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传奇:老沈阳的百年古井!

老沈阳的百年古井

文/宋东泽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水井原是古人常见的饮水设施,只要有聚落就会有井的存在,而且多数水井相沿已久,“背井离乡”这四个字,体现了人、故乡与井的依存关系,承载了太多的乡土情怀和乡愁记忆。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自来水的普及,旧有的水井逐步退出生活舞台,而更多以历史文化意义的方式保存下来。

老沈阳有著名的三口古井:八王寺井、老龙口井和老北市井。三口井功能各异,八王寺井做饮料酱油,老龙口井之水用于酿酒,老北市井则多为茶馆所用。三口老井见证了老沈阳的历史文化,浓墨重彩地书写在沈阳人的记忆中。

“邑泉之冠”八王寺井

八王寺,古称大法寺,明永乐十三年创建,占地三十余亩,是沈阳著名的古刹之一。八王寺得名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有关。

阿济格生性勇猛,能征善战,屡立战功,被册封为和硕英亲王。崇德二年(1637年),阿济格在盛京城东门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邸,名曰银安殿。此殿规模宏伟,工程浩大,样式新颖,用料考究,“座基石质,均系玉性,花样海水”。阿济格的做法,遭到了很多人的不满。有官员便借机上奏,请求没收银安殿改作它用。因银安殿建于明大法寺的旧址上,故决定将银安殿改作寺庙,名称仍沿用大法寺的寺名。由于阿济格人称八王,世人便将大法寺俗称为八王寺。 在八王寺中有一口井,俗称八王寺井,水质优良,清冽甘芳,为“邑泉之冠”。

清同治年间的《陪都纪略》有八王寺井的描写:“八王公修,大雄宝殿,游人消暑,井冽甘泉。”八王寺井之所以驰名流芳,重要原因源自皇家“御用之水”。

《沈阳县志》记载,清朝康熙和乾隆皇帝东巡时,都从北京玉泉山运水,因路 途遥远,玉泉山水运输到沈阳时已沉淀浑浊,难以饮用,只好用八王寺水洗之。而在用竹杆搅动时却发觉,八王寺水浮于上部,用银勺舀出品尝,比玉泉水还要甘冽。乾隆皇帝大喜,封八王寺井水为“东北第一甘泉”,指定为东巡期间的指定用水。

八王寺水还是充满浓重的民族情怀,是与“提倡国货,挽回利权”的民族工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人的“争气水”。

1920年的中国风雨飘摇,外国列强渗透把控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国人掀起“抵制洋货、实业救国”的热潮,奉天八王寺啤酒汽水公司应运而生。公司招股章程明文写道:“前因奉垣八王寺有著名甘泉,以之精制啤酒汽水,足以振兴国货,挽回利权。”奉天八王寺啤酒汽水公司首任董事长为张志良,总经理为王衡文。建楼房、瓦房、平房共164间,花费小洋19.64万元,足见该厂当时的占地和建筑规模。

1922年,时任奉天总商会会长、东三省盐运的张惠霖同奉天商工会长金哲忱等人,筹资66万元奉洋,摒弃小作坊经营模式,在原址扩建八王寺汽水厂。注册商标为“金铎”意在以金钟唤醒民众抵制帝国主义侵略。八王寺汽水口感芬芳,一举压倒了进口饮料,垄断了沈阳市场,畅销东北各地,为中国人出了一口气。在当年的《东三省民报》等报刊上就有“关外第一酒厂,东省无二甘泉”“君欲购清洁适口之啤酒汽水酱油乎?请用八王寺啤酒汽水酱油公司出品”的广告语。到了1928年,八王寺年产啤酒10万箱(18瓶装)、汽水6万箱(48瓶装),产品远销至天津、上海等地,创造民族工业的传奇。新中国成立后,“八王寺”与北京“北冰洋”、上海“正广和”和天津“山海关”等碳酸饮料齐名,成为四大名饮。至今,沈城仍有八王寺汽水售卖,成为老沈阳人的童年记忆。

