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病网原创:穴位的故事271脑空:开窍醒脑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少阳胆经的第18穴承灵,它对鼻息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今天,我们继续沿胆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19穴脑空,它有开窍醒脑的作用,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气血入脑呈空虚状
脑,首也,首为阳、尾为阴,此指穴内的天之上部。
空,空虚也。
脑空,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冷降归地,天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本穴物质为承灵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归于地部,穴内的天部层次气血为空虚之状,故名脑空。
【定位】: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
【解剖】:在枕肌中;布有枕大神经,枕动、静脉,面神经耳后支。
脑空穴定位
脑,指的是气血,尤其是天之上部的气血;空,空虚。是指气血从天部流入地部后使得天部的气血呈空虚状。
脑空穴的位置相比前几个要好找一些,至少从头顶已经移至后脑上了。胆经的气血循行到脑空穴时,已经从头顶部,也就是穴义所言的天之天部,下滑至天之地部,毕竟从相对位置来说,承灵在天部,而脑空在地部。而此时,脑空穴遇到了颅骨的人字缝,气血也就顺势进入到了颅内,而反过来,天部的气血就相对空虚了,这才有穴义所言:“本穴物质为承灵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化雨冷降归于地部,穴内的天部层次气血为空虚之状,故名脑空。”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脑”命名的穴位,只有两个,一个是胆经上的脑空穴,另一个是督脉上的脑户穴,两穴靠的非常的近;处在一个水平面上;而以“空”命名的穴位如下:
三焦经: 丝竹空
胆经: 脑空
经外奇穴上肢部: 大骨空、小骨空
其中12正经中的丝竹空和脑空二穴,均位于头颅骨,而经外奇穴,则位于掌骨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全都是气血“空虚”的地方。因此但凡是“空”穴,一定是骨多肉少,气血入骨缝后而呈现出来的空虚状态。
二、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胆经在头部有很多交会穴,前面几个是胃、胆、三焦经的三经交会穴;率谷、曲鬓、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穴,均是胆经和膀胱二经的交会穴;而本神、阳白,它又成了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了;到了头临泣又比较特殊,它是胆、膀胱和阳维的三经交会穴;胆经继续上行,到了目窗、正营、承灵、脑空穴,它又回到了胆经与阳维脉交会了。
那什么是交会穴?就是一个穴位上,有超过一条以上的经络经过,这个穴位就称为交会穴。如“三阴交”,这个穴位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那么人体上到底有多少个穴位具有同样的功能呢?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即使专业人员也不大清楚。经过我们统计,一共有89个穴位具有2条或以上的经络通过。
那与交会的阳维脉是一条什么样的经脉呢?实际上,我们在解读小肠经的时候就已经提到过它了。
阳维脉,“奇经八脉”之一,“维”有维系联络之意,阳维脉有“维系”人身阳经的功能。阳维脉联络各阳经,与阴维脉共同起溢蓄气血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出,阳维脉在第4点的区域多和胆经交会。
脑空穴的功效和目窗穴是一样的,均为“降浊分清”,这有可能与其靠近人字缝有关。因为足少阳胆和阳维脉都属于阳经,气血物质丰富,火力十足,因此有湿气就易蒸发掉了。但因其靠近人字缝,这有助于气血“降浊分清”,所以刺激它,可以让瘀积在头顶上的的气血向周边散开,从颅骨入脑后,可开窍醒脑,也可同时调理阳维脉的问题,可谓一箭双雕。
三、开窍醒脑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啥意思呢?肝是琢磨事的,但琢磨完了的决定权在胆。打个比方,肝就相当于军队中的参谋,而胆就相当于主帅,参谋出主意,但是否实施和怎么实施却在于胆。我们平常形容这个人有决断力,通常说他有“胆量”,而对于那些优柔寡断之人,我们通常形容他为“胆小”。
但不管是谋虑,还是决断,均取决于脑供血是否充足。我们经常形容一个人在随意做决策时为“头脑发热”,而在形容一个人做决策果断时为“头脑冷静”。我们都知道,我们在考试时,有题总也做不出来时,就会感觉脑袋发热发蒙,而做题很顺畅时,就感觉脑子很清醒,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脑供血是否充足。脑空穴,它的功效是“降浊分清”,换言之,刺激它时,有助于将凝聚在头皮和枕肌中的气血顺人字缝进入到颅内,给大脑提供新鲜的气血,使胆气下行,从而达到开窍醒脑的目的。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降浊分清
【主治】
头痛,颈项强痛,目眩,目赤肿痛,鼻痛,耳聋,癫痫,惊悸,热病
五、总结
1、气血入脑呈空虚状
2、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
3、开窍醒脑
这正是:遇着难事头发蒙,百思不解脑嗡嗡,皆因胆气不下行,降浊分清是脑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