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文言文系列《与朱元思书》中考题
一、(2018年广西河池市中考)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②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宜都记》节选)
【注释】①形容:形体和状态。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③冬春:冬春之交。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互相轩邈(高) B.鸢飞庚天者(代词,……的人)
C.而两岸高山重嶂(连词,不译) D.其石采色形容(通“彩”,颜色)
1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统领全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描摹,脉络分明。
B.【乙】文中作者描写了长江三峡中长达百多里的西陵峡的壮观最象。
C.【甲】【乙】两文内容上均写景,但两文的文体却不相同:一文为 “书”,一文为“记”。
D.【甲】【乙】两文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分别描摹富春江、长江两岸的峡谷套观,寄托了作者厌倦官场政务,纵情山水的高雅志趣。
13.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4.【甲】【乙】两文都属于写景美文,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请从【乙】文中找出侧面烘托的句子加以赏析。(2分)
【答案】
11. A
12. D
13. ①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②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
14. 侧面烘托的句子:用“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来烘托山之高;用“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三峡秋景的清寒幽静。
【解析】
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平时要注意积累,善于比较,融会贯通。做这类题目一定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积极调动课内积累,思考课内学习时这个词语有几个意思,然后再根据句意来推断、确定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本题A中的“邈”在这里是“向远处伸展”的意思。故选A。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及写法相关知识,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相关的语句,辨析正误。【乙】文只是单纯的写景游记类散文,并没有托物言志,故D表述不正确。
13.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和句子整体句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句子原文的整体意思,并对重点实词、虚词有准确的把握。翻译时,这些重点词义必须体现准确,整体句意可以意译。
14.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乙】文这样美丽的山水景色,千古以来无人欣赏,今天作者来到这里,喜爱之极,流连忘返。如果山水像人一样有感情有知觉的话,自己的美这样被人喜爱、被人肯定,一定会象遇到知己一样高兴。【乙】直接抒发了作者亲临'此境'的思想感情。
【参考译文】
【甲】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乙】 江水从黄牛滩向东流入西陵界到峡口有一百多里,山势和水的流向都很曲折纡回。两岸高山重重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状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东西的形状。林木高而茂密由冬到春四季都如此。猿猴鸣叫的声音非常清厉凄婉,在山谷间回响着,清越不绝。(人们)所称的'三峡',这就是其中之一。
二、(2018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题)
文言文阅读(共15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五泄①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濆薄②之势,为缺典耳。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飞瀑从岩巅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因忆《会稽赋》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③”者,果尔,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
暮归,各得一诗。余诗先成,石篑次之,静虚、公望、子公又次之。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袁宏道《袁中郎随笔·五泄二》
【注】①五泄: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西北世。泄,瀑布。②濆(pēn)薄;濆薄,冲激,激荡。③雁荡:山名。
1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1)泠( )泠作响 (2)高百余仞( )
16。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6分)
(1)猛浪若奔 ___________ (2)蝉则千转不穷 ___________
(3)横柯上蔽 ___________ (4)但恨无青莲之诗 ___________
(5)为缺典耳 ___________ (6)石色如水浣净 ___________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
18.两篇文章同为山水小品文,它们在主旨上有何异同?(3分)
【答案】
15.(1)líng (2)rèn
16.(1)飞奔的马 (2)同“啭”,鸟叫声 (3)树木的枝干 (4)遗憾
(5)罢了 (6)洗
17.(1)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2)(那么)雁荡山的奇美,又当如何呢?
18.同:都赞美了山水(自然景物)的美好(奇妙、神奇、美丽)。异:【甲】文还表现了对于热衷功名利禄之人的鄙视;【乙】文还体现了与好友同赏山水归来后的种种趣味。
【解析】
15.本题考查汉字字音的把握。①“泠泠作响”的“泠”应读“líng”;②“高百余仞”的“仞”应读“rèn”。
1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奔:飞奔的马。
②句意为: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唱。转:同“啭”,鸟叫声。
③句意为: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
④句意为:只遗憾没有李白的诗。恨:遗憾。
⑤句意为:因而自己描写五泄高古喷薄之势缺少范文。耳:罢了。
⑥句意为:石头的颜色好像是被水洗干净了一样。浣:洗
17.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文言文句子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①重点字词:鸢,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经纶,治理;世务者,忙于政务的人;反,通“返”,返回。句意: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②重点字词:之,的;复,又;哉,呢。句意:(那么)雁荡山的奇美,又当如何呢?
18.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对比阅读。通读两文,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甲文写富春江美丽景色,“宇宙间一大奇观也”乙文写雁荡山的奇美。明确相同点是:两文相同点都是歌颂山水的美好。甲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对于热衷功名利禄之人的鄙视;乙文“暮归,各得一诗”体现了与好友同赏山水归来后的种种趣味。
【乙】译文:
五泄水石都堪称奇绝,离开它三天后,在梦中仿佛还听到那波涛奔涌的声音。只遗憾没有李白的诗、苏轼的文,因而自己描写五泄高古喷薄之势缺少范文。石壁黛青瘦削,好像是绿芙蕖,有一百多仞高,像城墙一样环绕,石头的颜色好像是被水洗干净了一样,从地里突兀出来,上面没有一点泥土。飞瀑从岩石的顶部挂下来,声若奔雷势如海涌,声音传到几里外,那飞瀑巨大得好象有十围之粗的玉石,真是宇宙间的一大奇观啊!我于是想起“会稽赋”上有这样的话“五泄争奇于雁荡”,果真如此,那么雁荡山的奇美,又当怎么样呢。
晚上回来,我们各自写了一首诗。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已经很奇特了,我们的诗歌也就变幻恍惚,无比怪诞,不知道写的是些什么话。这时已是午夜,猛虎怪兽的叫声似乎就在床边,彼此看看对方,须眉毛发全都竖起来,一个个都像是见到了鬼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