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育儿:男孩中考失利遭家人否定欲跳楼:父母过高的期望,是对孩子心灵的束缚┃己言
最近,浙江温州一名男孩因中考成绩不理想,忍受不了家人的评击,情绪十分激动,欲跳楼轻生。
男孩哭得撕心裂肺,所幸在消防员的耐心劝导下,最终打消了轻生的念头;被成功解救后,一直向消防员哭诉:“家里人都说我不行。”
可见男孩的情绪失控与内心的委屈,来自于家人对他的成绩寄予过高的期望。
孩子成绩不理想,不仅得不到理解与鼓励,反而遭到家人的否定。
殊不知促使孩子内心产生欲跳楼轻生的念头,险些酿成悲剧的发生。
心理学家约翰・威尔伍德曾说:“期望常是一种微妙的暴力,因为这是要求别人顺从我们的意志。”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对孩子寄予厚望,犹如一把强加在孩子内心的枷锁,束缚着孩子心之所向的心灵。
01
父母过分的比较,让孩子感到自卑
作家林清玄曾说:“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
在一档教育类的节目《教导有方》中,曾有一期探讨的话题是:孩子之间需要比较吗?
亲子关系专家廖慧茹老师,在节目中谈论:家长经常拿孩子作比较的一些现象。
常有家长向她反映说:“我们家的孩子成绩比不上谁?、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年龄相仿,已经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廖慧茹老师在节目分享到:'家长会通过孩子之间的比较,感觉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内心也会随之感到焦虑。
家长在焦虑的时候,不妨看下自己的五根手指。我们生而为人,好比我们的五根手指,长短各不一样,又怎么能期待自己的孩子跟别人一样呢?
家长应多关注自己孩子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或许在我们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是很棒,但有可能咱家的孩子在别的父母眼中也是很棒的。’
孩子间进行正常适度的比较是需要的,皆因适度比较可以让家长观察孩子的成长,衡量是否在一个正常健康的水平之上。
反之过度的比较,则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负担,仿佛给孩子贴了一个“事事不如人”的标签,其内心难免会出现自卑心理。
久而久之,孩子便对自己失去自信心,不断地自我否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父母不妨多观察自己的孩子,探索他与别人的差异之处,继而发现孩子独特的闪光点。
02
父母过高的要求,让孩子情绪崩溃
作家鲁斯·伦德尔曾说:“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不叫自私,要求别人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才叫自私。”
许多父母以“一切都是为孩子好”为由,给孩子提出各种过高的要求和标准,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要求的方式来生活。
在综艺《超级育儿师》的一期节目中,7岁的女孩雨宸因长期无法达到妈妈提出的要求,情绪陷入异常崩溃,妈妈为此求助育儿师帮忙解决。
妈妈希望有视力障碍的女儿能独立成长,因此对于雨宸的学习与独立训练,都要求比较严格。
比如:要求视力不好的雨宸在限时内穿好一串珠子;对于女儿的计算题,要求雨宸必须全部做对。
女儿做不到,妈妈非但没有给予鼓励与帮助,反而直接指责;并以女儿做不到为由,不给孩子吃饭。
经育儿师的观察分析:一方面,妈妈丝毫不考虑女儿感受,总以自己的标准强行要求孩子必须做到。
另一方面,雨宸达不到妈妈的要求,却又渴望得到妈妈的认可与关爱,促使孩子的情绪时常陷入崩溃的状态。
育儿师让妈妈带上特制的眼镜,尝试体验女儿的视觉来执行任务,妈妈感受到女儿的不容易,流下了愧疚的泪水。
最终在育儿师的耐心指导下,妈妈终于明白女儿的情绪崩溃,源于自己没有考虑女儿的感受,提出了许多对于孩子而言不合理的要求。
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父母教育离不开融洽的亲子关系所支撑。
所谓融洽的亲子关系,莫过于父母多考虑孩子的内心感受,多进行亲子的良性沟通与磨合彼此间融洽的相处模式。
衡量对孩子设置的学习标准是否合理,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是否过高,评估孩子可接受的程度,随之进行适当的调整。
面对高要求的学习标准,不妨以激励打气的形式,鼓励孩子尝试体验。孩子若体验成功,既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孩子勇于挑战的自信心。
03
父母的言行不逊,让孩子自尊受伤
近日,# 上海一名14岁女孩跳楼自杀,留下三页遗书 # 的新闻,可谓是让人痛心不已。
从女孩留下的遗书中,字里行间透露着她心思细腻与善良的品德,尽管在放弃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不忘叮嘱父母接奶奶过来居住、帮忙归还图书、代替答谢老师等。
据悉,女孩的三页遗书中透露,父母不仅对她提出过高的期望与要求,比如提及到:父母爱的不是她,父母爱的是冲进班级前十、年级前二十、考试满分的她。
女孩认为在父母心目中,所要求的女儿是非常优秀的,然而自己却达不到;甚至形容初一的学习生活是自己玩命般地扛下,可见孩子为达到父母的要求承受了许多。
女孩认为自己在父母眼中:是带给父母荣誉的人、是人前的攀比工具、是人后的出气筒;父母不仅用难听的言语辱骂她,甚至给她呼巴掌、用皮带或者电线抽打她。
遗书中让人痛心的一句话:“毁掉一个人很容易,只需要毁掉她的童年,你们已经毁掉了我。”
难以想象这女孩的内心是有多么的绝望,对于父母的言行也是倍感失望;孩子的自尊被肆意践踏,受伤的心灵促使她走上这条一去不复返的道路。
马歇尔·卢森堡 在《非暴力沟通》书中曾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孩子将来有所成就,或许父母会认为自己的言行都是为了孩子好,只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走就对了。
在孩子的教育沟通上,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勿让言行不逊的行为践踏孩子的自尊。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切莫因过激的言行举止,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发生。
04
写到最后
作家毕淑敏曾说:“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还可以解释,但是对于孩子,我们只有用行动来表达我们的爱和尊重。爱和尊重,是精神世界的总统。”
“爱”并不只是单靠言语表达,更多是来自行动去感受,父母总是以“爱”的名义,寄予孩子过高的期望,无疑是束缚孩子心灵的一道枷锁。
父母要求孩子的成绩优秀、要求不许玩耍只顾学习,甚至周末休息日都给孩子安排满满的学习日程。
谨记孩子也需要快乐的童年,父母切莫总把过高的期望寄托于孩子身上,继而抹杀掉他享有快乐童年的权利。
父母理应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对于向孩子提出的各项要求,务必以遵循合理适度为原则;正确引导孩子自主快乐的学习,是家长们必修的一课。
作者:己言,我是有想法、有原则、有执念、喜欢头脑风暴碎碎念的文章创作爱好者,尽管我在新媒体写作道路上是一枚萌新,但无法阻挡我对文章写作的热爱与原创输出的执着,坚持写作,持续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