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地区(今三明、南平地区)是客家民系发祥地之一
文:詹泉洲
福建东面临海,三面环山。在古代,福建远离中原,又有高山阻隔,形成封闭性的地理环境。北方汉人入闽的路线主要有三条:一是由江西鄱阳、铅山经分水关入闽。福建的闽北崇安、建阳一带与江西、浙江相毗邻,距中原距离最近,也是北方汉人入闽最先到达的地方。二是由江西临川、黎川越东兴岭经杉关入闽。从江西的临川、黎川越东兴岭,经杉岭、杉关到福建的光泽,这一路较为平坦。三是由闽浙边界山口入闽。福建与浙江山水相连,闽浙边界有很多山口关隘,是入闽的交通孔道。如浦城枫岭关,处在仙霞岭山脉和武夷山脉相衔接的低山丘陵地带,是闽浙古道之一。闽北崇安、建阳、建安、南平、邵武、浦城正好处于北方汉人入闽的三条路线的交通要道,交通相对发达。
闽北、闽西地区有着非常悠久的中原汉民的居住历史。在周朝的时候,已经有客家人居住闽地的记录。是古代中原汉民避难的居住地。有学者认为,客家之名,始于周朝。根据清福州闽学专家蔡永兼《西山杂记》载:“福建周时有七闽,其地域即泉郡之畲家,三山之蜑户,剑州之高山,邰武之武夷,漳岩之龙门,漳郡之南太武,汀赣之客家,此七族称七闽。”可见,在周朝的时候,已经有中原汉人因为躲避战乱等原因,进入闽地居住。战国时期,战乱纷纷,又有中原汉人南下进入福建。汉朝时期,朝廷为了平定闽越,在江西和福建之间交界的武夷山地域,长期列兵布阵,平定闽越之后,又长期在武夷山地区布置军队守边。在三国时期,闽北、闽西、闽中设置了一系列的行政机构,说明这块地方的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闽北、闽西、闽中地区成了客家先民的聚居地。在以后的历次战乱中,闽北地区都接受了不少从中原而来,从江西而来的汉族移民,然后,移民又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转迁闽西、闽东、广东、江西等地区。闽北有古义和今义,古义指古闽越族生活的地区,也是中原汉人南下入闽最早开发的三府,建州、南剑州、邵武三府,包括今南平和三明几乎全部县市。今义的闽北,主要指南平市辖区,包括有南平市和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4个县级市以及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5个县。闽北多地残留着多出2000多年前汉代闽越对抗汉朝所修筑的古城遗址。汉武帝建元年间(公元前140年),闽越不服管辖,曾经多次叛乱。后来汉武帝派兵镇压并采用迁徙政策,“尽徙其民于江淮间,以虚其地”。这是历史上福建与中原人口第一次大交流。说明早在汉武帝时,江淮间已有大批福建人居住。而闽北成了闽越族和中原人共同生活的文化融合地。中唐以后,在北方逐渐进入战乱时期的背景下,闽北保持了长期的安定局面,北方民众纷纷南迁入闽北,他们与本地越人后裔融合,将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铸为一体,并形成自身的区域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3),大批士族百姓被迫逃到闽北、闽东等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三山志》)。其中有林姓、黄姓、陈姓、郑姓、詹姓、邱姓、何姓、胡姓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今南平、三明地区)及晋安(今福州)定居,而后渐向闽中、闽西扩散。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闽北、闽中地区可以说是非常古老的客家祖地。与此同时,西汉时期被汉武帝迁徙到江淮之地(如河南固始一带)的闽越族后人,不少也纷纷迁回福建沿海的传统聚居地。
唐宋时期,又有大量的客家先民大量涌入闽北地区,促进了这片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是闽学的发源地,创造了灿烂的闽北文化,属于和庐陵文化、临川文化、粤北北江文化、粤东客家文化、汀江文化、东江文化、赣南文化、南流江文化等同样古老而灿烂的客家文化。
正式有福建别称,是在唐代中期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设“福建经略使”(军事长官职称)。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福建”名称。建州乃今闽北地区的建瓯。可见闽北在福建的地位,为什么不叫“建福”,很显然从声调发音来说,不够和谐。
