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生怎样打造个人IP?公众号是否是双利器?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产 业 新 媒 体

第 185 

中医大夫做公众号,是追求阅读量?还是要坚持底线?

■ 采访 | 素问轩 米医生

2012年,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六年过去,微信公众号的注册数将近2000万,优质公众号越来越难以脱颖而出。

2016年9月份才上线的“素问轩”,作为中医类相对小众的公众号,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做到单篇阅读量平均一万以上,后台总用户10万多。

相比起其他的中医类公号,素问轩的成长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也可以担起中医“网红”的地位了。

医馆君一直盼望着有更多的中医“网红”出现,比如“懒兔子”和“徐文兵”,网红意味着影响力。我们中医的“网红”不仅数量少,而且“网红”影响力也远远不足。医馆界专访取经“素问轩”的网红之路,希望能够助力更多的中医“网红”。

[前期

定位精准

“我是素问轩的独立创办者,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们努力得来的结果。”

“由于中医世家骨子里对中医的热爱,2016年和有着同样志向的小伙伴,想离开体制独立开办中医门诊,碍于当时的政策限制,没有正式渠道可以获得门诊的医疗执照,与其白白等待,不如未雨绸缪做点什么。

当时微信公众号的中医科普大部分是非专业人士做得,便打算就从公众号切入,写一些以专业人士&小白都能接受,既专业又易懂中医基础系列文章,于是素问轩的第一篇文章就在2016年9月26号诞生了。”

 ➤LOGO形象 & 名称

医馆君第一次被“素问轩”吸引到,是因为它的漫画生动,有趣看起来灵性十足。

“我们叫素问轩,而《素问》是出自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又分《素问》和《灵枢》。”

在LOGO定位上,“素问轩”也是下足了功夫。

“我们其实是想做一个对话的形式,效仿《素问》里歧伯和皇帝席地而坐的对话;同时,乌龟代表的是静的、年长的形象,代表着阴;而小兔子是活泼的、动的、少年的形象,代表着阳。也就是说乌龟和兔子代表的是一阴一阳、动静的结合。中医讲的是阴阳平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我们就选择了这样一个形象。”

相信许多人都和医馆君一样,未曾想,一只简单的兔子和龟龟居然还包含着这么多的含义和学问。

➤做通俗易懂的内容

中医在大众看来是古朴的、枯燥的,拗口的文言文更是让想学点医术的人们望而止步。

“我觉得做一个医学类公众号,首先内容是要准确的,因为中医的文章是枯燥的,传统的论述手法,可能对一些专业人士来说是有兴趣的,但对老百姓来说却像天书。你想要把中医的东西表达清楚,让别人看得下去,就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

“一旦生病,许多老百姓的大脑潜意识里只会出现“什么病怎么治?”这样的疑问。他们并不知道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什么样的证就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治。其实中医是个完整的体系,比如感冒也分为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和暑湿感冒。但你如果用很正统的语言,风热、风寒、暑湿这些词语,我觉得大家可能会理解不了。但是用图文的方法,可能老百姓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素问轩的科普类文章坚持做大众教育。”

[中期运营

贵在坚持

“做最真实最专业的号,是我一直以来的原则”

米医生告诉医馆君,一开始为公众号选题时,她也很迷茫,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毕竟运营公众号也是个非常专业的事,如果不是有一定基础的媒体人,真的没办法去做得好。这一点医馆君深有体会!

她咨询过很多次相关人士寻求经验。有前辈告诉她“写文章一定要记住你是写给谁看的。医生写出来的“八股文”是没有人要看的,所以你在写的时候,要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思考他们怎么是理解中医语言的。对于实事热点,要学会针对内容做一些角度上的改变。”

医馆君作为一只嗅觉灵敏的新媒体汪,关注的不止是内容,还有出稿率。我们也不难发现,在“素问轩”的公号里,几乎所有的原创文都来自米医生。作为“素问轩”的独立创始人,每一篇文章都是她的经验所得,也是她的心血。

“我的内容多来自于临床,比如季节性疾病、疗效比较好的医案,比较特殊的病案,就自然而然想要去记录一下;还有一些新闻类的;跟真实的情况相违背的坏习惯。”

一周五篇的原创,米医生的出稿速度甚是惊人。毕竟作为一名看诊时间颇长的大夫,工作之余还能将一个公号运营的这么好,让人不得不献出膝盖。

“若有突发事件,我们团队小伙伴们三四点钟就要起来开始准备素材。因为每天早上要审稿发稿,所以做公号以来我都没有睡过懒觉,做这个东西太辛苦了。”

