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县城之北一里许,为风景秀丽的香山。据传:从前山上有檀香数株,且产香草,因而得名。唐时就在山之南麓,建有一间乾明寺,有田膳僧,为本县历史上佛家修心养性之地,年代之远,时圮时修。宋政和年间,又在寺前建有一间东岳庙,代有增修,至明末,遭兵燹俱毁,至清康熙年间,先后在东岳庙地建东岳殿,在乾明寺旧址建一观音阁,连成一片,更在其前建前座山门,总其名为“香山古刹”,招僧住持,是善男信女礼佛拜神的地方。后又增修豁然亭、揽秀楼,白莲台、会讲堂、接龙桥等建筑,加上近廓坡平路坦,入林不深,地处清雅,更是文人墨士聚游赋诗之所。到咸丰同治年间,该寺拥有田产八百余亩,僧徒颇众。清末,国际交往渐繁,风气渐开,人们思想上有所觉悟,寺僧老的辞世,壮的或有还俗,削发为僧已为青年不甚接受,民国初年,仅存寺僧十数人。
当时住持僧是赞禅人师,原籍县城东郊大桥村人,俗家梁姓,自幼出家,时年近六旬,由于一向安享寺庙丰产,早把礼佛念经置之度外,是个吸鸦片、大饮大食、与劣绅恶棍鬼混烟酒作乐通霄达旦的和尚,其手下和尚徒弟也多是衣锦食肉,游手好闲,且有争夺管寺大权,互相排挤,他们的生活为人们所羡煞,而所作所为又为人们所非议。其时,德庆已是一个崩山累累、童山濯濯、黄沙锈水、地瘠民贫的穷县,人民生活既苦,文化又落后,全县仅得一间高等小学,学生不过百数十人,学满毕业,即为生活奔波,间或有些家庭较为富裕的有志青年,欲求深造,必须负笈省肇,始有中等学校就读。县内有识之士,多想兴办中学,从发展教育造就人才开始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1924年间,邑内绅土梁祖诰、严搏球、李炯、董谋等人,偶聚广州,曾共同发起,联络旅省军、政、学界同乡及留省同学会诸人会议,决定尽先组织成立德庆县中学筹备委员会,公推梁、严、李等人为筹备委员,专责设法与地方人士及旅外乡亲联系,商讨筹集经费建设中学事宜。
在当时贫瘠的德庆县,筹办一间中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地方上向大户及各姓祖尝只能筹得开办费,而学校的常年经费必须每年要有固定收入才能维持。但地方穷,赋税少,从何规划筹措?大多数人都把目光集中到香山古刹八百多亩丰厚的寺产,与其养活十多个游手好闲的寺僧,不如转为办学经费,把香山古刹接过来,既解决学校经费,又解决学校校址。办法虽好,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特别是在封建思想浓厚的德庆山区县,谈何容易。虽然办学是人人举手赞成的好事,但要破寺庙办学就不是容易接受的事了。需要由寺中的住持大师出面献产办学才能使迷信的群众无异议,也才能使分散在县内外各地的八百多亩寺产顺利接收过来,不致因这个改革致使这批田产化公为私,落到个人手上。但和尚也不是好对付的,希望风平浪静只通过说服就献出来那也是不可能的,刚巧那时积极主张办学的邑人严博球回县任县长,是一个很有利的机会,于是决定思威并震,智接香山寺产办学的计划。
