鲁迅先生从下午二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完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吃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回忆鲁迅先生》)。由上可见,鲁迅先生大多数的活动都在客厅和书房进行。

当学生明确了情境设置后,他们根据文章中鲁迅先生活动的场地,复原了寓所的客厅和书房。“客厅后没到黄昏就先黑了”、“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红绿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学生在以上文字的提示下,先画出鲁迅先生屋内装饰的简图,随后,根据学生的草图,教师在教室里腾出两块空间,让他们布置复原鲁迅先生的客厅和书房。在复原的客厅和书房里,以4人小组为单位,重现一幅当时的生活情境塑像。

复原的生活片断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为角色扮演搭建了逼真的情境,同时,学生在复原鲁迅先生生活片断的同时,感受到先生一生“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的生命写照。

03
角色扮演,共情作者哀悼之思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再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静像画面,即每组学生定格在他们准备表演的其中一幅画面。此后,学生充分利用了上述情境设置的客厅和书房,完成1分钟左右的表演。再现了鲁迅先生与青年学生交流、伏案写作、与萧红近于天伦的场景。

在小组情境表演的同时,其他的同学也赋予“萧红”这一角色。让他们作为作者,回放这些与鲁迅先生生前相处时熟悉的生活场景,内心有什么感受。

在此,笔者进行了一次全新的教学戏剧策略实践——时光隧道。让情境表演之外的同学以萧红的身份经过时光隧道,回到当时鲜活的场面,通过访谈,让角色扮演萧红的同学说出内心的感受。我很惊喜地发现,学生除了描述眼前即景外,能深切地学会到平静的画面背后深切的哀思。这时,他们再读原文最后一段时,才体会到力透纸背的悲凉。

2

教育戏剧中的学科德育

教育戏剧的概念源自于英国的DIE(Drama In Education)与TIE(Theatre In Education),上世纪90年代著名的戏剧家李婴宁在《英国的戏剧教育和剧场教育》一文中首次将教育戏剧概念介绍到中国大陆。

“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 DIE)是运用戏剧手段于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方法。即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把戏剧元素和方法作为教学方法和手段,应用在学科教学的德育目标中,学生在情景设置、角色扮演、即兴表演、主题深化、意义探讨等环节,通过共同创造的戏剧活动和戏剧实做达到学习目标和教育目的。”

教育戏剧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戏剧艺术教育的在于其教育特性。这使得教育戏剧成为语文学科德育的重要途径。《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过程中,应用了教育戏剧情境性、过程性和反思性等特点,在作中学、学中反思,充分体现了学科德育实践性的原则。

01
集体绘画,促成角色形象和自我认知的融合

《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有关鲁迅的形象是散落在各个事件的叙述中,缺少有效的整合,文章便显得凌乱。集体绘画策略让学生在合作中重构鲁迅先生的整体形象,学生从鲁迅的外貌和精神实质上认识了这位“爱憎分明,对待家人和青年非常温和慈爱,对待敌人尖酸刻薄”的生活中的鲁迅,而非被神化的鲁迅。

02
创设情境,提升学科德育的趣味

教育戏剧策略的学习是情境的学习。学生置身在特定的情境,从中通过不断地互动、沟通、协调、探索来了解教学主题的意义和价值。本课教学中,学生复原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寓所的客厅和书房,重现鲁迅先生和青年学生探讨学术、交流思想的生动情景,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将知识设置为情境是由老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变,体现了以过程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知识转化为情境,能够促成真实的学习发生,将作者书写的人生体验经由课程结构和戏剧教学法彼此结合,产生出更高效的学习体验。

03
角色扮演,强化体验式德育的价值

“演戏,才是观众能从戏剧中得到的最大的快乐,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主体的自由;被动地听讲,也只是学生受教育的方式之一,主动地学习,特别在戏剧的框架内主动学习,学习的自主性才会掌握在学生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教学的最终目的回到学生体验和感悟上来。角色扮演,使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是引起学生共情的主要手段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