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学生群”想到“同学群”
谈到“群”,如今可谓“家常便饭”。是的,无论建群还是入群,在微信大众化的今天,异常便捷,立马搞定。可各个群的运行质态,却差异悬殊,对此有人说,与建群、入群的初衷大相径庭。有的群生机勃勃,有的群死气沉沉,有的群不温不火。
今从本人的“学生群”说到“同学群”,与朋友们交流。
大约五年前,我加入的第一个微信群,是“二姜中学91届2班同学群”。入群后,又觉得与学生存有代沟,也觉得自己的频频参与,或学生有不自在的感受,出于这样的心理,就渐渐隐退了。不过,时常还发点合适的图文信息,时而也翻看群聊记录,关注群的新动态。
总感觉,这58人的“学生群”充满团结温馨的气氛,同学们亲如兄弟姐妹一般。常有喜悦共分享;偶遇危难或不幸,大家同分担;即使寻常事,也会有人调侃找乐子。
以老师身份受邀加入的学生群,一度有四个,如今当数该群热度有增无减,时常人气爆满,每天早晨的报到——问好,已成多数人的习惯。另三个群则不然,要么偶有几个“冒泡”的,要么长时间无人问津。
我纳闷:都是同学群,为什么有这样的天壤之别?比如与之具有可比性的“二姜中学91届1班同学群”,时有几个“热心群友”打破沉默,聊上几句,或逗趣或玩笑,而多数人无反应,或事后方知。
造成“群冷”的原因有二:其一,缺乏“进步力量”的引领。虽有三五个热心朋友,可人数嫌少,如达到十几个,占到总数的1/4,甚至1/3,“群冷”状态必会改观,因为从众心理,决定了一些人跟风跟进;其二,缺乏“名人”的参与。一个班集体中总会出现几个出类拔萃的“名人”,他们的出场,必引来众人围观。有的带着羡慕心理来助威,有的则有意要套近乎,总之被“名人”效应吸引来了。
前面所说“二姜中学91届2班同学群”正是如此,通常活跃的约占总人数的一半,甚至有2/3之多!其中有旅美学者孔博士,上海某公司老总彭先生等“名人”。
值得称道的是,“名同学”的身份变了,眼界宽了,可心中的同学情谊却一直没变!与之对比的1班,倒不是没有“名人”,只是他们不肯露面或不愿参与。可能是三观不同吧!
由此联想到,所在的“塘中79届高中同学群”,是由王存珍同学三年前发起创建的。不可否认,她为去年成功举办“40年同学会”发挥了重大作用。
入群的是当年高中同学,彼此间不仅熟悉,更是同乡、同龄人,何况已到年近花甲之年!按理说,应该有很多的交流话题,也不会有什么顾忌,应该相当活跃、很有吸引力才是!
事实上,自去年7月“40年同学会”过后,群里便渐渐冷清下来,甚至有些人都退出了,人数从最火时近百人到现在仅82人。要不是还有几个热心人关注支持、积极参与,维系她的“生命”,恐怕都要名存实亡了!
有人或说,“群”的存亡与我何干!如果认可这种观念,大家都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这“集体”还有凝聚力吗?
想当初,王群主建群时,何尝不抱有美好愿望?借助网络,为同学们交流搭建一个平台。再说,你我入群时,又何尝不怀揣美好憧憬?!
群建好,运行了,可以说群主已完成了使命。接下来就看群友的发挥了,协同努力守群护群,每人献出一点爱,将她营造成温馨的家园,当是群友们的“责任”!正所谓“群似一个家,守护靠大家”。
其实这个“同学群”,有些群友表现得很不错的,值得肯定发扬光大。正是他们得守护,才让群活力不退,堪为“中流砥柱”!
当年的语文老师、年届八旬的庄老先生,总看到他每天发送的问候语,时而还对同学给予鼓励或赞美,使群里时而感到暖意;姜军、庄秀华、于爱琴、于宏风、周红英等同学,他们都是群里的熟面孔,是守群护群的“模范”;群主王存珍、老班长朱荣等少部分热心同学,也一直关注并助力;当年文科班的史地老师于老先生的代言人——希庆老师,近来也频频发帖,增进群的活力。请不要以为他们“无聊”,因为他们珍重这份同学情师生情,更不想看到群的“沉沦与消亡”!
衷心希望更多同学把握并使用好现成的交流平台——同学群,特别希望一些“名同学”的时常参与,为她重现生机献出一点爱!
对同学聚会,同学们兴致很高,珍惜难得的聚首。可搞一次真的不容易,借助“同学群”沟通交流、发帖跟帖,差不多也达到同样的效应。愿“同学群”成为我们业余闲暇或退休生活的精神乐园!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