一日,县府派员到香山寺,郑重通知住持僧赞禅大师,谓县长定期来寺上香,请作好准备。赞禅还以为县长出行,侍从众多、行到半山准备迎接未迟,只吩咐备办洒席,自己依然横床直竹、吞云吐雾吸鸦片,谁知县长严博球便装简从,是日早晨六时抵寺,和尚们尚大梦未醒。听到县长驾到,惊惶失措,披袈出候,却给县长严博球以吹烟饮酒,不守清规,不知念经,怠慢群佛,贪睡无礼,藐视官员的罪名,把赞禅扣押回政警队部,听候审查究办,其他僧众,一律拘禁寺内,听候查明发落,寺内所有重要房舍橱柜,全部条封,派警镇守。消息登时传播,全城轰动,多谓赞禅行为不端,罪有应得,赞禅获罪被押,惊惶失措,烟瘾大发,涕泪,交流,每日提堂审讯,都有很多群众投词控告,有告其吹烟聚赌,不守清规;有告其恃财刁恶,欺凌附近村民,更有甚的,还有告其私通民妇,伤风败俗和纵容寺僧嫖赌作恶的恶状,状词片片,恶行累累,有实事,也有夸大其辞,一时弄得赞禅不知如何是好。胆战心惊,到后来有些相知土绅探监,更说到案情严重,外面有些和尚又落井下石,企图谋夺住持位置,夺取寺产财权,劝他如不及早筹谋,难免身败名裂。又有些相知劝说,时代潮流,寺僧已不为社会所重,外地多有僧人献寺产办福利事业者,与其自己受罪,把寺权让给别人,不如来个把寺产献给政府举办地方公益事业,请求自赎忏悔,免遭罪责。于是赞禅再四思维,才决定上呈献产赎罪。呈上,县府批示,谓赞弹平日失检,有犯诫规,今知过能改,善心把全部寺产献作公益,普施善举,情有可原,准予由绅众保释回寺,将所有寺内田产,税契丘簿、佃户姓名住址、领佃数量详细开列,由县府派员会同绅耆代表,据实查明接收,不得隐匿,赞禅及其徒二人,由县安排在孔竹根村之无着庵,继续奉侍香山寺神佛及无着庵香火,在原寺产拨回五十亩田租作为香油生活之资,其余僧众,一律由县给资遣散,任由还俗或投别寺挂单,听其自便。
香山寺和寺产,既经赞禅献出充公,于是由县府召集全县绅耆会议,组织县中学建校委员会,并决议以香山寺改建为校舍,香山寺产全郑拨充学校常年经费,为加速完成,一面由县府拨款修建校舍,一面派员向县内大户及各姓祖尝募捐设备费,并即席遴选曾在省立高等师范学堂毕业之附城人陆文博为校长,总理建校设置招生事宜。第一期工程先将香山寺前中座两边庑廊僧舍改建成课室四间及办公室、师生宿舍等外,其余之东岳殿及后座观音阁,暂未拆动,于1926年就招收第一届学生两班约近百人,因陋就简,侭先开学。这段工程,虽有神棍、巫婆、歹徒四出散播谣言、煽动人心,而一些封建迷信的士绅,由于未动到主体神像,以为香山寺香火,还能保存下来,任人膜拜,思想抵触还不很大,工程进行还算平安渡过。开学之后,接着继续进行第二段施工,这段施工是以有佛堂殿阁,全部拆改,一应木偶群像,尽行毁弃,把整座香山寺改建成颇具规模的学校形式;这对当时宗教思想严重、封建迷信浓厚旧社会,和人群敬畏忌讳鬼神的心理状态,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一时间,地方骚动,人言啧啧,巫婆神棍,乘机复起,疯狂活动,这里说观音大士托梦,劝人虔心礼佛,切勿冒犯神灵,致遭祸殃;那里说东岳大帝已上奏天庭,惩治首恶,不日便会显圣,全城笼罩着风雨欲来的局面。一些学生家长,谆谆告诫子弟不要触犯裨灵,一些建筑工人家属亲戚,极力劝阻去做拆庙毁神险事,免遭不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工程进度,大受干扰。那段施工期间,正是争秋夺暑天气,暑症易发季节,有个别工人中暑,呓言谵语,巫婆神棍,便借事生非,神乎其说,造谣惑众。