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中的愚蠢清单
本清单更新于20210908。
为什么要高度关注企业经营中的愚蠢清单?
段永平说:首先要做对的事,然后再把事情做对。做对的事情的意思就是错的事情不做,发现是错的事情就马上改。
我们在看企业时,找到企业的可取之处是必要的,更要观察企业有没有犯愚蠢的错误。段永平说:我们企业(步步高)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并不是因为我们这些人有多么的优秀,或者有多么的了不起,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犯的错误比竞争对手要少。
同时要区分企业是在做错的事情,还是在把事情做对过程中犯的错。如果企业做了错的事情,短期可能有收益,但长期可能是致命的,因此需要远离。好公司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中会犯错,这种错误可能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短期损失,但长期而言却可能微不足道,此时往往是买进的好机会。
什么是错的事情?
一、错的事情
1、不诚信
巴菲特说:做股票很简单,你只要以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价格买进好企业,而经营团队德才兼备就行了。接着,你就死抱着这些股票不放。评价一个人时,应重点考察四项特征:善良、正直、聪明、能干;如果不具备前两项,那后面两项会害了你。
什么是德?本分、诚信。
段永平说:个人品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诚信,这跟我们公司本分、诚信的企业文化一样,没有什么东西比诚信更重要。
企业领导人喜欢说大话,是不诚信的表现,比如某外资新能源汽车巨头,某国内造车新势力。
诚信通常在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比如某国内动力电池电解液巨头守约赔钱把合同执行完,这就是诚信的表现。
2、利润至上
段永平说:不赚钱的企业是不能长久的,但企业应有利润之上的追求,而不是利润至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没有取之有道的约束,利润导向很容易不择手段。国内现在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严重。
利润至上的典型案例:
某国内贷款便利平台,曾经的企业价值观还有可取之处,现在的企业价值观已经不知所云,企业完全迷失了。
某国内贷款便利平台:给大学生普遍做消费分期,推动大学生非理性超前消费,公司盯着他们的父母还钱,毫无道德底线。
利润至上的后果?
段永平说:如果什么钱都想挣,这种企业永远也长不大。
以下3、4、5的错误,也跟利润至上或多或少相关。
3、多元化
为什么企业会多元化?
2019年段永平曾说:我看到的多元化多是因为自己在某个地方成功了,想要如法炮制到别的地方。比方说篮球打好了就跑去打棒球,或者高尔夫啥的。(在一个领域做好之后,开始飘飘然,高估自己的能力圈,多元化。)
对于多元化的结局,段永平曾说:我当时一直都说,从来没见过企业多元化成功的例子,GE是个例外。现在看来,时间长了都不行哈。
多元化的典型案例:某国内新能源汽车巨头,某国内动力电池电解液巨头、某国内智能语音巨头。
4、高负债
段永平说:经营中借钱和买股票用margin没啥本质区别,常用最后大概率都会倒在上面的。贷款用杠杆,赚的时候快,赔的时候更快。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湿一回鞋就湿一辈子,为什么要冒这个险呢?有些机会总是要错过的,只要保证抓住的是对的,就足够了。我们过去大部分的竞争对手都消失了,我们还健在,道理也许就在此。
高负债的典型案例:某国内新能源汽车巨头、某国内房地产巨头。
5、急功近利
扩张太猛、盲目追求市场份额,是急功近利的典型表现。
段永平说:扩张的时候要谨慎。我把这个叫足够的最小发展速度,就是兼顾足够和安全的意思。多数人在扩张时用的都是所谓的最大速度,最后一个不留神就翻车了。
急功近利的典型案例:
某国内动力电池巨头、某国内动力电池隔膜巨头、某国内动力电池负极巨头,扩张太猛,盲目追求市场份额。
某国内动力电池电解液巨头,以大量坏账为代价,盲目追求市场份额。
段永平说:眼光盯住“市场占有率”(盲目追求市场占有率),确实会导致公司做一些本末倒置的事情。
哪些本末倒置的事情?