新媒体入门简单做精很难,米医生不建议医生轻易去创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号。

“写文章需要建立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可以倒逼自己主动学习,对于医生来说还是有益的。而目前的新媒体竞争越来越大,公众号的内容需要高频高质的输出,才能让读者记住你,但是很多人都无法坚持。与其单枪匹马,不如做一个集合公号,有经验的人一起做,更能提高活跃度。”

很多大号会为了阅读量,去做一些博人眼球的事。而“素问轩”立志于做中医号中的小清流,以基本医疗知识为底线,一直将医疗的本质和正能量作为出发点。

“我们朋友圈里有很多医生同行、导师,如果我们发出的文章,水准很低,没有理论依据的或者是奇思怪论的,别人会怎么看待我们?所以我们发出的每一篇文章都要维持自己的专业度,要有一定的品质,至少看起来是一个专业人士在做的东西。”

作为医生,是追求阅读量?还是要坚持底线?

“公众号的运营只做为我们起步的桥梁,最终我们还是会回归到医疗上来。所以我们会更在意为大家提供准确的知识,而不只是一个单纯的阅读量。”

[线上吸粉

我们求稳

“做公号,我不在乎结果如何,我比较在意这个过程中,我有没有认真过。”

目前“素问轩”公号已经拥有近10+的粉丝。

微信后台回复都是米医生亲历亲为,她认为工作只有勤奋才有结果。在这一点上,医馆君是十分赞同的。因为医馆君也是要靠努力靠勤奋才能加鸡腿啊!

“后台的回复百分之一百都是我回的,我在车上、在卫生间,任何一个空余时间,我都会无时无刻在回复留言。我觉得工作没有办法不勤奋,现在的公号2000万个,我们又没有很大的运作团队,怎么可以松懈。”

“做公号,我不在乎结果如何,我比较在意这个过程中,我有没有认真过。”

➤从未使用增粉手段

“任何干货平台传播的内容,用户能耐心看完,就说明他会认同你。我们没有使用任何增粉手段,也没有像其它号那样一天进粉几千个,但我觉得每一篇文章都是有进粉的。我们所有的粉丝全都是靠每一篇文章实打实换来的,这样的粉丝才是真正的粉丝,和素问轩之间的粘合度会比通过特殊手段获得的粉丝,更加牢靠更加扎实。我不需要我们的粉丝有什么爆发性的增长,只求稳扎稳打。”

避免过度消费粉丝

很多人认为当公众号的粉丝达到一定量之后,就是公众号变现的时候。

对于中医来说,公众号的粉丝可以转化为门诊流量,如果米医生愿意,她一天看100个患者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她为了保证看诊的质量,一天控制接诊30位患者,并保证首次出诊时间不低于20分钟,复诊时间不低于10分钟。她认为体制外的医生,还是要跟体制内的医生有所区别的。

“我不在乎一天有多少人来找我,但我必须保证他们的医疗效果。”

“我们公号从来没有推荐过让人找我来看病,没有做过自己的广告,我觉得自己不需要广告推销。

医药类行业不能只是依靠一个互联网平台,最终还是要看服务看疗效。公号带来的流量对于门诊医生来说是有一定帮助的,但粉丝只能帮你完成起步的初步累积,而一带一的口碑相传,可能比网络粉丝更加精准。门诊医生病人量的饱和度,其实取决于线上转换来的病人你最终能否治好他,不仅仅是靠一个公众号的推荐。

公众号带来的客流,也是一把双刃剑。做得好是妙手回春,做不好就是一次性客源,而且还可能会臭名远扬。

17年8月份,素问轩在成立将近一年以后,上线微店主要销售药食同源的产品,也是粉丝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的顺势而为。

为了保证质量,素问轩投了自己的工厂。“从源头保证采购到最上层品质的药、食,中间炮制以传统工艺亲制,加工到最后成品,包括包装环保原材料都是我们自己做的。”

[终极目标

回归医疗

“素问轩”最终要做自己的诊所,第一家门店2018年6月即将开业,专注于中医儿科。

米医生出身中医世家,对中医有着很深的情愫。她一直坚信,只要坚持将中医儿科做下去,一定会让更多的妈妈们,接受中医育儿思维。

“在历史上,中医儿科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那么的辉煌。但为什么现在替代中医儿科的是西医儿科。现在中医院的儿科门诊量不足,但是西医的儿童医院人满为患。西医的养育方法也并非适用于大多儿童,我希望能让更多的妈妈接受中医儿科的观点理念,而不仅仅只是受到西医养育方法的熏陶。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医馆界(yiguanjie00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