如今,八王寺重新修缮,仍然香火鼎盛,禅音不绝。古井古寺,梵音袅袅。

“大清贡酒”老龙口井

老龙口井地处盛京的“龙城之口”,故名老龙口。老龙口酒厂前身为义隆泉(后改称万隆泉)烧锅,创建于康熙元年,素有“大清贡酒”之称,曾授“飞殇曾鼓八旗勇”之赞誉。

沈阳的老龙口酒厂建于康熙元年(1622年),相传明末清初山西太谷县有一个叫孟子敬的生意人,他在本地开了一个小型烧锅,善于经营,生意很好。后来,山西大旱,孟子敬折卖了店铺,投奔在盛京开酱园的表兄张乐山处。在张乐山的帮助下,孟子敬重操旧业,在小东门外军操场临大街的地方修建了一座烧锅。因厂址位于清朝盛京之东边门,正通龙城之口,故名老龙口,相沿成习,名传至今。

酒好源于水好。老龙口井深达百米,地占其灵,系长白山余脉,素有“龙潭水”之誉。井地处长白山余脉与辽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高敞,水源充沛,属矿泉水质,水中含有的矿物质及微量成分为酿酒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宜酿酒,这也形成了老龙口酒独有的“浓头酱尾,绵甜醇厚”的风格。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东巡盛京,皆用其酒,素有“大清贡酒”美誉。

当年的酒业前辈合影

由于老龙口井,井水清澈,渊源不息,甘甜适口,沁人肺腑,所以酿造出的老龙口大曲醇香柔和,具有独特风味,有“三杯龙口穿心过,两片彩云上颈来”的美誉。老龙口酒从康熙元年(1662年)至今,始终没有停止酿造,窖池内的主要微生物没有被破坏变异,这是老龙口酒独特的“水好,曲精,发酵,蒸馏,储存,句调”酿造工艺,也是它与众不同之处。除原址原井水酿造白酒外,又以传统端午采曲和用曲工艺,沿用百年窖池发酵,采用传统混蒸混烧老五操作法,用百年酒海(木制储酒器)陈酿,精心句调,成为沈阳一大名牌,至今老沈阳人爱不释口。

平民味道的北市井

老北市井,位于今南京街市府大路东北角,当年位于“十间房”西边,有百余年历史。“十间房”最早住的是修黄寺的工匠,开始只有十多家,后来逐渐兴旺。北市场开辟后,有几十家茶馆,所用之水皆为北市场老井。井的历史相当悠久,解放前曾是提水井、轱辘井,后来改成压力井和自来水井,老井逐渐废弃。

清代沈阳是八旗居民较多的城市,吃着俸禄,游手好闲,“泡茶馆”成了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沈阳百咏》曾有记载:“茶坊镇(整)日话津津,晚饭归来意更亲。好待二更钟动后,满街灯火散闲人。”这里记载就是沈阳地区八旗居民平时喜欢在茶坊聊天,沈城的茶馆成为八旗子弟的消遣之地。终日泡在茶馆里,甚至晚上都不愿意回家,一直到二更都不散去,北市场成为了“闲人”的消遣地。

北市场茶社分为两种,一种是“清茶馆”一种是“花茶馆”。“清茶馆”专门卖水,没有艺人演出,门前柱子上挂块长条的小木头牌子,下边拴红布条。木头牌子两面有字,一面写“扬子江心水”一面写“蒙山顶上茶”。如果打开水,不用一次一付钱,茶馆备有“水牌子”。所谓“水牌子”系用二寸来长的小竹片做成,上面烙有花纹,打水时交付一个,作为凭证。三十个或五十个一卖,后改作水票。

花茶馆,除茶水外,还邀来说唱艺人,使茶客可以边品茶边欣赏评书、鼓曲表演,逐渐过渡成以听书为主,品茶退居其次的“书茶馆”。缪东霖在民国初年《沈阳百咏》就记载:“张长李短茗谈亲,听盲词稗说古今”,所谓“盲词”即是鼓书艺人演唱之曲。此类书茶馆清末以后大盛,成为一种演出场所。

北市场的茶馆,设备简陋,观众多为一般小市民阶层,如轿夫、吹鼓手、棚匠、厨师、泥瓦匠、拉人力车的、小商小贩、焊洋铁壶的、店员,他们很少流动,把茶馆做为每天唯一休息娱乐的地方。

北市场的茶馆还兼做“卖外壶”生意。《沈阳百咏》有诗记道:“檐下招牌挂外壶,腾腾汤火漾红炉。吃茶人爱江心水,会向春风小市沽。”在茶馆之外,还有所谓的卖外壶者,招牌上也注明江心水、顶上茶等字样。城中讲究的大户人家,吃茶往往选择此水。所谓“江心水、顶上茶”,是旧时茶馆或茶叶铺常见的广告用语。其实“卖外壶”所卖的只是沏茶的开水,并不是茶水,也不是江心水,多是从老北市井中取出。由此可见北市场老井水的确是颇受老沈阳人的欢迎。

(图片来自奉塔辽宁、瑞雪烹梅、公怀之号等媒体)

来源 | 综合网络
(0)

相关推荐

  • 永宁之韵 作者:施菲菲

    温州朔门头有一条小巷,叫永宁巷,因巷内的永宁殿而得名. 对永宁殿的历史,民间说法有多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有两种说法. 一说曰:清朝时地处沿海的百姓常受海盗侵扰,民不聊生.朝廷无动于衷,惟有一位将领为百姓 ...