唐朝时期,闽北出了一个著名的历史代表人物:黄峭。黄峭讳岳,字仁静,号青冈,又名峭山。邵武和平坎下村上井人,紫云黄氏的先祖。生于唐咸通十二年(871年)。自幼聪颖,有胆略。昭宗(889~904年)在位时,邵武水灾频繁,蝗害四起,加上地方军阀割据,盗匪出没,民不聊生。青年的黄峭毅然拿出家中积贮,聚合乡邻,兴义师,抚灾民,地方得以安宁。陇西郡王李克用见黄峭有才干,招至麾下任千户长。乾宁二年(895年),李茂贞、秦宗汉、王行瑜叛乱,黄峭随李克用平乱,以功升千户侯,管江浙两广军务。次年,叛军再次进扰,黄峭又率兵讨平。因勤王有功,封工部尚书。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唐朝灭亡,黄峭弃官归隐,次年返回故里,创办和平书院,教谕后人矢志求学。黄峭有3妻、21子。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因年岁已高,遂均分资财。除留下3妻的长子外,遣余子散居各地,并各授家谱一帙,作为日后相认的凭证。诸子临行时,黄峭口授一诗:“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我思外境犹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早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广顺三年(953年),黄峭无疾而终,葬于本村附近黄家林。黄峭平生著述少见,建宁卢田《黄氏族谱》载有《题书院四景》六言诗4首。其后裔繁衍,人数惊人,现散居闽、赣、粤、台诸省及海外。
五代后唐,闽北已经有中国最早创建的书院之一——邵武和平书院,创办人为后唐工部侍郎黄峭,邵武和平人。书院营造了闽北千余年来读书求学、重视教育的氛围。千余年来始终教育发达,文风炽盛,英才不断,名人辈出,和平书院培养进士即有137名, “贡士”、太学生更是数不胜数,著名文学、书法家也屡出不穷,古镇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进士之乡”。和平上官等家族是中国几个朝代的显赫家族,最鼎盛时期,同朝为官达70多人,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
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宋朝是闽北群英荟萃的辉煌时代。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两宋部分,大篇幅记载了闽北文人骚客的洒脱字词。因此,闽北被誉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宋朝学子的艰巨门坎:科举的社会形态汗青》,记录两宋合计28933名进士,福建占7144名,名次全国熬头,其进士数占全国进士总额的24%,靠近四分之一,居全国进士人次之最,而福建籍中又以闽北籍为之最。
宋代闽北地区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考中进士,与地理因素的影响、教育的发达、经济的发展、刻书业的繁荣、浓厚的学风与劝学习俗、闽学的兴起息息相关。当时,很多产业居于全国领先位置,如“建窑”成为全国八大名窑之一,矿冶业鼎盛时期,全国以福建为重点,福建又以闽北为中心。又如,建阳、建安(今建瓯)二县刻书占全国三分之一强,闽北印刷业十分发达,建阳麻沙成为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此外,造纸业和茶叶也相当发达。
两宋的闽北出了2000多位进士和17位宰相,宰相如邵武的李纲、浦城的真德秀、建瓯的杨荣等,历史文化名人如朱熹、宋慈、蔡襄、杨时、柳永、严羽等生长于此,辛弃疾、陆游、袁崇焕都曾在闽北留下足迹。特别是朱熹在闽北“琴书五十载”,所以后人有“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之说。
两宋时期,闽北出了很多大家。如婉约派宗师刘永:著名词人,闽北武夷山人。那首《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成了皇帝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的名句,柳永是宋代当之无愧的娱乐界大才子,如同现代版“周杰伦”。抗金民族英雄李纲:南宋第一位宰相,历史教材和古代文学教材都有记载的人物,闽北邵武人。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兵已逼近东京,徽宗匆匆出逃,白时中、李非彦等大臣也想奉钦宗南走。李纲挺身而出,坚决反对逃跑,认为“今日之计,莫若整饬军马,扬声出战,固结民心,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钦宗决定留京坚守。李纲被任命为亲征行营使,主持防务,厢军与保甲民兵也协助禁军作战。从正月初五至初八,军民修楼橹、安炮台、运砖石、设弩床、备火油,进行备战。初八日,金兵到达城下攻西水门,李纲亲临指挥战斗,击退金军的进攻。次日,金军攻酸枣门、封丘门,李纲又登城督战,激励将士,杀敌数千人。