夸大宣传(误导销售)。段永平说:最不好的广告就是夸大其词的广告,靠这种广告的公司最后都不会有好下场,因为消费者长期来讲是个极聪明的群体。
价格战。段永平说:我们不少企业太短视,动不动就是价格战,说是'薄利多销’,其实是低水平竞争的表现。把利润都打没了,就没有可能推动产品创新、研究开发,长期看消费者也是受害者。他买的东西是便宜,但价值也很低。我们至少做到不主动打价格战,有时降价是属于被动降价。正因为感到企业陷入价格竞争的负面后果,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要着眼长远,走提升价值之路。
急于上量而导致质量问题。
6、非消费者导向
比如,领导意志导向、工程师导向。
只唯上,不唯实,领导意志导向,典型案例:松下。
2010年段永平说:当年去松下时,当时中村社长说,我总在想如果松下老人站在我背后,他会怎么想这件事。我马上心里就想,松下要有麻烦了,回来后就把松下的股票慢慢都卖了。当一个社长都在这么想的时候,这个公司的文化肯定都是这样的,那他们的产品时间长了以后就不会好到哪里去。
以下7、8的错误,也跟企业缺乏消费者导向或多或少相关。
7、不重视产品质量
重视产品质量的典型案例:苹果。苹果从不提市场占有率,反复说的只是:做最好的产品。
不重视产品质量的典型案例:Sony。
2010年段永平说:大概接近10年前开始我就觉得Sony要出问题了。那个时候开始Sony就变得非常利润导向,质量不好的东西也卖。从不合格的DVD机芯,明知要出问题的跳舞毯,到可以烧出泡泡的手提电脑和漏电的电池(这都是我自己接触到的东西,没接触到的东西就不提了),再加上看过一次出井伸之(当时的CEO)不知所云的采访,就觉得伟大的Sony好像已经迷失了。现在开始亡羊补牢也许还有机会,不过好像栏里羊已经不多了。
8、不重视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不好的典型案例:某国内空调巨头。
有客户抱怨:某空调巨头的售后服务糟透了,夏天天天40多度,空调坏掉了,天天打电话催,21天后空调才修好。
段永平说:当年曾经想过空调的生意,就是想不通怎么才能做好安装和售后才放弃的。我当年提的售后服务条款里有一条,叫“立等可取”,当时修不好的可以临时给一台先用着,大件这么做可能有点困难。
售后服务好的典型案例:苹果。段永平说过一个例子:我去苹果店,说买新机没有,但坏了可以换个新的。
段永平说:我理解的售后其实是销售的延伸,是产品承诺的一部分,企业有义务解决承诺期内产品的所有问题。
以下9、10、11、12的错误,跟公平分配或多或少相关。
9、不舍得分钱
除了德才兼备外,巴菲特还看重企业领导人是否慷慨大方。
什么是慷慨大方?
刘邦把敌人的媳妇都分给自己的手下,这是慷慨大方。项羽,分钱像分自己的媳妇,这就是不慷慨大方。为什么刘邦能打下来江山,答案一目了然。
段永平说:股权激励,是保健性因素,少了不行,多了没用。你如果不理解股票激励政策的好处,只要想想没有股票激励的坏处就明白了。如果员工的工作和结果无关的话,最后的结果就一定是老式国营企业的样子。
股权分光的任正非和段永平,为什么企业反而越来越大?段永平自己只占OPPO大概一成股权,VIVO的不到2成,陈明永和沈炜也只占OPPO和VIVO大概一成左右的股权,其他都是核心员工和老员工们所有。段永平说:在步步高,没有人把企业当成是我的企业来做,而是当成他们自己的企业来做。
不舍得分钱的典型案例:
某国内动力电池后段检测设备巨头,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某海外家储巨头。
10、不公平
段永平:想保持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最基本的原则是公平。我们公司(步步高)里不分房子、不配车(都是自己买),任何人出差都可以坐头等舱(但公司只报销经济舱。)
华为有一条规定:技术专家出差乘坐头等舱;华为的高层出差只能坐经济舱,如果升级头等舱的话,需要自己出钱。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公司会有各种规定,比如什么人可以分什么样子的房子,什么级别可以配什么样的车,什么级别以上的人出差可以坐头等舱或商务舱,什么级别以上的人可以在领导餐厅就餐等等。
这是典型的不公平。不公平的后果是什么?企业没有凝聚力。
11、沾亲带故
段永平说:
我觉得在我们中国文化的大前提下,如果允许直系亲属在公司的话,那10年8年后重要岗位基本上就都是那谁谁谁的亲属了,那企业怎么可能还有竞争力?再说,有了这条规矩,我们同事们可是省了无穷多的麻烦啊,不然每个稍有点权力的人都会背上很多人情债的。
我在国营企业呆过。研究生毕业后还去佛山一家企业干过。我知道如果头头脑脑的直系亲属在公司工作对公司的杀伤力有多大。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我们这个规矩也帮我们的管理人员省了非常多的精力。----不然我们每个人都会烦死的,肯定经常一堆人让你帮他找工作。
沾亲带故的典型案例:某国内插排巨头,公司中有不少双职工,并且公司的经销商中有不少领导人家族成员。
网友问段永平:您认为一个企业,采购等敏感部门都是大股东的家属这个事情,是否会有些问题,这样的企业您觉得能投资吗?
段永平说:从好的地方讲那可能是大股东找不到他信任的别人。从不好的地方讲,他有可能通过这个为自己牟利。
12、不善待合作伙伴
段永平说:过长压供应商款是不对的,而且羊毛一定要出在羊身上。我当CEO时是规定过压款不能超过60天,不然我们要付利息。我们从差不多30年前就是这么做的了,和(日子)是否滋润无关。
典型案例:某国内动力电池巨头,大量占用上游供应商账款。
13、知错不改
段永平说:发现错了马上改,不管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段永平曾用这个逻辑说明他当初为何离开小霸王,创办步步高。他说,如果你感觉到5年以后,这项业务是没有未来,那么现在结束,是付出代价最小的时候。
知错不改的典型案例:目前国内银行死守众多线下物理网点。
二、事情做对过程中犯的错误
这种错误很多,举两个例子。
1、不注意客户隐私
段永平说:(我投资FB)就是觉得生意模式很好,企业文化也很好,扎克伯克还那么年轻,这个公司还会有不错的成长空间。FB原来的使命是“连接世界”,但没有注意隐私。现在使命不变,但注重隐私已经是前提了。
2、员工没完没了加班
段永平:我本人很多年前就很反对没事加班加点的。我一直认为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部门的头的管理水平有问题,老是强迫加班加点的公司的老板的管理水平有问题。
典型案例:腾讯早期员工加班非常狠,后来逐渐解决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