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5why的前提条件

昨晚,在与两位工程师聊天的时候,他们抱怨,他们所工作的工厂,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在通过“5why”的技术,进行根本原因找寻的时候,别人总会找出一堆理由来阻挠,比如:

1、这个弄弄就好了,不要较真啊。

2、这个我就管不了了,这要通过老板去推动了。

3、XX的上一层原因找不到啊。

他们觉得问题,项目的推动都很困难。他们也觉得,这些人懒,思想觉悟不高,水平不行。他们认为应该带着端正的,甚至偏执的态度,去找出根本原因,制定对策,从而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这几乎是每个精益人的信条。

但是,真的是这些人懒,思想觉悟不高,水平不行吗?我们真的仔细思考过他们这些阻挠的理由本身的根本原因吗?

我们先来分别看看这三个理由:

1、这个弄弄就好了,不要较真啊。表面看上去是这个人确实懒。但是根本原因是不是可能他其他的任务过于多,已经超负荷,无暇顾及你的问题呢?

2、这个我就管不了了,这要通过老板去推动了。表面上看上去是这个人思想觉悟低,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其他的事情都不管。但是根本原因是不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壁垒已经很厚,很高,他无力去管呢?

3、XX的上一层原因找不到啊。表面看上去是这个人水平不行。但是根本原因是不是,企业从来不进行培训,导致了他根本没有这样的知识水平去定位原因呢?

这样看来,5why,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技术,它必须是要结合整体环境背景,进行运用的。所以,在进行5why运用的时候,六号建议使用前提条件为:

1、适量使用5why:

找出根本原因,制定对策,这个也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如果预期的回报较小,但是还是纠结于根本原因的定位,我认为是不合适的。这里六号建议运用二八原则,对于决定小部分成本,占大部分问题数量的小问题,建议采用临时的、针对非根本原因的对策进行问题的解决;对于决定大部分成本、占小部分问题数量的大问题,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2、流畅(低成本)的内部沟通:

这个有两个层面:

a、这是建立在所有人都有共同的利益诉求(可以是类似于全员持股、分红等等方式的物质诉求;也可以是类似于一同怀揣改变世界梦想等等的精神诉求)之上的。假若大家如一盘散沙,各有各的算盘,不太可能去建立一个流畅的内部沟通。更有甚者,派别林立,互相内斗。所以为什么精益原则中,始终强调企业负责人的重视,重视不仅仅是指每天、每周都去现场看看,更要使得企业上下齐心协力。

b、我们工业工程人员作为辅助者,我们需要通过工业工程技术去分析、简化部门间的沟通流程,让平级、上下级沟通更加流畅。从而能够运用在5why的时候,办公室中沟通的成本更低。

3、一定的人才知识水平:

企业的知识贮备,体现在人才的贮备上。但是有些企业担心重金培养的人才的流失,所以给予员工的培训机会很少,最终导致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去。建议可以多采用内部培训。另外,根据边际效应,可考虑降低精英培训费用,该费用补贴至基础培训,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企业知识水平。我们作为通晓企业流程的工业工程师,有义务、责任担起内部培训师的角色。

若不具备以上前提条件,可能产生5why无法有效运用的状况。

以上,希望有所帮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