  • 唐妃井(明代古井)

    唐妃井,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紫霄镇藕塘村之东侧,军峰山余脉的后龙山脚,为虎踞龙盘之地.水井由藕塘鼻祖鲤公挖掘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老一辈村民的说法,古井正好处于龙之左爪位置. 古井盖由两块完整 ...

  • 【沈阳掌故】古八王寺和“金铎”汽水

    作者:尚文 八王寺,古称"大法寺",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创建,占地三十余亩,是沈阳著名的古刹之一.相传清崇德元年(1636年),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被封为英亲王.有次他从凤 ...

  • 《营泉古井重修记》

    维公元二零一五年夏,营泉古井疏浚告成,二十八星宿窖池群顺利开酿.越明年,六合吉祥,人神欢愉,安徽武子古酿酒业有限公司即将举行封坛大典,特镌碑以纪之. <吴越春秋>有言:吴王阖闾三年(公元前 ...

  • 【什刹海老四合院】百年庭院,闲寄岁月

    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顺益兴四合院",每日更新四合院信息.新鲜资讯,北京政策等--记得关注! 在什刹海的西畔,有着许多历史悠久胡同与四合院,小时候总喜欢骑车穿行在其中,看高大的国槐. ...

  • 世界各国的神圣兵器第四集:百年岁月的“老枪”M1903春田步枪

    说起二战美军的单兵武器,无论是美国陆军还是海军陆战队,其所使用的标志性武器主要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和"汤普森"冲锋枪,以及相对来说亮相机会少一些的M1卡宾 ...

  • 老中医贡献百年秘传的伤科妙方

    张俊峰 民间传统医学联盟  I导读:近一百年来,老中医朱兴恭祖传秘方展筋丹.接骨丹.热敷药.生肌散均在伤科疾病中,取得显著疗效.那么,伤科方剂,您还知道哪些? 朱兴恭老中医伤科常用方剂介绍 作者/张俊 ...

  • 朱兴恭老中伤骨伤科方一一一老中医贡献百年秘传的伤科妙方

    I导读:近一百年来,老中医朱兴恭祖传秘方展筋丹.接骨丹.热敷药.生肌散均在伤科疾病中,取得显著疗效.那么,伤科方剂,您还知道哪些? 朱兴恭老中医伤科常用方剂介绍 作者/张俊峰 老中医朱兴恭祖传秘方展筋 ...

  • 小上海岁月丨老界首:男耕女织的花布行业

    男耕女织的花布行业 张士友 曹挺   纺纱织布是农村妇女的一项主要劳动,也是农户经济收人.界首四周广大农村的女孩从七八岁起就要学纺花(纱),到了十五六岁就要学织布,从而形成了农村妇女个个会纺花,户户都 ...

  • 岁月未曾老,又是一年春光好

        ▼ ▼ 作者:杜登龙 东风收尽余寒,万物复苏萌芽.岁月未曾老,又是一年春光好! 和煦的风,从指间滑过,带走了冬日的阴霾,带来了春天的灿烂.握在手中的,是一段柔软的时光. 那堆积满腹的酸楚,压在 ...

  • 【孙思邈】老中医贡献百年秘传的伤科秘方

    岐黄名家经方 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学习岐黄名家秘方偏方大全 朱兴恭老中医伤科常用方剂介绍 老中医朱兴恭祖传秘方展筋丹.接骨丹.热敷药.生肌散,传至他本人已是第三代了.近一百年来,治疗伤科疾病经验证明 ...

  • 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第二集《百年望道》

    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第二集《百年望道》

  • 【岁月钩沉:沈阳和平区简史概略】

    今日沈阳市之和平区,包括浑河北岸的老城区,浑南长白.曹仲.马总.满融等,总面积 61.1平方公里.今天我们只对浑河北岸的老城区解放前的区域概况进行简单的梳理. 明清之交之际,今和平区所含区域还是一片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