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郦波讲解丨苏轼《望江南》

望江南·超然台作

【北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词句注释

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金奁集》入“南吕宫”。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超然台:筑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北城上,登台可眺望全城。

⑶壕:护城河。

⑷寒食:节令。旧时清明前一天(一说二天)为寒食节。

⑸咨嗟:叹息、慨叹。

⑹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⑺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新茶:指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即明前茶。不同于雨前茶,清明与谷雨之间采摘的茶,称作雨前茶,比明前茶稍晚,算不上新茶了。

白话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纪年录:“乙卯,于超然台作望江南。”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苏轼《超然台记》谓:“移守胶西,处之期年。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熙宁九年(1076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词。

【作品鉴赏】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思乡的感情,作者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0)

相关推荐

  • 29.杨雨讲解丨苏轼《望江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朋友,你好!今 ...

  • 爱唐宋词:“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东坡(准确地说,此时应当叫苏轼,不到黄州,不能叫东坡)在密州任上两年,即熙宁七年十一月至熙宁九年十一月(1074至1076),大约在熙宁九年八月底,他动工修葺城北旧台,然后由弟弟苏辙起名叫" ...

  • 休对故人思故国:苏轼词《望江南》超然台作

    熙宁九年(1076)苏轼任密州知州.超然台在密州北城上,原已破败,苏轼到任后加以整修,作为游玩休息之所.苏轼因此写的<超然台记>,也是他的古文名篇.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 ...

  • 《望江南·超然台作》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 ...

  • 04.郦波讲解丨苏轼《定风波》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 13.康震讲解丨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 ...

  • 18.郦波讲解丨于谦《 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 ...

  • 17.郦波讲解丨汉乐府《 长歌行》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园 ...

  • 16.郦波讲解丨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观书有感二首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

  • 15.郦波讲解丨杜牧《清明》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  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 ...

  • 14.郦波讲解丨卢仝《七碗茶歌》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七碗茶歌 [唐]卢仝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 ...

  • 12.郦波讲解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词句注释 ⑴霁(jì):雨后或雪后转晴 ...

  • 11.郦波讲解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