文学理论家严羽:最重要的成就在于诗歌理论,著有《沧浪诗话》,闽北邵武人。严羽生活在南宋末年,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家乡邵武。但在元军入侵、国势垂危之际,仍很关心时事,爱国思想在诗中时有流露,对朝政弊端也颇多不满之词,如《北伐行》、《四方行》、《有感六首》等。
宋慈: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闽北建阳人,著有《洗冤集录》。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电视连续剧《大宋提刑官》的主角所饰演历史人物就是宋慈。
闽北客家地区没落始于元代。当时蒙古人的铁骑踏进中原,推翻了宋朝,建立元朝,朝廷一大派系的闽北客家人,难免就遭到元兵的抄斩,继后的千余年间,经历史的沧桑多变、改朝换代,闽北文人政要多流宦异乡,分居城邑。深处大山中的闽北人依旧过着安逸闲适的,鲜于与外界接触。闽北作为中国传统理学圣地,外族文化难以渗入,大山深处的也不易攻入,因此邵武有“铁城“之名,南平被叫做“铜城”。换言之,闽北是福建客家文化的坚强的阵地。
闽北退出福建中心地位也从元代开始。“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兴起,福建的海洋文化形成。伊斯兰教等外国教派进入,使闽南等地开始繁荣,涌现了多元文明。而闽北确坚守着固有的理学文化,深邃的大山也使道教风声四起,明代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正是从闽北邵武走出来的以为出神入化式武侠人物。
福州、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大量的外国人涌入,使蛮荒之地的福建东部南部沿海出现了繁荣的景象,甲午海战后台湾的割让,也使中国把第二道防线缩退到了福建的大山深处,使闽北在甲午海战后出现了稳定的局面。
“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他们带来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封建文化,增加了福建人口,使福建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时候的福建,已有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十九县的建制,约8600户;农业生产在封建生产方式下迅速发展,物产丰富,手工业如防止、青瓷也发展起来。社会的开发再加上稳定的局势,两晋直至南北朝,福建吸引越来越多的北方移民者南迁。
闽北(今南平、三明地区)一带是客家人的传统聚居地,在长期的时间里,闽北都是福建地区文化教育领先的地区。不少江南大姓在这片地区,都有很长时间的居住史。闽北、闽西北地区,现在还有将乐等纯客家县,而在罗香林的客家学研究著作中,福建的南平是纯客家市。事实上,闽北地区(今南平、三明地区)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之一,也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今天仍然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
我们通过对闽北方言的考察,也可以证明这片土地的客家文化底蕴的深厚。闽北方言分布在福建地区的建瓯、建阳、松溪、南平部分地区、顺昌、政和、武夷山等地,以建瓯话为代表。属于客语建瓯话片区。建瓯古时为建安郡、建州、建宁府的治所在地,为闽北政治文化中心,方言为闽北通用,由古汉语发展而来,保留了古汉语中众多的语音特点和古汉语词汇,构词方法。因闽北地处史上百越分布带,此外还融入了百越语言,有少数一些类于百越语言的构词方法,《武夷山志》中有载“武夷山方言属于汉语方言,与侗壮语系的百越语言有关” 经20世纪60年代初全省方言普查确认,建瓯方言是闽北方言的代表点,主要通行于明清时期建宁府属的建瓯、松溪、政和、崇安(今武夷山市)、建阳等县市,以及浦城、南平、顺昌等县市中接近建瓯的乡镇,使用人口在200万上下。闽北语别称建州话。
根据我们对建瓯话的考察,建瓯话中,有70%的客家话,7%的普通话,3%的北方话,10%的闽越语,还有10%的古吴语、楚语遗存。因此可以说,建瓯话的主体是客家话,但糅合了其他的一些语言。换言之,作为闽北(今南平市、三明市)的代表性语言之一的建瓯话就是客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