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使用手册1.6
论语使用手册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孝悌的顺序与结构
2.谨而信,泛爱众与兼爱的不同
3.怎么理解行有余力?
1.“弟子”这个词,最初是与老者相对应的,也就是泛指幼者。后来推广到了师生之间。也有说法称,老师虽然跟学生没有血缘,但是同门也算是父兄之恩,所以才称为弟子。
“孝悌”是仁的根本,这在前文中已经说过,这里所讲的出入孝悌,更多的是对于具体情境中的落实为常态化的一种强调。“孝悌”是根本,出与入之间就要在行动中将“孝悌”放在具体的日常行动中。
2.“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句一直被指责是墨家的兼爱(所有人一律均等的爱)。儒家讲“爱有差等”,主要是从人的自然情感“孝悌”中推出去的,而不是一下子就忽然给定的对全世界都一样爱的普遍的爱。因此,对这句的理解就必须从这样的对比中凸显儒家的特点,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行为上有所侧重,毕竟,人的思想或许有可能是无限的,但是人的行为却注定是要受到限制,并因此而有限的。“谨而信”和“泛爱众”在此就都是从“出入孝悌”的行为中推己及人,逐渐外推而出的的。谨,是指行有常,信,是指言有实。在言行上,在家庭孝悌的自然情感发动处用力,推己及人而形成的。
3.“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有很大的争议,很多人分析这句的内涵时,会强调“文”被过分贬低了。加之《论语》中到处可以看到夫子领着学文的情境,文被贬低的论断很难成立。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这里其实不是一个时间上的先后的问题,行的好了,才去学文,“行”和“文”本来就没办法分的那么开。没有“文”的范导,事实上是也很难“行”的好的。这里其实是一种动机上的先后。也就是说,一切以“行”作为一念发动处的根本,从孝悌等自然情感出发,强调力行。绝不能以卖弄文辞,浮华矫饰,取悦他人,满足虚荣作为这个一念发动处的根本。为己之学的意思也就在这里,学文也一定是为了行,力行,才应该是一念发动处的根本。