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专指好人? 《论语》告诉你, 君子最初本是指“当官的”

话论语之君子与小人君子和小人,是《论语》中比较重要的一对概念。今天我们理解的君子和小人,通俗点说就是好人和坏人,是以人的德行和操守为标准来区分。在兄弟老家,小人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它常与贵人对举。小人,就是对你的财运、事业等不利的人,而贵人则是对你有帮助的人。如“犯小人”就是将会遇着对你不利的人,会伤财运、触霉头,相反的情形便是遇着贵人。其实在古代,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有两个标准:一是指有德与否,这与今天相同。二是指在位与否,这在今天是没有的。君子,是指在位的统治者,包括士至天子的所有阶层。小人则是专指民,即那些被统治的无名无分的微贱之人,而这也是君子和小人最初的含义。

“尹”字的甲骨文画的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木杖。尹,治也。是一只手拿着一根木棍,而这根木棍可不是普通的木棍,它是权杖,是权力的象征。手拿权杖的人都是统领大众、发号施令的人。所以尹又引申为治理、管理。楚国有一官职叫作“令尹”,令,命令。尹,治理。所以令尹便是发布命令、治理人民的官职。而“君子”的君,从尹,从口。口表示发布口令,综合下来,君即是指手拿权杖,用嘴发布命令。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指挥、管理、领导、统治,用作名词便是指挥者、管理者、领导者、统治者。而“群”字,从君从羊,也就是放牧管理羊的意思,本质上与君是一个意思,只不过管理的对象一个是人,一个是羊。所以《白虎通》上对“君子”的解释是:君之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总之,君子就是治理他人的在位者,而小人,就是受人治理的、无名无位的微贱之民。而小人之所以称为“小”,不是指他们身形瘦小,乃是因为相较于君子,他们的地位卑小。《论语》中君子和小人,多数是指有德之人和无德之人,但也有不少情形,用的是它们的本义。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成也。偃,仆也,倒也。季康子的意思是要杀无道之民,以成就有道。孔子却说,你一心向善,民也会效仿你一心向善,哪里用得着杀人呢?这里的君子便是指身为大夫的季康子,小人便是指民。为政者的德行如风,民之德行如草,草遇风吹,便会随着风向而倒。若是这里的君子和小人是指有德无德而言,那与前面所说的为政治民的内容了不相关,孔子就是所答非所问了。这一章有一个问题兄弟至今未明,孔子说“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草遇到风吹便会倒,可为什么弟子会记成“草上之风”呢,在文意上不是很通顺,完全可以写成“草遇风”或是“风下之草”啊,若是各位对此另有高见,希望不吝赐教,能给兄弟释疑解惑。0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事上、养民、使民,全是有位之人的职责所在,而这些被称为“君子之道”,那么所谓的君子就必然指大夫和士这两个阶层。否则有德而无位之君子与事上、养民、使民等事是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的。080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孤,幼而无父曰孤。六尺之孤,幼主也。百里,方圆百里的诸侯国。大节,涉及国家存亡安定的大事,重大关节。君子人,相当于堪称君子的人。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这至少是士大夫才可以完成的事,若是一个人有德而无位,谁会对他托孤?谁又会放心地将一个国家交付给他?所以这里的君子也是指在位之人。能辅弼幼主,保全国家,面临重大关节时不能夺其志,这样的人堪称君子吗?足以堪称君子。

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安人、安百姓皆是为政治国之事,而这些是在位之人才会操心的事,所以子路所问的君子必然是指居于上位的统治者。160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愆,音千,罪也,过也。躁,疾也,不安也。瞽,音古,盲也。这里的君子肯定指的是有位之人,而且至少是大夫以上的级别。躁、隐、瞽皆是为人臣所易犯的错误,拿后代臣子侍奉皇帝为例,有些事皇帝还没有提到,臣子就不宜讲,否则过于急躁就容易导致龙颜不悦。等皇帝提到了某事,臣子就必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否则也容易导致龙颜不悦。而说还是不说,说什么样的话,说到什么程度,这都要先看皇帝的脸色,今天高兴还是不高兴。

李莲英如大太监李莲英收人银子之后,要在老佛爷面前替别人美言几句,他是看老佛爷今天心情好,并且还讲了几个笑话把老佛爷逗乐了之后才敢乘机进言的,这就是“见颜色而言”,这就是“不瞽”。老佛爷何等精明,李莲英一撅屁股,就知道他要拉的是什么屎。老佛肯定知道他的言外之意,也肯定知道他收了别人的银子,但今儿心情高兴,也就不和奴才一般见识了。

要是没有老佛爷,或许大清就撑不到辛亥年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