适值其时,更有一工人收工后,在回家路上塘边洗脚,不慎落水溺死,更助长谣言神话,搞到满天神佛,人心惶惶。一些腐朽之辈,竟然联名具呈县府,公开抗议拆神像,工人亦心里惊惧,不愿开工。工头亦有惶恐心病,纷向县府请求延期缓限,于是全部建校工程,停顿下来。县府对此情况,如果严于追究,未免牵涉面广,于乡情多有不便,操之过急,反招民怨。如展明事理,辟谣止乱、乃为上策,于是召开扩大建校委员会议,研究了处理对策,一面传出消息,说县府迫于群情舆论,已下令停止拆庙毁神;一面发出请柬,请地方绅耆定期向东岳大帝举行大祭。消息传出,巫婆冲棍及腐朽之徒,皆以为诡计得逞,更大发谬论,谓神力无边,并四出串联无知群众,具牲醴祈福。
举祭之前,由建校委员会贴出通知,预告日期时间,并郑重声称,由县长亲率僚属会同地方绅耆主祭,中学师生,律列席陪祭,所有曾参加过建校工程工人,一体在场,并开放香山寺,准予民众入庙参神观礼。是日香山路上红男绿女,老老少少,络绎不绝,寺里庙外,人群挤拥。巫婆神棍在人群中尤显活跃。只见东岳大殿,布置齐整,宝烛酒醴,牲猪礼羊,摆设案上,神龛两边贴上一副大红对联,上联:“印度已属英,佛法有灵,何不现身扶祖国”;下联:“中华归汉族,神权无力,从今撒手上天堂”。人们读了对文,心中十分惊疑,各自交头接耳,互相猜测。十时左右,县长严博球率领全体职员,会同绅耆,排列殿中,全校师生和建筑工人两旁排队站立,殿前站替两名手执喇叭的号兵,殿外挤拥着无数群众,肃静注目。祭礼由教育局长谢鹤年赞礼,宣布开始,号兵吹起进军号角,号毕,齐向东岳偶像行了三鞠躬礼,然后由县中学校长陆文博宣传祭文,大意谓:佛教始自印度,今已沦为英属,佛氏避迹东上,不以亡国为耻,竞踞高阁,坐享香火,岂不愧哉,若果有灵,何不现身扶国,不应强颜留此蛊惑人心,中华五千余年封建统治,今已为民众推翻,还政于民,可知民权发达,人力胜天,狐假虎威的神权,今已失势无力,何尚厚颜无耻,恋栈人间,今特具牲醴,以礼相待,宜于数日内各归其所,毋再依附偶像,交回寺庙给人间,作为该学校育人才、兴文教、倡科学之用,神果有灵,当明义理,拖延作祟,终是无赖,粪水狗血,早为之备,自讨沉沦,于人何怨,其毋后悔。读毕,进军号角再起,礼毕。人们听罢祭文,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出滑稽戏剧,想来好戏还往后头。有思想觉悟的,不觉会心微笑认为有理;巫婆神棍迷信者流,内心惶惧,黯然失色,仓皇溜走。是晚,凡参与祭事各人及建筑工人,一律在庙欢叙,开怀畅饮,尽兴而散。十日后,严氏亲率职员绅耆、师生、工人,一齐动手,先将高丈余、腰阔数围之东岳偶像,前面用大缆绑着拖拉,后面用大木顶撞,将之推倒粉碎,其余偶像,一律毁弃净尽。一场反封建迷信的搏斗,就此胜利结束,风波尽息,建校工作,顺利进行。
香山中学创建至今,快一百周年了,九十多年来,它肩负着育才致用的使命,莘莘学子,桃李花开,一批批投进来,吸收营养,学到了知识,一届届流出去,或深造,或奔向社会,培养了多少人才。但可曾知道创业之始的崎岖曲折,兹叙述其中之一二,俾听周详。书曰:莫为之先,虽美不彰,莫为之后,虽盛不传。
作者:浮生
图:失委
编辑:何阳福
民博艺术馆位于三元塔附近,周五~周二9:00~17:00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